梅姨:无可挑剔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4-15 14:33

这两天最火的应该就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了吧,第74届金球奖又找上她了,而且还是终身成就奖!她是自2000年以来第三位获得该奖的女性。

在中国,大家更喜欢叫她“梅姨”。对她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部《穿普拉达的女王》——留着一头银色短发、说话除了下命令就是怼人,有事没事虐虐实习助理的时尚杂志主编。

梅姨原本的梦想是成为歌剧大师,但最终却走进了大屏幕;她在好莱坞女星决不属美艳绝伦的那几个,却叱咤影坛两个世纪;她属于“大器晚成”,近30岁才开始当上电影女主角,但却成为奥斯卡和金球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次数最多的人。作为明星,她单调得让人乏味,30多年的平凡婚姻从没有传出过人们习以为常的绯闻;作为演员,她却又辉煌得让人嫉恨,无数的奖项与赞誉为后继者树起一座难以逾越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屏障”。

进大学前只读过7本书

梅姨1949年6月2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叫萨米特的小镇。父亲是一个制药公司的主管,喜欢弹钢琴;母亲是一名艺术家,喜欢演唱。

梅姨小时候曾被认为是家里3个孩子中最缺少天赋的一个。她鼻子上架着厚厚的眼镜,套着整形牙箍,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爱照镜子。可妈妈却告诉她:“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为了让自己有所改变,梅姨大胆地报名参加学校的校花选美比赛,摘掉眼镜和牙套、染上金发的她竟然胜出了,之后甚至成为啦啦队长——全校最风光的人物。

梅姨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整个中学期间好不容易才读完7本书。她只读《纽约客》,而且仅限于描写运动和上流社会的文章。18岁时,她考入专门培养精英女性的瓦萨学院,与杰奎琳·肯尼迪、简·方达成了校友。她开始读克尔凯郭尔、萨特、勃朗特的著作,还去上戏剧入门课,在课堂上表演《欲望号街车》里的布兰奇。老师形容“她的内心似乎是一座火山”。

在耶鲁大学的3年里,她出演了40部话剧,平均每年扮演12到15个角色,那些年的工作使她疲劳、紧张到经常呕吐。就这样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几年下来,梅姨念完了戏剧硕士。

当25岁的梅姨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把一位喋喋不休的老妇人演活时,观众惊呆了。梅姨步入纽约戏剧界后,第一年就获得戏剧界最高荣誉托尼奖的提名。

刚拍戏时梅姨没少受别人白眼和歧视。据说,1976年迪诺·德·劳伦提斯要重拍《金刚》时,梅姨为片中的落难美女试镜,结果被淘汰。在面试现场,德·劳伦提斯用意大利语对他儿子吐槽说:“你为什么让这只猪进来了?这个女人,她很丑的。”但当学霸梅姨用流利的意大利语说出“很抱歉我让你失望了”时,德·劳伦提斯顿时哑口无言。

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梅姨终于在1977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茱莉亚》,迅速走红。事业步入正轨,爱情也随之而来。她在参加戏剧演出时结识了大她17岁的约翰·凯泽尔。凯泽尔是当时的著名戏剧和电影演员,曾饰演《教父》中的弗雷多。

两人很快相爱,还一起参演了电影《猎鹿人》。《猎鹿人》刚开拍,凯泽尔就被查出了骨癌。《猎鹿人》是凯泽尔有生之年参演的最后一部影片,也是梅姨参演的第二部电影。

凯泽尔为了治病,财政状况捉襟见肘。为此,梅姨远赴德国和奥地利等地拍电视剧赚钱。等到梅姨赚到足够治疗的钱回到纽约时,却发现凯泽尔已病入膏肓,此后梅姨不愿再离开爱人半步,直至其病逝。

只做演员,不当明星

可能是老天不愿让如此重情重义的女子过久地沉浸在悲痛之中。很快,一位名叫唐·狄墨的雕塑家走入了梅姨的心房。1978年,梅姨和狄墨闪婚。

有朋友认为她结婚是为了忘记凯泽尔,但时间证明梅姨当时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狄墨后来成为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那个人。“他的存在事关自己精神性生命的存亡,重要得无与伦比。”梅姨表示,“每当我接下新的角色,或者电影就要开拍,觉得是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时,他是我唯一可以不断倾诉抱怨的人。”

梅姨有4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梅姨和丈夫分别扮演白脸和红脸的角色。孩子们总会投奔爸爸的怀抱,家里曾有一个叫“DTM”的暗号,很长时间里梅姨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发现他们在说“Don't tell mother(别告诉妈妈)”。

梅姨非常爱家,她和家人最久分离不能超过两周。一次在斯皮尔伯格家聚会,有人听到她对一位影评家说:“孩子的成长比演什么戏剧性角色都重要。”梅姨说。

有了幸福的家庭陪伴,梅姨的演戏之路也如开了外挂。1979年,梅姨凭借在《猎鹿人》中的表演,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1980年,梅姨凭借《克莱默夫妇》中的乔安娜一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得奖后,她甚至激动得把奖杯忘在了洗手间。

梅姨对于表演近乎较真的态度使她注定与老派女明星分道扬镳,她不追求时髦形象,却喜欢跟剧本和搭档死磕,从一开始,她的选择就异常坚定:只做演员,不当明星。

在耶鲁上学时,第一次读到小说《苏菲的抉择》,梅姨就被书里的苏菲迷住了。当听说艾伦·帕库拉将执导这部电影时,梅姨马上让经纪人给导演带话,却遭到拒绝。帕库拉一心想找个东欧女演员来演这个角色。在梅姨的恳求下,帕库拉同意与她见面,打算礼貌地敷衍一下。没人知道那次见面两人说了什么,但梅姨离开时,已经把这个角色装进自己的手提包里一起带走了。

《苏菲的抉择》开拍前3个月,梅姨开始学习波兰语和德语。她学得太像了,儿子来摄影棚听不出妈妈熟悉的声音而号啕大哭。为了使集中营里的戏更逼真,她瘦了6公斤,几乎变成了皮包骨。

苏菲为梅姨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影片顾问、原著小说作者威廉·斯泰伦这样评价梅姨的演技:“我观察过她是怎么演苏菲的,某一时刻,她塑造的性格那么逼真,连我写书的时候都没想到。我见到了我的苏菲,我在梅丽尔身上发现了她。”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演员中曾流行过一句话:“如果好莱坞每年只有一两个好角色,那它们都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

难以逾越的“斯特里普屏障”

1982年,梅姨凭借《苏菲的选择》奥斯卡封后。此后,“演技女王”迎来了属于她的时代,在无数迥异的角色里游刃有余地穿梭往来:《西尔克伍德》里粗犷坚强的普通女工,《走出非洲》中屡受挫折却从未失去希望的女作家艾萨克,《紫苑草》里醉生梦死的女艺术家,《暗夜哭泣》里失去儿子却被人误解中伤的隐忍母亲以及《来自边缘的明信片》中的二流女演员……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新星、新秀的成长,梅姨的片约因为年龄的关系逐渐减少,但她主演的影片仍是质量和票房的保证,《灵魂庄园》《狂野之河》《廊桥遗梦》《弦动我心》等影片证明了她扎实的演技依然无人能及。

有人说,梅姨最棒的工作在幕后。“我把所有梦想、疯狂和激情都放在了表演上。”

《法国中尉的女人》原著作者约翰·福尔斯曾对梅姨的美国口音充满怀疑,导演打算找一位英国人为她配音,她拒绝了,自己请了一位英国家庭教师,连续几星期为她朗读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和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不久后,一位朋友打电话给她,已经听不出她的美国口音了。在《狂野之河》里,梅姨亲身演出绝大部分的划船镜头,甚至掉进激流。当时,有一句她的名言广为流传:“不是每个动作英雄都叫阿诺或史泰龙!”

《紫苑草》中有一场戏,梅姨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躺着一动不动,直到拍完了还僵直着身子。拍之前,为了达到冻僵的效果,她竟然在长方形冰袋里躺了半小时。摄影组成员吓坏了,马上找来导演。10分钟后,梅姨从昏迷中苏醒,在场的人惊讶地发现她并没有冻僵,只是演得太入神了。

“谁要是演她的情人,真的会爱上她。谁要是演她的情敌,就会恨她,她具有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魔力,我从来没看到过任何演员能做到这点。”《走出非洲》的导演西德尼·波拉克这样评价梅姨。

2006年,梅姨因饰演《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乖张挑剔的时尚女魔头第1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这部投资3000万美元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3亿美元。2008年夏,音乐电影《妈妈咪呀》全球热映,以5.8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梅姨个人电影生涯的票房新高。2012年,《铁娘子》再次将梅姨推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

现在,梅姨已经是同代人中身价最高、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我从一开始就是那种非常努力的女孩,这可以作我的墓志铭:她真的努力在表演。”梅姨是被提名奥斯卡最多的人(19次),拿过3座奥斯卡小金人;30次入围金球奖提名,获奖8次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有人曾问梅姨,要演到什么时候?梅姨很坦诚:“我无法说出自己的退休年龄,大概70岁、75岁甚至于80岁,我都还会继续演下去。”如今梅姨开始有意减少戏约,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一旦站到片场,她就会要求自己“非常非常用功”。梅姨说:“我一生都在拼搏。”这可能就是她成功的秘诀吧!(综合)

网址:梅姨:无可挑剔的人生 http://c.mxgxt.com/news/view/803919

相关内容

雪姨王琳的亮相真是让人眼前一亮,54岁的她状态绝佳,简直无可挑剔
这张脸真是无可挑剔, angelababy
欧科长的身材真是无可挑剔?
张天爱的身材简直无可挑剔, 张天爱crystal
你的演绎无可挑剔,方协文的角色非你莫属
刘涛这状态简直了, 刘涛的气质真的是无可挑剔…
杨幂的身形真是无可挑剔,这状态宛如仙女降临人间
师傅的演绎无可挑剔,颜值也同样惊人,“阿烨,那是你吗?”
2024王一博的绝美屏保简直无可挑剔,硬朗帅气!
蒋欣的生图质量堪比妈妈级别,她从出道以来一直美得无可挑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