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医|徐文兵:病从口入,真正「会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发布时间:2025-04-19 06:12


  文|徐文兵

  来源:活法工作室

  这次我们接着讲《内经·上古天真论》中,黄帝的老师岐伯有关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论述。

  在上个部分里,徐文兵先生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我们做了详尽的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作为自然的产物,要随着自然的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指的是,人如果得病,就是阴和阳出现了偏颇,需要去矫正,需要一个懂得术和数的人帮你调和一下,回归到平衡状态。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下面岐伯接着说到饮食。

  他没说你应该吃什么、喝什么,他强调的是「节」。什么叫节?节的本意是停顿,我们过年过节就是停顿一下,别太辛劳。

  第一要讲节气,吃什么喝什么要跟着节气走。我们现在吃反季节的水果、蔬菜、粮食,是不符合养生之道的。我们既然是自然的产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的季节出产的食物是不一样的。

  自然出产什么,方圆百里产什么,到什么节气吃什么,活得很自然。可是我们现在,非要刻意追求一些新鲜奇怪的东西,有钱了,就非要用这种能力得到以前穷的时候买不到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水土不服,以前出差到一个地方,总得吐啊拉啊,过一阵之后才适应。现在先进了,可以把外边的东西空运、陆运、海运过来,人为制造了水土不服。

  我们北方人冬天吃到海南、云南运来的蔬菜、水果,还以为很有营养。大家想想,在冬天,我们的气血是封闭、收藏的,当你吃到反季节绿色蔬菜、水果的时候,身体得到的信号就是春天来了,生发吧,脱衣服吧,然后一开放,再遇上外边的风刀霜剑,最后就感冒了。

  现在的生活,经常传递给我们的身体一些错误的信息,让它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知道季节的变化,最后弄得人精神错乱。

  在南方吃刚摘下来的水果很香甜,很享受。可在北京吃,就不是那个味道。为什么呢?因为为了运输保鲜,就必须提前把水果捂熟。当你吃着不对劲的时候,就说明它是有问题的。这个不对劲谁告诉你的?不是上学学来的,也不是你读中医书明白的,而是先天的本能告诉你,这里好像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说这些是让大家不要拿精力、时间、财力先制造疾病,然后再拿精力、时间、财力去治病,等于一只手掏钱,往那只手放GDP,好像两方面都拉动了,最后呢,等于零。这叫人为地制造痛苦,花钱买罪受。

  所以我提醒大家,还是多听听自然的话,尽量避免吃那些反季节的、不合时令的东西。偶尔浅尝辄止可以,天天把这个作为饮食的主角吃就错了。

  比如秋天的苹果,正好适应了季节干燥的特点,所以吃的时候,身体感觉很滋润。但现在保鲜技术发达以后,到了春天万物生发需要发散的时候,大家还在吃苹果。最后结果是什么呢?没把气发出来,这就是人为地制造矛盾。

  所以我说,可以不知,但一定要有觉。跟着先天本能的那种健康的感觉走,或者去学一下古人的养生之道,跟着节气时令走。这就是我们说的要讲节气。


  第二要讲节奏。吃饭要慢慢吃,这时候胃做主,它会掌握消化的节奏。

  我见过一些很着急上火的人吃饭,他们说将来科技发展,能不能直接在肚子上安个拉锁,一拉开倒进去,然后一合上,就完事了。我还看到一些人吃饭的时候,恨不得嗓子眼里伸出手来去抓这些东西(小王注:就像俗话里一句不太好听的话,说这个人是饿死鬼托生的)。

  他们为什么这么吃饭呢?是因为他们被一种「病邪」或者是「邪火」主导,失去了本来正常有序的节奏。

  我们知道,胃本身是团肌肉,是有弹性的。人年轻的时候,它弹性好,吃多少东西,都能很快消化掉。但岁数大了以后,胃的弹性就没那么好了,如果还是吃那么多东西,它的正常蠕动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你如果非要狼吞虎咽,就完全打乱了节奏,影响了正常的消化秩序。

  所以我看到很多所谓消化不好的人,吃完饭以后,这堆食物就在上边停着、堵着,下不去。头一天吃完饭,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打嗝,还是那个饭味。为什么呢?这就是食饮无节造成的一个后果,消化系统已经失去了原本正常工作的秩序。


  第三要有节制。我们现在很多人得的病,都是饮食过于不节制导致的。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也谈不上什么节制不节制。现在人们都富裕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吃去喝,这时候就容易犯一个错误,叫恣情纵欲。

  中医反对禁欲,让人不许吃不许喝,辟谷节食,甚至不让吃这个不让吃那个;但是,我们也反对纵欲,就是放纵自己的食欲,胡吃海塞,来者不拒,无节无度。

  什么是健康的人?你观察一下小孩子,健康的小孩子,到了饭点就吃饭,吃完以后就不吃了,再怎么劝也不吃了,为什么?他有本能保护着、制约着,吃饱、吃好就打住了。

  现代人也知道自己吃饱吃好了,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正顿饭吃饱了以后,冷不丁又来了应酬、聚会、邀请什么的,好东西又上来了,食欲又被勾起来,这又加大了对胃的刺激。现在什么东西让人食欲大开呢?辣的(小王注:比如你们很多人爱吃的麻辣小龙虾、变态烤翅、香辣蟹、川湘菜、麻辣鸭脖等等)。本来觉得吃饱了,一刺激,胃口又来了;二是现在的食品中盐、味精、鸡精,还有各种增香增味的添加剂放得过多,晚上出去吃的饭,打包回来,第二天早上再吃,可能就会觉得特别特别咸。可昨天晚上你为什么吃得那么香呢?这就关系到物理层面上渗透压的概念了。当你想把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强迫往身体里面压的时候,你必须通过增大浓度、增大调味品的用量来实现。

  所以现在人做的饭越来越辣,越来越咸,越来越「香」,越来越「鲜」,导致我们有意无意中摄入了太多食物,体内营养过剩,垃圾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主动或者被动纵欲的结果。


  在饮食上,老百姓说得好,饭要吃到七八分饱,给自己留点余地,这样会保持一种头脑清醒的感觉,而且会保持将来可持续的这种吃饭的能力。少吃两口,就能多吃两年。

  可我们现在的人,要么大吃猛吃,一顿吃伤,以后十顿喝汤,要么就借助于外力,身边常备着健胃消食片一类的东西,寄希望于这类药物,强迫自己的胃肠去消化去蠕动。

  今年过年以后,我的很多病人都来复诊,我一看都是吃多喝多引起的病。

  大家要注意,最后一口可吃可不吃的饭,扔了可惜,吃了吧,一吃,就可能发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一头骆驼,大家一定要记住。


网址:知医|徐文兵:病从口入,真正「会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http://c.mxgxt.com/news/view/816635

相关内容

徐文兵:中医不只是科学
为什么中医界不承认徐文兵,中医界如何评价徐文兵
徐文兵老师新周刊专访:谈中医的私人定制
从中医大家徐文兵的专访《我们为什么认同中医》来认识中医
徐文兵:做中国人,先识字吧 中医是门贵族医学
知医|徐文兵:我看到真正成事的人,他是脚后跟有一种力量,眼睛中是有一种神的
徐文兵:什么是“病入膏肓”?
徐文兵:从十岁到100岁的活法,就藏在黄帝内经里
咱当兵的人越来越有“存在感”
第医线|热衷按摩、正骨的明星越来越多,你别被带偏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