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发布时间:2025-04-20 07:48

2007年7月出生,15周岁,身高173cm,留着寸头,习惯戴黑框眼镜,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才上高一的胡鑫宇,他的生命之花明明才刚刚开始,却在突然间戛然而止,实在令人可惜。

1月29日,在胡鑫宇失踪超过3个月的时候,等来了最不想听到的结果,他被发现在河口镇金鸡山区域缢吊死亡。

2月2日上午,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官方通报认定胡鑫宇是自缢死亡,且录音笔音频中表达了死亡意愿……

“如果跳下去,过两天就会被发现,我刚刚真的很想跳下去。”

“没有意义了,已经快零点了,今天可以的,因为我觉得已经没有意义了。今天就准备去死。”

一个花季的少年,刚刚进入高中,眼前还有大把的青春时光,为什么就突然寻了短见。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邻居:小时候他很听话

在生胡鑫宇时,母亲李连英和丈夫在40岁上下,大儿子已有15岁。邻居说,胡鑫宇小时候很惹父母怜爱,他沿袭了父母以及哥哥都有的内向性格,但相比起来更活泼些,身体灵活,和家人亲昵,非常听爸爸妈妈的话。

老师:他属于内向的学生

去年中考,胡鑫宇考了531分,在县城算中上游,在村子里算好成绩,比河口镇的私立高中致远高中441分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不少,他最后选择去致远中学读书。因为成绩偏好,他每个学期有1500元奖金。他还常常为这事跟父母惋惜,因为如果再高1分,就可以进入奖金2000元的成绩区间。

胡鑫宇的初中班主任陈老师介绍:“他算是内向的那一类学生,给他指出错误的时候他会认真听着,表扬他的时候他也不会把开心流露出来。”陈老师清晰地记得胡鑫宇的语文成绩很好,曾经考到过班级第一名。“他中考时发挥失常了。”陈老师坦言,正常发挥的话,胡鑫宇考上铅山一中是没问题的。作为铅山当地最好的高中之一,铅山一中2022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50分,胡鑫宇距此仅相差了19分。

妈妈李连英: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胡鑫宇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几年前,在老家翻盖了新房,花了不少钱。当远在外地做保姆的李连英询问儿子胡鑫宇要不要自己陪读时,懂事的胡鑫宇说:“妈妈,你在外再挣一年钱吧,要陪读等高二再说。”

国庆节在家,李连英看到胡鑫宇还是开心的,问他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情吗,他说没事。现在回想起来,李连英觉得她对儿子的关心还是少了。

妈妈李连英和儿子在一起的合照

他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老师口中的品学兼优生,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会选择自杀。

这一切的缘由,可能要追溯到:他的世界在高中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官方报道得出的数据,胡鑫宇进的是重点班,入学成绩全1303名高一新生中排名第65名,本班65名学生中排名第58名。大环境下的成绩好,和小团体中的成绩差并不违背。事实上,从他的笔记之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一下这份心情。”

“终于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晚上不知想些啥,啥乱七八糟的都有……该睡时在想,该动脑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加深了,一直盯着桌上的书,几乎不看黑板,因为我怕,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地讲,最讨厌看到他人消极表情……”

他甚至还在课本上写下了“如果我不想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这个事件还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录音笔。在早期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到胡鑫宇购买录音笔的理由:

一是为了记录课堂笔记,二是想要记录一些个人感悟。

同时在官媒报道中,同学称胡鑫宇自从拿到录音笔后,几乎从不离身。

在当时,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他发现了什么阴谋轨迹,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男孩尝试自救未果,决定给世界留下最后的声音。

胡鑫宇事件并不是个例

特殊需求儿童更易患有心理健康疾病

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厌世感和负面情绪……构成了攫住一个年轻心灵的网。胡鑫宇事件绝不是个案,他代表了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希望家庭、学校要多关注少年人的心理健康,那么悲剧就会少一些。

王明(化名)即将从一所私立高中毕业。像他的许多同学一样,他不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他的母亲也担心——但更多的是担心他的健康状况:18岁的王明已经经历了几轮抑郁症的侵袭,曾经还有过自杀意念。

王明在9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这个聪明的男孩,明确的知道“他被取笑是因为他与众不同。”他的母亲说。13岁时,王明的情绪进一步恶化,常常莫名哭泣、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这都是抑郁症的表现。与此同时,他的社交问题变得更糟。“自闭症让我经常受到侮辱。”王明说:“有时候孩子们故意惹我生气。这些侮辱有时让我很难过。”

欺凌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他的母亲把他从公立学校转到一所私立学校。然后他开始担心毕业后会做什么。他再次陷入抑郁,他的精神科医生开了一种抗抑郁药。他说,这种药物帮助王明回归“平衡”,但他仍然担心自己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不仅普通少年会有消极情绪,甚至抑郁情绪,对于特殊需求儿童这一群体而言,他们更为敏感,脆弱,患上心理健康疾病的概率更大。

根据一项对66项研究的Meta分析(荟萃分析),像王明这样与重度抑郁症的持续斗争的自闭症患者并不罕见:尽管科学家至今不确定是为什么,但他们一生中经历抑郁症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四倍。他们的抑郁症患病率随着智力和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副教授马泽夫斯基认为,超过70%的自闭症青年患有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些疾病经常持续或恶化到成年。

作为特殊需求儿童的家人,我们当然希望孩子们在有限的黄金时间内能够以最快、最高的效率进行康复。

但,脱离孩子身心成长的干预,一定是不科学的。我们在帮助孩子练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了孩子们练习技能时的体验与感受,关注了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和心理和情感建设

南方周末、潇湘晨报、湖北新闻、大皖新闻、北大医疗脑健康综合

网址:胡鑫宇事件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http://c.mxgxt.com/news/view/820597

相关内容

青少年为什么自杀?背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运动员“大心脏”背后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明星耍大牌背后,健康和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明星,明星群体的心理健康亦不容忽视
刘耀文打掉私生粉手机事件,背后反映了什么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依恋理论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西蒙娜·拜尔斯退赛: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关于胡鑫宇事件,这些都是谣言
马嘉祺的心声:明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派克特DISS事件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你需要知道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