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破碎,房琪带来红人综艺化生存指南

原标题:滤镜破碎,房琪带来红人综艺化生存指南 来源:刺猬公社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舞台上,千万粉丝博主房琪的亮相,本应是跨界转型的高光时刻,却意外成为一场全民围观的人设崩塌事件。
这位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金句治愈无数网友的才女,在真人秀的聚光灯下暴露出沟通强势、团队协作失衡等问题,更因“年龄歧视”“甩锅队友”等争议陷入舆论漩涡。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尝试涉足综艺领域,李雪琴、何同学、papi酱等红人都借助综艺获得了更多曝光,也有许多红人在选秀舞台上展现了更多的才艺,比如《创造营101》中的鹿小草、《青春有你2》中的林小宅等等 。然而,像房琪这样“水土不服”、人设翻车的创作者也时常出现。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红人上综艺真的是件好事吗?
从才女到“真人版AI”,房琪是怎么塌房的?
因点评张含韵“她强任她强,清风拂山岗”而成为金句制造机的房琪,却因在《浪姐》节目“背刺队友”而成为话题选手频上热搜,成为了彭小苒嘴里那个“只会发小作文”的同事。
最早的争议,始于《珊瑚海》的排练风波。
三十位姐姐的*次公演分为了十组,房琪、彭小苒、何泓姗被分为一组,房琪是队长。彭小苒提出在表演中加入一段rap,房琪表现出了不接受的态度,但她并没有*时间提出自己的意见,导致创意讨论陷入僵局。
随后,房琪以汇报的方式向音乐老师表达了自己组内的问题,明确表示自己不接受加rap,并声称大家应该加强交流。对此,彭小苒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和诧异,彭小苒认为自己已经多次和大家沟通是否加入rap元素,是房琪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房琪在备采中哭诉“等待三天无回应”,暗示队友不敬业。但何泓姗晒出排练时间线,证明自己带病工作、彭小苒发烧仍坚持练习,彻底粉碎“甩锅”指控。房琪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职场PUA综艺版”。

在二公中,叶童向房琪抛来橄榄枝希望组队,房琪却说担心对方的精力问题,直言更倾向与李艺彤组队冲击唱跳舞台。
她的原话是:“叶童姐姐的选择非常有诱惑,但我真的很想要一个唱跳舞台,如果真的这样选择的话,我非常担心叶童姐姐的精力问题,我希望姐姐能玩得开心。”这一发言*时间得到了叶童的回怼:“你怀疑我的精力,我觉得你有问题。”
相关片段经剪辑传播后,被解读为对年长女性的刻板偏见。尽管叶童事后解释此为误会,但网友仍痛批其“用关心包装歧视”,相关话题持续霸榜热搜超过了48小时。

随着争议的发酵,房琪的“才女”人设也受到影响,许多网友扒出此前的各种金句都并非她原创,而是拼凑得来。例如“爱是当你望向我时,所有星光都穿透我的心脏,而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前半部分来自QQ空间,后半部分则来源于影视作品。甚至她赖以成名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都被质疑来源于金庸《倚天屠龙记》的九阳神功口诀。

房琪为《浪姐6》撰写的片头文案被批“辞藻堆砌、缺乏灵魂,就像AI创作的“青春伤痛文学”一般。节目备采中的“日记式发言”也被嘲“小学生水平”,暴露其即兴表达短板。有网友戏称房琪是“真人版chatGPT”,通过整合众多语料,迎着时代的情绪发布在内容浪潮的浪尖上。
“控制狂”“低情商”标签,贴在了曾经被认为是“文案天花板”“高情商治愈系”的房琪身上,这场认知幻灭不仅让网友感慨“滤镜碎成二维码”,更引发连锁反应。房琪散文集的读者在社交平台晒书退款,直言“文字里的岁月静好,原来都是团队代笔的表演话术”。
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3月21日浪姐节目开播当天,房琪抖音账号的粉丝数约为2438万,4月14日,该数据为2375万,单平台掉粉约63万。目前,房琪抖音账号已经开启了“仅允许互关评论”,反映出公众信任危机对流量的直接影响。舆论场上的集体祛魅,折射出了短视频时代“造神”神话的脆弱本质。
红人经济,如何与综艺双向奔赴?
早在2022年,知名博主何同学参加《跃上高阶职场》担任观察室嘉宾,就遭遇了广大网友的质疑,陷入“存在感失灵”的困境。弹幕持续飘过“素人嘉宾?”的质疑,官微评论区被“观察团专业度存疑”的声浪淹没。
相较于首期嘉宾周迅、那英自带的行业权威性,何同学在剖析“轻熟龄职场人晋升焦虑”“甲方乙方博弈”等专业议题时,其科技博主身份与节目调性形成的错位感尤为凸显。
直白点说,当红人没有过相关的经验时,专业性就会得到质疑,尤其当其他嘉宾的国民度远远超过自身时,质疑声就会越大。比如当海来阿木、冯提莫、隔壁老樊等人在参加《蒙面唱将猜猜猜》《歌手》等音综时,都面临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质疑。
当然,也有一部分红人凭借综艺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跃迁。
比如papi酱在各个综艺上都收获了好口碑,在《再见爱人》中讲述对爱情的理解、在《拜托了冰箱》讲述婆媳关系、在《令人心动的offer》输出职场建议,在《吐槽大会》展现幽默……papi酱通过这些综艺让观众看见了多面的自己。李雪琴也通过《脱口秀大会》出圈,《你好,星期六》《毛雪汪》《桃花坞》《荒野会谈》等综艺也为她带来了更高的商业价值。
各大短视频平台似乎也发现了创作者、明星、综艺三者间的契合点,纷纷开始尝试创作符合自身平台特性的综艺节目。以快手推出的首部自制综艺《岳努力越幸运》为例,该节目首创“直播+中视频+短视频”组合模式,依托岳云鹏个人IP取得了单支视频播放量最高超过8600万次的成绩。同时,节目联动了站内美食、生活类达人进行二创,推动观众从“看综艺”向“玩综艺”转化。
抖音则通过“兴趣推荐+账号体系”构建综艺新物种,典型案例包括《很高兴认识你》,采用“长视频+短视频+直播”三线并行的制播模式,通过明星在旅行过程出的实时直播与用户互动推动情节发展,后期短视频提炼高光片段进行二次发酵。平台更将综艺IP与电商生态深度融合,如阿雅借节目热度打造“自在生活”直播间,这种“内容-互动-消费”闭环模式,重塑了传统综艺的产业链逻辑。
整体来看,目前短视频平台推出的综艺主要分为三类:热门综艺的衍生综艺,比如《脱口秀大会》的衍生品《脱口秀小会》等;与明星工作室合作打造的小型真人秀,比如《岳努力越幸运》等;聚焦旅行、美食等热门题材的原创综艺。
红人与综艺的结合,尺度如何拿捏?
回到房琪事件本身,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红人到底该如何平衡自己与综艺的关系?
房琪的翻车暴露了短视频剧本化表达与真人秀真实社交之间的冲突。综艺的本质是让嘉宾以他自己真实的身份、真实的反应参与到一个表演中,这就很容易让脚本打造的“精致人设”在无滤镜环境下崩塌,缺乏即兴反应和团队协作能力可能导致口碑反噬。
这刚好印证了房琪在给好友打电话的环节对任鲁豫说的那段话:“我在自己的领域里,其实过得很舒服,但是上综艺,其实是完全把我从很精致的短视频里面拉出来,把我自己剖开给大家看,其实我对这件事情是有恐惧的。”
房琪确实犯了前半句话的问题,当精心编排的“清风拂山岗”式治愈话术,遭遇职场PUA式的沟通方式,观众顿悟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团队运作的楚门世界,也让房琪陷入“滤镜偶像”的信任危机。
从大众情绪的角度来说,当她在《浪姐6》中以"担心精力不足"为由婉拒叶童时,这种用关怀外衣包裹的俯视姿态,瞬间点燃大众对精英式傲慢的集体抵触。曾经承载着草根逆袭期待的她,如今展现出的上位者姿态,恰似大冰尖锐点评房琪在综艺展现出的生存逻辑——尚未真正跨越阶层鸿沟,便急于通过俯视他人完成身份确证。
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个人往往会有很多面,对于红人来说,重要的是要想好自己要在综艺展现哪一面。红人确实是需要持续不断的曝光,在这一点上综艺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综艺本身并不是自传,综艺不需要了解红人的方方面面,它需要的是话题与反转,而非长期主义。所以红人上综艺其实是一个双刃剑。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为自己做一个综艺。例如美ONE为李佳琦量身定制的综艺《所有女生的offer》,节目与李佳琦本身的工作和日常息息相关,既兼顾了品牌营销,又展现了李佳琦与品牌老板们讨价还价的工作日常,对于自身的直播事业有着针对性的助力。不过这样的方式,对于红人自身的影响力、粉丝体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创作者而言,内容创作和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你可以把综艺当做助推器,但如果你想体现一个完整的自己,在社交平台上持续输出你的内容,或许才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