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清朗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种大环境下小鲜肉和流量明星成为了网友们怒批的对象,正是他们中的一部分,败坏了娱乐圈的风气。
陈道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明星,是演艺圈的“老戏骨”,演技和艺德没得说,是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明星,最近他就对娱乐圈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道明参加了文艺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从来不认为这些演员是我们队伍中的人,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
他们是被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明星,从形态上看好像在这个行业活动,但是我觉得对我们摧毁不小,影响了我们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名誉和声誉。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在娱乐圈掀起了非常大的讨论度,很多网友都觉得陈道明的说法有些以偏概全了。不是所有的小鲜肉和流量都败坏了娱乐圈风气,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不应该一棍子打死。
个人认为,陈道明的话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流量明星?陈道明批评的核心是“流量”,也就是一些没有演技、不愿意上进、靠流量在娱乐圈恰烂钱,对娱乐圈发展没有一点帮助的蛀虫。
这类人的核心在于“流量”,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他们除了流量之外可谓一无所有。
而网友们所谓的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指的是一些本身有流量,但是也非常敬业,能力也过关的“小鲜肉”。但这些明星赖以生存的并不是自己的流量,而是作品的质量,不能将他们划归于流量一类。
只能说他们是有流量的演员,而前者不过就是流量明星罢了,两者是有根本上的区别的。我想陈道明批评的是前者,而并不是后者。
除了陈道明之外,最近电视还专门采访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让他发表自己对于娱乐圈和流量明星的看法。
尹鸿表示:任何的好演员,都是戏抬出来的,没有好戏,演员是出不来的,我们应共同努力。
这一观点得到了电视的认同,并结合《扫黑风暴》和《理想之城》两部剧发表了看法,表示:用明星不是因为流量。
文章首先点名表扬了张艺兴在剧中的表现,对他饰演的青年刑警林浩表示肯定,虽然表演和台词略显稚美,但却演出了林浩的骄傲,获得了外界认可。
之后还点名表扬了杨超越,说了一下流量明星谋求转型的话题,表扬杨超越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塑造的角色却相当的讨喜。
这是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就能认识到,艺人的好与坏并不在于他本身有没有流量、是不是小鲜肉,而是在于他对于演戏这件事的态度。
只要肯沉下心来创作、创作好的作品,即使本身流量再高,长得再好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对演员来说是锦上添花,对演员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对于一些浮浮躁躁、不肯创作好作品,只想凭借热度恰烂钱的明星。即使他们曾经是演技派、老戏骨,也不是什么值得推崇、提倡的艺人。
这段话跟陈道明所说的没有什么冲突,陈道明怒批的是流量以及靠流量炒热度、不肯沉下心来创作的劣质艺人,只是这些艺人大多数是流量明星。
而尹鸿和电视说的则是不应该用流量来判断一位明星是好是坏,而是看他对演戏的态度。
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出发,发表了对流量明星和娱乐圈现状的看法,可谓是理解独到、振聋发聩,为流量明星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