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历史电影相碰撞 多元视角话晋商 ——“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双师课堂

发布时间:2025-04-19 05:09

5月23 日晚,通识教学部的张亚杰副教授(历史学)邀请电影评论中心主任张婧老师(影视戏剧学)做客《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课堂,进行双师授课。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是“山西票号背后的晋商文化”,双方则结合不同的学科背景代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晋商、了解晋商、品读晋商。

课堂伊始,张亚杰老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分别从“晋商与晋剧”、“晋商与古籍文物”“晋商与武术”、“晋商与山西建筑”、“晋商中的女性”等方面展开。本节课的重点是“晋商与晋剧”和“晋商与山西建筑”两个方面,而这也是本节课进行“双师授课”的关键切入点。

在讲到“晋商与晋剧”时,张亚杰老师重点围绕晋商与晋剧的关系、晋剧的发展史等偏重历史方面的的内容讲述。张老师认为:晋剧的发展是伴随着晋商的发展而发展的,晋商群体在外经商的过程中为了缓解思乡之情,他们不惜重金、不辞辛苦地将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晋剧引入当地,进而晋剧和当地戏曲文化进行融合,故很多传统戏曲都能看到晋剧的影子,最后张老师总结为“商路即戏路”。

而张婧老师则从戏曲文化的专业角度去解读晋剧。张婧老师采用“视频资料+专业解读”的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地向同学们展示了著名晋剧选段《挂画》中的绝技——踩跷,同学们看的如醉如痴,爆发出热烈掌声。张婧老师指出:掌握此绝技的戏曲艺人已寥寥无几,我们的传统国粹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所以,如何保存并传承我们的戏曲文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张亚杰老师对此表示十分赞同,同时又询问道:大家作为在“晋商故里”求学的学子,是否听过太谷的特色戏曲——祁太秧歌时,同学们表示比较陌生。为此,张亚杰老师特意邀请张婧老师来示范祁太秧歌。

在讲到“晋商与山西建筑”和“晋商背后的女性地位”时。张亚杰老师指出:晋商的富商大贾在经商致富后,由于受到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的影响,他们纷纷修宅筑院,一座座城堡式的大院拔地而起。透过这些大院,我们可以发现大院的建筑类似于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一道道院墙将大院分割的对称工整、布局有序。大院的屋顶采用“入”字型结构,天上所降无根之水全部流入院子中,一方面是体现了聚宝招财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具有现实作用,诸如灭火、饮用。张婧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大院处处体现着“规矩”、“限制”、“等级”的元素,并进而从《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去解读晋商大院以及晋商中的女性。张婧老师指出:晋商大院几乎都是呈“网”状结构,它体现了晋商中的“秩序”和“规矩”;晋商中的一扇扇“门”、一面面“墙”、一条条“路”,处处都体现着“框”元素。这些“框”元素则是对封建女性的层层束缚,体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

通过“双师”授课,同学们既可以从历史学和电影学两个角度去赏析晋商文化,也可以感受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通过“双师”授课,教师得以更好地践行“学科多元融合”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气氛活跃。

撰稿:张亚杰

审稿:张素英

网址:“双师”课堂:历史电影相碰撞 多元视角话晋商 ——“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双师课堂 http://c.mxgxt.com/news/view/816480

相关内容

2024年梦想好课堂暨新课程方案背景下的梦想课程展示交流活动在山西运城举行
近百名师生倾力打造 山西工商学院话剧《汇通天下》登山西大剧院
老师越来越年轻,饭圈和教师圈产生交集,“娱乐时代”请远离课堂
娱乐圈明星教师:黄磊被叫“黄加课”,刘欢上课不看教材堂堂爆满
中学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doc
课堂如戏,老师也得拼演技
央视联合喜马拉雅出品《一堂好课》,12名顶尖大师坐镇主讲
历史课程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doc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实践.doc
陈好课堂风采:明星教师的双重身份如何影响学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