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为何批评墨家?
墨学的起源,与殷商文化渊源
关于墨学的历史文化渊源,古人有两种说法:一是“墨用夏政”(《淮南子》)、一是墨学“盖出于清庙之守”(《吕氏春秋》)。但有人认为这两种说法还不足以揭示墨学的历史文化渊源。
吕思勉先生《先秦学术概论》中说:“古有国学,有乡学。国学初与明堂同物。……《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生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书礼乐,追原其溯,盖与神教关系甚深。礼者,祀神之仪;乐,所以娱神;诗即其歌辞;书则教中典册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先秦诸学与殷商文化的渊源。
墨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而宋国又是殷人的封地,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殷商文化传统的。殷人是一个崇材尚力注重行动而耽于沉思的民族,尽管创造了极其辉煌的青铜文化,却没有建立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周成王训斥殷人的“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就是一个例证。“罔念”乃至“作狂”则是殷人特有的酒神型文化的重要外在特征。这种特质通过殷人对待死者的方式就可以看出。
先秦学术,各家各派的宗旨都不一样儒、墨相攻,势成水火,又同为庄子所非。
庄子批评墨家,理论指导是“道”。道,一为庄子之道,一为古代道术庄子出离现实,徜徉自然,越过物质生活和世俗伦理,追求精神上、心灵上的逍遥自由,向往“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庄子之道,是宇宙的本源、本体,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和自由状态。从道的角度、高度看儒家的仁义礼乐等道德规范,看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功利主义。庄子认为这都是对人性自然的桎梏和损伤从道的角度、高度看儒家与墨家的争辩,庄子认为这是囿于一己之见、蔽于语言表象所致。因为以道观物,万物齐同,无所谓差别,不会产生是非真假:“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庄子·齐物论》)这里,庄子是把墨家、儒家看作相同类型的哲学来批评的,庄子所用的“道”是庄子之道。《天下》篇是庄子著名的学术史著作。庄子把道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定义为古代道术,根据各家学说与道术的关系,由远而近地列举各家各派进行分析,先肯定他们反映了道术的某些方面,后批评其不足之处。
《庄子·天下》篇里,庄子肯定墨家“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概括墨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非乐、节用、节葬、“泛爱兼利而非斗”,赞扬“墨子真天下之好也”。随后,庄子话锋一转,开始批评墨家非乐、节用太苛刻,脱离了生活实际,违反人的本性,与圣王之道距离遥远“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这里,庄子把墨家同其他派别区别开来,庄子所用的“道”是古代道术。由于《庄子·天下》属学术史著作,由于“古代道术”比庄子之道具有更多的容量,庄子在此批评墨子较在《齐物论》里批评墨子,更准确、更客观,更宽容。虽然,庄子之道和古代道术本质上相通,虽然《齐物论》和《天下》都立足于道家立场。
庄子批评墨家,简单说来,是批评其经验世界、经验生活和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人生观,与生命自由、本性自然、精神逍遥的“道”的世界和境界不在同一层面。庄子的批评,将墨家与儒家并列,亦见墨家在庄子时代是一个影响很大、较为活跃的学派。
网址:庄子为何批评墨家? http://c.mxgxt.com/news/view/830847
相关内容
被称为道家创始人之一的庄子,为何在道教神谱中地位那么低?探讨老庄哲学智慧 优人神鼓《墨具五色2.0》亮相成都
批评家与作家应该成为诤友
庄子:如何安顿人们的心灵
庄筱婷林栋哲偷领证暴露,还影响到了工作,宋莹批评栋哲过于冲动不计后果…
港姐冯盈盈人设翻车?全英访问被批做作,网友:不如师妹庄子璇!
90岁靳尚谊批评央美毕业展引热议:当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为何式微?
外国艺术家缘何爱上宋庄
刘循子墨
死了老婆,庄子为什么那么开心,一辈子一事无成爱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