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史上的两位“桓公”是谁?
齐国历史上有两位“桓公”,分别是吕氏齐国的吕小白与田氏齐国的田午。“桓”字是“谥号”,在周代,同一谥号被追赠给同一国家乃至同一政权的不同君主的现象时有发生。仅以周代齐国为例,吕氏齐国就有两位以“庄”字为谥号的君主,即齐前庄公吕购与齐后庄公吕光;此外还有分属吕齐与田齐两个政权,但谥号相同的齐国君主,分别是吕齐的齐襄公与田齐的齐襄王,吕齐的齐宣公与田齐的齐宣王。 所谓“谥号”,就是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其他人总结其生平才德功业而给出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俗称盖棺定论。如果两个人生前的德行或功业有某些相似之处,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谥号,齐国的两位“桓公”便是如此。
《逸周书・谥法解》是现存最早的记载各种谥号含义的传世文献,在《逸周书・谥法解》中,“桓”字是一个美谥:“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简单来说,“桓”字用作谥号时大致是指开疆拓土、克敌制胜、威震天下,如果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能够符合上述含义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他就有可能获得“桓”字的谥号。在周代齐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位君主获得了“桓”字的谥号,如前所述,他们分别是吕氏齐国的齐桓公吕小白与田氏齐国的齐桓公田午,总的来说,两人在对外征伐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因此都获得了“桓”字的谥号。但从知名度来说,田氏齐国的齐桓公田午远不及吕氏齐国的齐桓公吕小白。
齐国的第一位齐桓公吕小白,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吕氏齐国的第十二世、十五任君主。他的祖父和父亲就是开创齐国“庄僖小霸”局面的齐前庄公吕购和齐僖公吕禄甫,他的长兄就是灭掉齐国世仇纪国,使齐国疆域大为扩增,最后却死于内乱的齐襄公吕诸儿。齐襄公死后,作乱的公孙无知(齐前庄公之孙、齐僖公之侄)不久也被杀死,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展开了激烈的君位争夺战,最终公子小白率先从莒国返回临淄,继承了齐国君位。吕小白即位后,重用曾经的政敌管仲,在齐国推行四民分业、军民合一等全方位的改革,使齐国迅速富强起来。随后齐桓公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政治旗帜,存邢救卫,南讨强楚,北击戎狄,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不过,桓公在管仲死后开始任用竖刁、易牙、开方等佞臣,内政逐渐混乱,桓公死后,五子争位,齐国爆发长期内乱,齐国霸业轰然倒塌。在吕氏齐国政权的历代君主中,吕小白是知名度最高的君主,在中学生历史教材中,吕小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被人熟知,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不过,正因为这位齐桓公的知名度太高,不熟悉齐国历史的人往往将齐桓公与吕小白划等号,误以为“齐桓公”在齐国是独一无二的,却不知齐国除吕小白之外还有另一位“齐桓公”。
齐国的第二位齐桓公叫做田午,妫(guī)姓、田氏、名午,是田氏齐国的第二世、第三任君主。他的父亲是完成“田氏代齐”,建立田齐政权的“太公”田和,他的长兄是田齐第二任君主田剡(shàn)。田午是通过弑君篡位的方式登上齐国君位的,齐侯田剡十年(公元前375年),田午弑其兄田剡并杀害田剡之子田喜而登上齐国君位,次年改元,是为齐桓公元年(公元前374年)。此时列国趁齐国内乱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如齐桓公二年(公元前373年),燕败齐师于林营,鲁攻齐,入阳关,魏伐齐,至博陵;三年(公元前372年)卫伐齐,取薛陵;五年(公元前370年),赵伐齐,取鄄(juàn);七年(公元前368年),赵攻齐至长城;九年(公元前366年),齐、赵战于阿。实际上,齐国早在吕氏政权后期便已衰落,列国纷纷入侵,田氏代齐后,国内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更给了列国可乘之机,终田和在位的三年,田剡在位的十年,以及田午在位的前九年,共二十二年的时间里,齐国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过从齐桓公田午在位的第九年(公元前366年)起直到田午去世的桓公十八年(公元前357年),齐国再没有经历列国的侵略战争,等到齐威王(齐桓公田午之子田因齐)三年(公元前354年),齐国再次迎来战争时,已经是主动去入侵燕国了。这充分说明,自桓公九年的齐赵“阿之战”之后,齐国在桓公田午的带领下已经摆脱了自春秋末期以来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进入了平稳发展、休养生息的时期。桓公田午使新生的田齐政权转危为安、摆脱被动挨打局面的具体举措,因史料未曾记载,已经无从得知,但从田午死后获得“桓”字这一谥号来看,他必定是在对外战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能够威震临国,使列国再不敢入侵齐国。出土青铜器“十四年陈侯午敦(duì)”铭文记载:“唯十又四年,陈侯午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大妃敦……”陈侯午即田齐桓公田午,可见到田齐桓公田午十四年(公元前361年)的时候,齐国已经可以从“群诸侯”那里获得用作铸造祭器的贡物——“金”(青铜),这充分说明至迟在田齐桓公田午后期,田氏齐国就已经摆脱困境,开始走向强盛了。
值得一提的是,齐桓公田午极有可能是著名的“稷下学宫”的建立者,据《中论・亡国》记载:“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田午在齐国内部政局动荡、外有列国入侵的险恶形势下,设立稷下学宫,用优厚的待遇来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来,使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帮助新生的田氏齐国政权稳定政局、化解危机。在齐桓公田午的努力下,齐国终于走出了内忧外患的困境,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扁鹊经过齐国时,曾为“齐桓侯”田午先后三次诊病,但田午讳疾忌医,不听劝告,最终病入膏肓无法医治而死,《韩非子・喻老》载有“扁鹊见蔡桓侯”一事,故事情节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记载一致,可以确定“蔡桓侯”与“齐桓侯”均是指田午。田午死后,他的儿子齐威王很快凭借田午遗留下来的良好国力基础,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再次成为诸侯国中的首屈一指的强国。
总之,齐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位齐桓公,除了被人们熟知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吕小白之外,还有一位田氏齐国的齐桓公田午,田午的名气虽然远远不及吕小白,但在对外战争方面同样有着很大的成就,并且建立了著名的“稷下学宫”。 开疆拓土使远方归服叫做“桓”,克勤克俭敬天保民叫做“桓”,克服国危成就武功叫做“桓”,齐国两位桓公的谥号都是名副其实的。
(齐文化研究院 刘东祥)
网址:齐国历史上的两位“桓公”是谁? http://c.mxgxt.com/news/view/818612
相关内容
齐景公跟齐桓公是什么关系?他们有何联系?齐桓公是齐宣王的祖先吗?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物的关系体现
齐桓公伐楚范文
朱元璋侄子朱桓,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何?
齐襄公在世的时候,为何公子纠避祸于鲁国,而公子小白避祸于莒国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病榻论相“,诸葛亮最高明!
王和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家吗
史上最感动的十段友情1:我知道你行,虽然你现在什么都不是
历史上宋谦是什么人?他在正史中的实力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