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aGaGa戏剧科普】“点唱机音乐剧”是什么东东?(又名:ABBA与《妈妈咪呀》的关系)
虽然搬运得有点延迟,但是考虑到嘎嘎最近唱《妈妈咪呀》里面的歌曲频率比较高,好饭不怕晚吼~
在12月15日播出的《我们的歌》中,“四海一家”的最后一首《Disco Melody》是否有让你不由自主的跟着摇摆起来?其实这四首disco曲串联中依然有一首和“音乐剧”有很深的联系!(不知道选曲中是否有嘎嘎的特别建议?)它就是《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著名瑞典乐队ABBA的热门单曲之一,于1979年发布后取得英国榜单周榜第三的好成绩,也被收录于ABBA的冠军精选集《ABBA Gold》和音乐剧《Mamma Mia!》。同时也因为这部音乐剧的传播,它的旋律在年轻一代中也可以说“耳熟能详”。80年代末,著名歌手、音乐剧演员费翔的中文翻唱版本《恼人的秋风》,也正是中国观众对ABBA最早的记忆。下面就让小戏精们带领大家了解一下流行传奇ABBA、音乐剧《Mamma Mia!》以及点唱机音乐剧(Jukebox Musicals)吧~流行传奇 ABBA
ABBA是由两对夫妻所组成的瑞典(不是英美!)流行乐队,两位丈夫作曲和演奏,两位夫人主唱。
左上:Anni-Frid Lyngstad、右上:Benny Andersson(一对儿);左下:Bjorn Ulvaeus、右下:Agnetha Faltskog(一对儿)
无论从哪个角度盘点,它都是国际流行乐坛历史上最红、最具有影响力的流行乐团之一。在ABBA大火的年份(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ABBA:Blonde or Brunette(你更喜欢金发那个还是棕发那个)在西方是一个类似于“咸豆花还是甜豆花”的问题;他们的唱片甚至曾经是瑞典最大宗的出口商品,超过了Volvo汽车;70年代末,欧洲对卢布的禁令(embargo)也没有阻止苏联购买ABBA的唱片——他们用石油来支付进口唱片的费用。ABBA的成名、大热及解散基本与70年代迪斯科音乐的发展史相重合,他们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正是70年代的主流音乐趋势,其MV和鲜艳夸张的着装也引领了潮流,但当时也被众多批评家认为歌曲“太口水”。进入80年代后,由于听众口味的变化,加上这个由两个家庭组成的团队成员的婚姻变故,ABBA在1983年解散,令无数粉丝心碎。但进入90年代,ABBA的热潮再一次席卷世界,人们发现ABBA的音乐并非可以用“口水歌”简单形容,他们对自己音乐类型非常了解,在流行音乐领域中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不少当年站在“音乐鄙视链”前端的Punk(朋克)和New Wave(新浪潮)音乐人也终于敢承认,其实他们也很喜欢ABBA的音乐。
他们的精选集《ABBA Gold》在英国销量榜两次登顶,一次是该精选集推出的1992年,另一次则是1999年——因为基于ABBA过往23首大热单曲所制作的音乐剧《Mamma Mia!》在伦敦上演并获得了极大成功。
ABBA,音乐剧与《Mamma Mia!》
早在ABBA乐队于1982年解散后,两位男士——即ABBA的曲作者们,便以B&B组合的名义和著名的英国音乐剧作家Tim Rice合作,开始了在音乐剧领域的耕耘。《B&B的知名作品包括著名英美音乐剧《棋王》(Chess),法国儿童音乐剧《ABBAcadabra》,瑞典音乐剧《Kristina from Divemala》等。1983年,音乐剧制作人Judy Crayman在与他们的一次会面中,因为单曲《The Winner Takes It All》脑洞大开,认为ABBA的歌曲很有作为音乐剧歌曲的潜能。历经了90年代ABBA音乐的再次热潮,终于在1997年,Crayman将这个想法交棒到了剧作家Catherine Johnson的手中。1999年4月6日,《Mamma Mia!》在伦敦西区首演,就此掀开了这一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点唱机音乐剧”(Jukebox Musical)的数十年征程。自2001年至2015年,它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十四年,是历史上第9长寿的百老汇剧目(只算音乐剧则为第8名);在伦敦西区,它至今依然还在持续演出中,自2018年它已成为历史上第7长寿的西区剧目,超过位于第6位的《猫》(已于2002年结束驻演)指日可待。《Mamma Mia!》更在全世界6大洲,超过50个国家进行过巡演,总观演人次超过6千五百万。它也被本土化作26种不同语言,也曾于2011年登陆上海,是第一部在上海上演的现代经典中文版“译制”音乐剧。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剧《Mamma Mia!》在2008年被音乐剧原班制作人马改编成了电影,且由长青影后Meryl Streep领衔主演。这部电影可谓群星荟萃,主演包括了男神Pierce Brosnan,Colin Firth 和Stellan Skarsgard(男神们的爹),也捧红了新秀Amanda Seyfried。《Mamma Mia!》的热度被这部电影再次推向新的高潮。2018年电影也推出续集《Mamma Mia! Here We Go Again》,虽然票房较前作稍有逊色,但在粉丝中仍有不错反响。而电影的推出也促成了ABBA成员再度聚首和新合作的开始。
《Mamma Mia!》 的剧情及主题
单亲少女Sophie独自被妈妈Donna在希腊的一个小岛上养大,正值20妙龄的她准备和青梅竹马的Sky结婚,婚礼前夕她渴望能找到生父并让他在婚礼上为自己送上祝福。她偶然发现妈妈Donna曾经交往过的三个男人Sam,Harry和Bill都有可能是自己的生父,便瞒着母亲邀请他们来到岛上,并试图在婚礼前确认究竟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生父;同时Donna的两位闺蜜Tanya和Rosie也来到了岛上,一场注定的喜剧、闹剧拉开了帷幕……最终,三位男士达成一致,会共同作为Sophie的父亲并爱护她。Sophie和Sky认清了自己还没准备好步入婚姻,他们决定暂停婚礼离开小岛去看更大的世界。Sam向Donna求婚,澄清了多年前的误会,二人再续前缘举行了婚礼。全剧在欢歌笑语中结束。
《Mamma Mia!》的成功不因为它仅唤起了ABBA歌迷对于记忆中金曲的回忆,更在于剧情深层次的女权主义内核。这部作品不仅以女性角色为中心,更塑造出了数位性格各异,但都坚强、乐观、不被传统观念束缚的女性形象。Sophie虽然是单亲母亲抚养,但依然在充满爱的生活中幸福长大。这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父亲”角色对家庭的重要性,而强调了母亲的伟大。Donna虽然事业辛苦、爱情(曾经)失败,但依然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拥有牢不可破的女性友情支撑。她年轻时候交往过多位男性的事实也没有被道学家般地指责。全剧传递的重要观念还有女性要把自我实现和享受青春作为优先目标,放在“婚姻”之前。对女性充满正向鼓励的价值观使得《Mamma Mia!》广受女性观众欢迎且经久不衰。
点唱机音乐剧
《Mamma Mia!》代表了一种音乐剧的类型——Jukebox Musical (点唱机音乐剧)。它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流行音乐制作音乐剧,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讲述某音乐人的生平,并使用TA不同时期的作品;另一种则是在一些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合适的剧情,将音乐配合在剧情当中。《Mamma Mia!》则是后一种。
点唱机音乐剧这个概念并不局限在舞台剧中,在电影中也是常见的类型,成功的例子如《泽西男孩》(Jersey Boys)、《红磨坊》(Moulin Rouge!)、《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等,甚至经典歌舞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和《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也可以归于这个类型——他们仅有一两首为了电影完全原创的歌曲。
点唱机音乐剧会天然吸引所使用的流行歌曲/歌星的粉丝,或引起他们的好感,而一旦成功也会反向重新带红这些歌曲。在《Mamma Mia!》之前也有一些受到好评的点唱机音乐剧,但它的“火爆”才真正激活了这一音乐剧形式,从它之后每年都有几部这种形式的新作出现。然而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成功,《列农》(Lennon)和《辣妹万岁》(Viva Forever!)都是商业与口碑双双惨遭滑铁卢的作品代表。
这种音乐剧为人诟病的地方主要在于剧情和歌曲的贴合度,经常出现为了加入特定歌曲或塞入更多歌曲导致剧情生硬的情况。很多音乐剧作家都公开表达过不喜欢这种音乐剧的形式,比如三宝老师就公开说过“不能接受卡拉OK式的音乐剧”——这类音乐剧有时因为歌曲太耳熟能详,演出现场的确会变成“大型卡拉OK”,即观众会忍不住从头到尾跟唱。当然,西区的《Mamma Mia!》观众大型合唱甚至已成为该剧的特有文化及吸引点之一。
我国也出现过这类音乐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以邓丽君名曲为基础而创作的《爱上邓丽君》。2010年底这部由松雷集团制作完成的作品于香港首演,之后也进行了全国巡演,获得了较好的媒体评价。( 当时仍在念大二的阿云嘎也参与了男主“周梦君“的面试,但却因为“太瘦”而落选,而最终获得男主角色的正是大家都熟悉的刘岩老师。)
阿云嘎大二时参加《爱上邓丽君》面试视频_哔哩哔哩_bilibili
最近上演的李宗盛作品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也属于这种类型。对于一些喜欢某些流行歌星或特定流行歌曲,但没有接触过音乐剧这种表达形式的观众来说,点唱机音乐剧也许会是带领他们接近和接受音乐剧最自然的方式。
本文版权归DramaGaGa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搬运,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以上内容来源:@DramaGaGa_音乐戏剧博(原博地址,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网址:【DramaGaGa戏剧科普】“点唱机音乐剧”是什么东东?(又名:ABBA与《妈妈咪呀》的关系) http://c.mxgxt.com/news/view/809360
相关内容
10天13场!加入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深圳站迪斯科嗨爆全场老牌明星加盟《妈妈咪呀2》 “梅姨”再担纲主演
老牌明星雪儿加盟《妈妈咪呀2》 梅姨再担纲主演
东方卫视新一季《妈妈咪呀》将开播
《妈妈咪呀》伦敦首映 梅丽尔·史翠普现身
影子(中国音乐剧女王)
十年之后,梅姨首次破例演续集
山东梆子和京剧、豫剧有什么血脉关系?
汪东城和东城卫是什么关系呀??
港星变身“单亲美妈” 陈松伶:中年女演员的舞台不应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