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星们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周润发(图)



不久前和朋友去看《见龙卸甲》,看到老年版刘德华( 听歌)梳着“all back”(大背头,带小辫)发型亮相的时候,我俩甚为惊艳,直呼刘德华越老越精神。回来后和编辑们历数一干曾经的帅哥小生,如周润发( 听歌)、成龙( 听歌 blog)、李连杰( blog)等等,发现他们都难逃岁月的雕琢。
刘德华:老了很俊俏
年龄:47岁
作品数量:近120部
刘德华此前在《童梦奇缘》里面曾经扮过80多岁的老头,逼真的老年癍,显得很是凄凉。而这次在《见龙卸甲》里面的老年造型,俊帅异常,虽说眉毛头发都是花白的,但是那个大背头的造型实在配合刘德华棱角分明的脸型,再加上刘天王毫无中年发福的烦恼,身板挺拔硬朗,有望追上曾江老前辈愈老弥坚的道路。
刘德华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自己越活越年轻。看看他肌肉结实的小腹,你就知道人家业余时间做过多少功课,和老天爷的衰老定律作斗争!
周润发:老了像加菲
年龄:53岁
作品数量:近100部
爱好美食的周润发越老越胖,年轻的时候是个娃娃脸,老了有肉饼脸的嫌疑,一笑起来两腮的肉都快堆到耳朵上了。不久前拍摄《七龙珠》把周润发扔到墨西哥大沙漠,发哥因此减肥20斤,号称自己能够再演“靓仔”。不过发哥因《黄石的孩子》(blog)也遭遇了年轻人叫叔叔伯伯的尴尬,不服老不成啊。
说实话周润发到好莱坞之后,净学些戏谑姿态和大牌派头,有剧组人员透露,“发哥在现场请吃羊肉串,发嫂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谁敢吃啊!”
成龙:老来有福气
年龄:54岁
作品数量:近70部
看到这个标题,你肯定会奇怪,人人都老,为啥成龙有福气?那是因为成龙有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儿子,某日回放成龙年轻时候的电影《A计划》,简直像房祖名(听歌 blog)演的。中国人喜欢说“养儿防老”,我每次看到成龙一边挑房祖名的错儿,一边眉眼里面带着幸福的那种神态,都会揣测那些为了当偶像没有结婚生孩子的艺人们,该有多痛苦多后悔。
《功夫之王》里,成龙扮老,粘上假发胡子等等,别看老,一笑起来,还是超级有亲和力,绝对是最慈祥祖父的候选人。
李连杰:老来笑纹多
年龄:45岁
作品数量:近40部
李连杰年轻时一直演正面角色,那个刚正不阿、有几分呆的小伙子,现在老来笑纹增多,笑起来脸上的纹路纵横捭阖,那历经沧桑的脸和当年那个英气逼人的陈真一比,你不得不感叹,李连杰真的老了。
从《少林寺》开始,观众看他的电影20多年了,他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镜头里的他脸上多了一些中年男人的沧桑,原来让我喜欢的那孩子般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可是他脸上那种浩然正气没有改。
陈冲(blog):老了更妩媚
年龄:47岁
作品数量:近20部
当年陈冲演的小花让不少中国年轻人神魂颠倒过,如今20年后,四十多岁的陈冲却多了几分野性的魅力,她的角色越来越收放自如,作派也有点索菲亚·罗兰的派头。她没有印象中上海女人的精致妖娆,反而更贴近北方人的朴素和大气。从不去美容院,任何保养之道在她看来都是无用功,美在自然和自信。
这是一个大明星最真实自然的状态,她已经过了需要粉饰需要装腔作调的年纪。平和、豁达、智慧,美得气定神闲。
基努·里维斯:老来很邋遢
年龄:44岁
作品数量:近70部
如果你对基努·里维斯的印象还处在《黑客帝国》那种非人类的刚毅帅气的话,那么看到他邋遢地在街边吃汉堡的造型一定会打破你的幻想。基努·里维斯有中国血统,最大的梦想是唱摇滚,不过他的乐队总是遭到听众丢橘子皮、烂番茄。
去年基努·里维斯秘密来中国,工作人员去接机,看到他特漂亮的女助理,还有一拎包的,工作人员奇怪了?大明星呢?没来?结果仔细一看,那个拎包的就是基努·里维斯!话说他在北京跑去坐地铁,一个老太太问身边的小伙子:“他是不是那个‘黑客’?”小伙子白了基努·里维斯一眼说:“他要是‘黑客’,我还是‘白客’呢!”
巩俐:越老越年轻
年龄:43岁
作品数量:近40部
虽说这句话的逻辑存在着严重的谬误,不过你看看巩俐那张脸,那眉眼,那身段,绝对是“岁月不留痕”。去年年方25岁的笔者和已过40岁的巩俐合影,结果同学看了半天说:“怎么看着你俩差不多大。”我曾经近距离观察过巩俐的脸,确实没有皱纹,气色极佳,皮肤比大多数20多岁的人还要干净。
记者手记
记得我总说老了老了,友人却一语中的:“永远不老的是妖怪。”你会喜欢黛米·摩尔那张硬邦邦的青春假脸,还是希望他们就像我们的父母那样,越老越慈祥?每个影迷的心声是不同的,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钟爱的明星永远那么年轻迷人,但是对不起,在岁月面前,人人平等。
明星们是靠脸蛋儿吃饭的,因此他们总是用极端的手段延缓自己的衰老,打肉毒杆菌,做拉皮手术,去眼袋,甚至膝盖整形。我能够理解,却不希望他们受这么多的苦。就像刘天王放弃了正常人应该有的家庭和婚姻,这种付出,是否值得?
总想劝他们,不要那么辛苦,也看看人生的风景,其实影迷们的承受能力,比你们认为的强悍得多。说到底,无法面对自己衰老过程的人,还是你们自己,每天生活在赞美、生活在注视、生活在自我状况下的你们。
本版撰文 竞报记者 张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