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点亮城市记忆—— 唱了一辈子淮海戏的董敏老师

发布时间:2025-04-16 05:51

董敏老师是一位将生命浸润于传统曲艺的连云港市民间艺术家,是淮海戏的表演名家,也是“海州五大宫调”传承人,目前已从艺四十余年,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演出和比赛,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淮海戏和五大宫调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苏北淮海地区。董敏老师的艺术人生始于对地方戏曲的深厚情感,与连云港的文化血脉紧密相连。

董敏老师幼年时就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后经恩师推荐考入连云港市艺术学校专修戏剧专业。她的唱腔爽朗明快,在舞台上极具灵动风韵,她对传统曲艺的执着坚守,为古老艺术注入新生的活力,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谱写着文化传承的动人篇章。

董敏老师的坚持,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城市文化基因的守护。如今,董敏虽然退休,但仍活跃在非遗传承一线,共同发起成立淮海艺术团,带团四处演出,甚至走进田间地头,她还深入学校开展“五大宫调”传承工作,被学校特聘为传统曲艺指导老师。

2021年参加连云港市淮海戏协会执导了《白蛇传》,2023年执导了《窦娥冤》并担任了主演窦娥一角,受到戏迷们的一致赞扬。她的故事印证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顽强生命力,唯有在坚持传统基础创新,方能继续唱响文化强音。

网址:用传统文化点亮城市记忆—— 唱了一辈子淮海戏的董敏老师 http://c.mxgxt.com/news/view/805542

相关内容

江苏射阳合德镇:唱逸韵淮剧 扬传统文化
刘兰芳再访淮北:传统曲艺的碰撞与传承
台湾梅派弟子魏海敏忆梅葆玖赴台盛况:戏曲在两岸间始终青春
文化记忆 如何留存?
南阳明星教师李飒:用豫剧点亮孩子们的心灵
胡歌的上海情缘:一座城市与一位明星的深刻联系
体育文化,上海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
古老非遗与青春碰撞 非遗新生代,让传统文化有了“年轻态”表达
当素人成为城市文化舞台的角儿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守护中国音乐文化记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