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主持、写书、当歌手,为什么越火越招黑?

发布时间:2025-04-23 00:27

Start here:

八月的第一天,大冰火了一把。

这一天是八一建军节,按照近几年的惯例,大冰准时在微博转发了一篇自己写给老兵的文章,名叫《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

文章很长,但也很火。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个爆款。中午十二点半刚过,文章一出,很快有上千人的转发。

微博认证为作家、电视主持人、民谣歌手的大冰,微博拥有229万粉丝,出版了两本卖过百万册的畅销书,称得上“大V”。

大冰突然就“火”了,这一把火的缘起,并非来自于微博,而是一篇刷爆微信朋友圈的文章,题目为《是时候将大冰拉下神坛了》。

当晚十点左右,这篇作者署名为“苏三三”的文章,经自媒体公众号发布后,很快就成为了一篇10W+的爆款。

新书发布之时,突遭爆款来袭,各种渐趋极端的网络热议,直接把大冰送上了当日社交网络的头条。

事态持续发酵中,爆款还在网络上传播着,威力不减;大冰人在何处,做着什么,有怎么样的反应,尚不得而知。

8月4日晚在丽江古城,当10W+人得知大冰被“拉下神坛”以后,我见到了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大冰,在大冰的小屋度过了8个小时。

八月的丽江,旺季到了。

天黑之前,古城里早已经人头攒动。来到云南,那些嘴里说着各地方言的姑娘们,都换上了少数民族的衣裳,戴着银光闪闪的头饰,挤在这人潮人海中,分不清方向。

八点钟刚过,各家酒吧的大门依次敞开,等待着今夜要来此一醉方休的人们,音响里轰鸣着震耳欲聋的音乐,红绿两色的灯光映照出墙壁上跳动的图案,夜幕顷刻间降临。

此刻,行走在古城文治巷,来往不断的人流已经把石板路堵得水泄不通,大多数不明真相的路人,选择在大冰的小屋门前驻足。

最靠前的几个年轻人,脸紧贴着小屋外侧墙壁上仅有的一扇玻璃窗户,踮着脚朝里面探望,手上举着相机,不停地摁着快门。

围绕在后面的多数是游客,为了拍好这一张“到此一游”的旅游纪念照,全都站在了对面一家店铺的石阶上。

这让坚守在门口的女店员,脸上的表情颇有些无奈,嘴里嘟囔着赶人,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

走访同在文治巷的其他商铺,即便作为邻居,谁也讲不清楚——

大冰的小屋,这一间几十平米的小火塘,偌大的丽江古城里一处最不起眼的小地方,是从何时起具有如此之强大的魔力,能昼夜不断地吸引到如此之多的人流。

和大多数不明真相的拍照群众一样,我想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一个前提,就是这间小屋的主人,大冰究竟是谁。

大冰是谁?

我躲在小屋这一侧的墙根处,站定了几分钟,眼睛盯着面前来回移动的人群,耳朵里不断听见有人在问着五花八门的问题。

谁是大冰?经常上电视的那个。

他干嘛的?以前是主持人,现在是唱歌的,还写书,这些人都是看过他的书找来的。

他书里到底写了什么,这小店怎么就这么火?都写的是他自己的故事,很传奇啊,也很文艺,好像很多年轻人喜欢。

见到大冰前,我翻过他那两本火到发烫的书。手机阅读的年代,卖字为生的作家越来越多,赚到盆满钵满的也就那么几人,大冰算得上是其中一个。

在丽江古城,尤其是文治巷,不会有人不知道大冰的小屋。正是这两本畅销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让来自天南海北的读者们都在日夜幻想着有朝一日,能亲自来丽江一睹大冰的小屋,看一眼这间在书中富有绝对传奇色彩的火塘酒吧。

两本书的名字,一个叫“乖,摸摸头”,另一个是“阿弥陀佛么么哒”。既有大冰口语化的语言特色,同时也顺应着当下广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流行语热潮。

加之书中一个个超越平凡的传奇故事,和一个个性情率真的现实人物,人与事的合二为一最终塑造了大冰与众不同的文字世界——它既是现实的对照,又充满了理想化的渲染。

于是乎,到访那间跳脱于书外的小屋,见那些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就成为了多数读者来到丽江的目的之一。

即便很多人知道,他们心里也清楚——见到大冰的概率极低,但若能进到小屋里坐一会儿,终究也是好的。

所以说,总会有人失望而归,没遇见大冰,也没挤进小屋;但也总有人是最幸运的那一小撮。

8月4日晚,当得知大冰此时人恰好在丽江后,我在和他通话后的夜里十二点多,在大冰的小屋门外,第一次见到了被“拉下神坛”的大冰。

神坛在哪?

想要把一个人拉下神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神坛在哪?

丽江是那个神坛吗?看完那篇爆款,我在心底自问。如果丽江具备了造神的能力,而且确有神被造出,或许它就真的是。

众所周知,这些年从丽江走出来的名人不胜枚举,酒吧歌手占据了一大半,大冰只能称得上是其中之一,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若把丽江作为他个人歌手生涯的起点,似乎也并不准确。

接着往前推,如今这些熬出来的酒吧歌手中,当然有几个名气大的红人,他们各自拥有着数量客观的粉丝群体,由此也改变了往日穷困的流浪生活。

但能否就能借此称之为为“神”,火到了“神”的地步,还真得另当别论。把大冰拉下神坛,就要先把他当成了“神”,如此看来,这种论调更像是一种过誉的高论。

黑之前还要先高抬一把,仔细想想,似乎并不划算。依我看来,大冰离“神”还有段距离,不过是凡人一个罢了;丽江离“神坛”也至少隔着一座玉龙雪山,不过是没有雾霾罢了。

最后,再推一把,这间大冰的小屋,是个神坛吗?以至于像文中所言的那样,能把3块钱一罐的风花雪月卖到40块钱。

目睹过八点半开店前的热闹景象,我终于在茶足饭饱之后,于夜里十二点前挤进了大冰的小屋。

刚一坐定,唱歌的人先跟我打了声招呼,喝酒还是王老吉,我说风花雪月吧。

眼前拥挤的小屋里,上下两层挤满了听歌的人。仔细一数,刚好30个。收款的人不知道在哪,歌手递过来啤酒,右手扫了几声琴弦,说几句暖场的话,就开始唱起歌来。

歌手打趣地说,买上小屋里的一瓶酒,可以坐上一天的时间。只要你不想走,你可以做到打烊,这叫做“包夜”。

区区一瓶酒虽说要40块钱,但在丽江古城昂贵的租金面前,反而显得合乎情理。

放眼整个古城,最低消费超过40元的酒吧比比皆是,挥金如土的买醉人摩肩接踵,何苦为难一家每个月要养活着12个员工的小酒吧呢?

一曲唱罢,大冰坐在一旁,抬起头补充道:如果有谁爱要面子又不想酒钱,只要足够机灵,就能从门口无声息的溜走,最终轻而易举地逃单成功。

待我走出小屋时,店长姑娘带着十足的困意坐在对面的石阶上。直到她睁开眼看见我前,我大概有足足几分钟溜走逃单的时间。

等到我走到她面前结账,她才缓过神来,说了一句,支付宝还是现金?

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距离打烊还有半个小时,大冰的小屋里依然是人满为患,屋外整一条街的店铺早已经关门许久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算是神坛吗?如果非要说是,那就是吧,至少够“神”的。

我已经快被黑死了,但我尊重批评我的权利

夜里十点多,收到了大冰的手机号码,民谣故事(公众号:folkmusicstory)编辑给他去了第一通电话,讲明缘由,他说人刚好在丽江,在赶新书发布的各种事,很忙。

一个小时后,我第一次发短信给大冰,再度讲明缘由。没过多久,他把电话回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喊了一声:你好,兄弟。

我说:刚好我也在丽江,想跟你聊会儿天。大冰有些为难,说:今晚不行,我去小屋有些事,我不能同时办两件事情,不如明天下午见。

我说好。

十二点刚过,我爬上了小屋对面书店的二楼,才知道这里是一处安置在小屋以外的音乐现场。

黑压压的房间里没点一盏灯,大冰一个人抱着吉他坐在门口,弹唱着一首流行歌。我使劲儿在黑暗里寻找着光亮,才发现他面前的黑暗里坐着几十个人。

包括我在内,51个人,我数了两遍。

正如大冰的到来是个十足的意外,这场意外的演出是免费的。大冰反复强调,来听歌的人不需要花一分钱,如果有人是在门口买了酒才进来的,退钱给他。

“我已经快被黑死了。”依旧是黑暗中,当着五十个人的面,大冰坐在地上说,随即黑暗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他只知道一瓶酒的成本只要几块钱而已,但他不知道唱歌的人需要工资,演出的场地需要租金。”

“难道去超市里买瓶几块钱的啤酒,也能有人弹吉他唱歌给你听吗?”

大冰唱歌每到大合唱时,他就低声提醒着所有人,小点儿声,不能扰民,否则房东不租给我们了。

唱了几首歌以后,到了演出的间隙,大冰叫来歌手替换掉了自己,他才得以走出小屋。

透会儿气,抽根儿烟,歇一会儿。

走到巷子的对面,书店一楼的地上铺着几张有靠背的垫子,我坐在他的身边,大冰终于肯开口,跟我说上几句。

“不想回应,也不会回应,我尊重别人批评我的权利。即便骂的再凶,哪有我当主持人时骂的凶?”

习惯了,大冰说,即便话语间有很多无奈。这三年来,大冰每年都会写一本书,每本书一出来都会有人骂,到最后书卖的越好,骂的人就越多。

“批评我是别人的权利,我听到了就改,反而是件好事,起码会找到自己身上哪里有问题。”大冰说,冲我来可以,但别和小屋有关,小屋是所有爱唱歌的孩子们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刚过去的7月底,大冰给在丽江小屋工作的所有员工发完了工资,加上几个民谣歌手在内,一共12个人。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能给到几个歌手的工资,应该是“全丽江酒吧里工资最高的。”

开店到今天为止,大冰已经国内的三个城市,拥有了三间大冰的小屋,一共有26名员工。每个月下来,要拿出20多万来开工资,这些钱基本上等于小屋的全部利润。

这三家小屋分在丽江、厦门、西塘,按照现如今三家店有如“神坛”的人气去估算,想必接下来还会有第四、第五家店。

身边的人都知道,大冰靠写书赚到了钱。现在他最想做的事,是想让身边这些唱歌的孩子能更有出息,“他们的歌能让更多人知道”,所以他在新书《好吗好的》里,收录了33首来自小屋歌手的原创作品。

定居在丽江的人,通常看不到早晨。小屋歌手周衍写了首关于失恋的歌,名叫《丽江的早晨》,因为那一夜他熬到了太阳出来也没睡着,就写了这首歌。

周衍唱歌时,大冰就坐在他身边,认真地听。唱完这首歌以后,大冰跟着开了口,“新书里收录了两首周衍的歌,大家一起来支持认真写歌的年轻人。”

大冰说,每当看见这些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年轻人,就总能看见年轻时的自己。“他们爱唱歌,但没有钱。他们到处流浪,走到哪儿都敢去闯荡。”(完)

网址:大冰主持、写书、当歌手,为什么越火越招黑? http://c.mxgxt.com/news/view/831799

相关内容

杨幂范冰冰气死人不偿命 越黑事业越火的明星
盘点最易招黑的女星 为什么女星们都是越黑越红真相揭秘
揭秘大冰和赵雷什么关系 大冰书里为什么要提到赵雷
杨幂范冰冰气死人不偿命 越黑事业越火的明星【5】
为什么微博上的明星,越来越不像人了?
出书论文范文 明星为什么越来越喜欢出书有关论文写作资料
范冰冰李宇春杨幂周杰伦 盘点越被黑越红火明星[图]【13】
张文宏,越骂越火越黑越红!
杨幂范冰冰气死人不偿命 越黑事业越火的明星【11】
范冰冰李宇春杨幂周杰伦 盘点越被黑越红火明星[图]【7】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