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离地球536公里的“启明星”,由武汉大学的豹澥地面站测控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7日讯(记者周劼)“启明星”飞到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轨道,围绕地球旋转一圈只需要96分钟。如此高度、速度,所测量的地球数据又如何传输到地面?
卫星团队成员在“启明星”卫星发射及测控第二现场。
卫星团队成员在“启明星”卫星发射及测控第二现场。
带着这样的疑问,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启明星”项目中负责地面测控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实验师沈欣。据他介绍,武汉大学自己建设的一座卫星地面站正等着“启明星”飞临武汉,整装待发的地面站像一颗“卫星大脑”,一方面接收卫星传回的数据,由“大脑”里的自主软件解析生成一帧帧图像;另一方面,发出信号,指挥天上的卫星进一步工作,拐弯、变角度,无所不能。
图为在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内,“启明星”微纳卫星的飞行演示图。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位于豹澥的武汉大学卫星信号地面接收站从2012年开始建设,沈欣说,如今已颇具规模,该站也是国内民口高校第一个测控数传一体化的卫星地面站。对于“启明星”,地面站主要做三件事儿:一是接收、获取、处理卫星数据;二是发射指令,指挥卫星拍哪儿,怎么拍;三是及时了解卫星零部件有什么问题,工作的设备和单机状态工作是否正常。对卫星而言,地面站不仅是“大脑”,更是保障基地。
图为参与研发的武汉大学学生代表、博士生张雪峰在介绍“启明星”微纳卫星的相关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据悉,“启明星”飞到武汉上空,地面站一天大概有4次窗口可以接收卫星传输信号。
相关阅读:
老师拿出800万科研经费,50名武大学生把卫星“玩”上天
这颗“启明星”到底牛在哪?可测量城市光污染
武汉大学自研卫星“启明星”,今天发射升空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网址:飞离地球536公里的“启明星”,由武汉大学的豹澥地面站测控 http://c.mxgxt.com/news/view/834885
相关内容
发射成功!武大学生造的卫星上天了武汉大学“启明星”研制团队:“我在武大造卫星”
下月发射,武汉大学学生造的卫星!
武汉东方启明星篮球培训
武大首颗“学生造”卫星成功发射 “启明星一号”卫星见证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国航油武汉加油站“启明星”班组:聚班组“合力” 做加油“标杆”
武汉东方启明星篮球学校
武大首颗学生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
来武汉启明星,成就你的篮球之梦
武汉东方启明星篮球训练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