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我觉得《红楼梦》是不能被视觉化的
为什么王潮歌导演特别有识别度?王潮歌有什么事情是特别不擅长的?为什么大家觉得王潮歌导演活得很自我?
注:以下文字内容根据本期《问答八方》节选整理,完整版视频内容请拉至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
张春蔚:谈到了这个《红楼梦》,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解读,对您而言,您也会觉得拿到《红楼梦》这个题材的时候是有压力的,据说你犹豫了很久?
王潮歌:就不愿意,到现在我也觉得是我被逼无奈,因为我觉得《红楼梦》它是不能够被物化、显现化、视像化,因为它是一本文学的,就是一本小说文字,文字之间的美感很难说用镜头或者用画面或者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它各有各的美,但我想做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的《红楼梦》,而我做的这个《红楼梦》未见得是完完全全的头尾相接、起承转合非常完整的一个《红楼梦》的体验版,我只是想通过“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让大家看见有这样的一个节点,而这个节点恰恰跟一本书有关,是由它引发的一个节点。
张春蔚:你做的这一个“幻城”里面,你像一个开锁人,当然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的开锁人,但是你的这把锁打开以后,会带给大家一个不同的这样一些提示,那么这里面的提示在我个人的感受当中,我想提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人的视觉记忆,那么在你的这个剧场当中,我们其实会看到会有几百年前的,然后也会有上个世纪的,还会有当下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些跨越当中,其实它是提供了不同的视觉元素,其实潮歌导演你的很多东西是中国人的视觉记忆的一部分,因为有奥运会,也有很多我们所说的地标性的场景当中的一个出现,你个人怎么理解视觉记忆?
王潮歌: 中国人从来不以他看见了什么为什么, 而以想见了什么为什么, 眼睛看见的世界是小的世界, 而心里想的世界是大的,是丰满的, 所以我们在视觉的训练上来说和 西方、别的国家的文明 的走向完全不同, 我不能说谁好谁坏,我也觉着 中国人的审美意象 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张春蔚: 对,我们会留白, 然后我们会有这个虚无。
王潮歌: 你可以慢慢想, 所以在曹雪芹这本书里边, 在《红楼梦》和在我搭的好多景里边, 我大量地使用了想象, 但真对不住, 如果你特笨, 完了,你不会想, 然后你非说我看见了这个什么, 那什么怎么没有, 我就说, 那是人的原因, 你还说我特别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我特别热爱, 你都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里最核心的核心 就是意象,就是想象。
张春蔚: 而且我还看用到了大量的, 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工业化的不锈钢, 然后这个玻璃, 就这样的一些纯现代化的东西进去。
王潮歌: 你刚才看这把红椅子, 它就不是木头的, 我们是用亚克力定制的, 就很厚很重, 但是它同时有一种透明感, 就是有一种现代感, 都在追求您说的这个。
张春蔚: 那么在这个当中的话, 其实作为一个导演, 你的感觉会跟别人不一样, 在听觉、视觉、嗅觉 以及我们所说的味觉和触觉当中, 你觉得你的哪一部分是特别强烈的?
王潮歌: 我觉得幻觉, 幻觉, 就是大家认为那神经病, 就说我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王潮歌:我觉得《红楼梦》是不能被视觉化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834835
相关内容
王潮歌:我觉得《红楼梦》是不能被视觉化的8年,王潮歌,一座不只有《红楼梦》的城
王潮歌谈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从读者切入,是艺术作品而非商品 — 新京报
艺术 | 王潮歌: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第三十五中学”,是每个人的青春安放之所
王立平选她唱《红楼梦》一个月不着调,期间她丈夫去世,唱出感觉
#被王潮歌的文化自信...
王潮歌:我不希望成为被热议的人
王扶林:感觉四大名著里红楼梦需要的经费少,所以草率决定拍红楼
《鲁豫有约一日行》专访王潮歌: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打开一扇中国文化的探寻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