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楠 找寻人生觉醒时刻

发布时间:2025-04-23 23:45

原标题:陈晓楠 找寻人生觉醒时刻

  暑假刚开始,陈晓楠的女儿就经历了一场失败。在夏令营的网球比赛中,女儿和队友连续两天垫底。当时,女儿很挫败,觉得是自己拖了后腿,跟她讲着讲着就哭了起来。她安慰女儿,之后分享了一个刚刚从张伟丽那里学到的新词mindstream(心流)——当你极度专注于某件事时,你就会进入心流状态,抹去脑海中任何可能会干扰你的东西。

  陈晓楠和张伟丽的交集,源于她的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在这档由她制作并主持的节目中,张伟丽重回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并且平静地回顾了今年4月份那场失败——在UFC(终极格斗冠军赛)赛场上,她丢掉了金腰带,也结束了21连胜的纪录。她坦言“不甘也是一种杂念”。

  和张伟丽的那场对谈,不久前刚刚播出,是节目的收官之作,也是陈晓楠最为意外的一期。“她无数次站在人生选择的当口,前台、地铁安保、发传单……一直到格斗,终于找回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一切,包括承受和穿越失败。”陈晓楠对记者说。而这也是她做《我的青铜时代》的目的:和那些闪闪发光的人对谈,回溯到他们的“青铜时代”,找到他们人生中初次自我觉醒的片刻。

  “罗丹著名雕塑作品《青铜时代》,意思是‘人类觉醒’‘摆脱蒙昧’。我们一路从不够坚硬的状态,走到了青铜时代,人生第一次有了金属的质地。此时,如果有一道光吸引你、告诉你,他在此时此刻经历过什么,或许是一个特别大的宝藏,我想把这些宝藏一块一块收拢起来,给每一位年轻人一些真实有用的鼓励。”陈晓楠说。

  “苦是疲累,痛苦是精神的”

  陈晓楠创作《我的青铜时代》的初衷,也是因为女儿。

  女儿刚刚9岁,对很多道理还处于懵懵懂懂之中。陈晓楠特别希望她、包括和她一样的孩子,能够更早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当你即将汇入茫茫人海时,问问自己,我是谁,我想以什么样的方式过这一生。

  “这个问题看似宏大,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但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无法回避的母题。”陈晓楠说,于是便有了《我的青铜时代》。经过多番研究和讨论,节目最终定下了5个谈话对象:罗翔、陈佩斯、罗永浩、大鹏、张伟丽。他们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挫折与失败,有着丰富的人生故事。

  第一个对谈的是陈佩斯。谈话从喝茶开始,陈佩斯从自己的嗓子问题谈到巡演,再谈到戏剧、电影、小品,一路回溯到当年知青下乡的岁月。

  让陈晓楠印象最深的是,她问陈佩斯:“你痛苦吗?”“苦,但不是痛苦,苦是疲累,痛苦是精神的,认为自己没有出路。这不是你想要的。”陈佩斯说,“苦不是这样的,苦可能会觉得值得。”

  节目的另一位嘉宾罗永浩,经历过真正的痛苦。那是他的至暗时刻——创业做手机,最终失败,负债6个亿。“最痛苦的时候想过自杀”,“也哭过,躲在办公室的小屋里痛哭。”他对陈晓楠说。

  就这样,在陈晓楠的“穿针引线”之下,5位嘉宾都走了一趟回顾之旅,在回溯中重新发现自己、审视自己。因为善于挖掘内心,剖析人性,《我的青铜时代》每播一期,都有一个热搜,成为谈话类节目中的一匹黑马。

  跟这些人一起回顾过往后,陈晓楠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成为今天的自己。“相对普通人,这些名人身上更具生命感和时代感,有些人可能就是时代的注脚,比如陈佩斯所开创的喜剧。总体来说,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子劲儿,始终不泄气,一直推着他们走到今天。”

  一人一故事,一花一世界

  陈晓楠出生在一个理科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从事和化学相关的科研工作,家里的墙上一直贴着元素周期表。小时候,每天吃完晚饭,她就跟着父母去实验室,父母工作,她在旁边拿着毛刷刷试管玩儿。“我都没想过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从小目标就很明确,读书、考大学。”

  高考填志愿,父母都在国外,陈晓楠“先斩后奏”,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专业。上了大学,她受到了冲击,“从循规蹈矩的生活中跳出,思想上有一种巨大的自由感,好像没边了,可以去空想,也可以去任意想象自己会成为谁”。临近大四时,陈晓楠才算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1998年,北京电视台新开一档英语节目,到系里招人,陈晓楠被选中。之后,她一路从北京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再到凤凰卫视,一步步成为具有个人风格的主持人,还曾凭借访谈节目《冷暖人生》被媒体评为“真实电视女杰”。

  《冷暖人生》的早期,可以称得上是陈晓楠的“青铜时代”。

  起初的《冷暖人生》也曾陷入误区:以一种非常猎奇的眼光想要找到一些怪异的故事。那段时间,陈晓楠的演播室里来过流浪歌手、乞丐、裸体模特、变性人……“有大半年的时间,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陈晓楠回忆说。后来,经过大伙一番反思和讨论,做出决定:走出去,走出演播室。从2003年到2016年,陈晓楠和她的《冷暖人生》团队走过了13年。

  “我们真正被现场的东西打动,突然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栏目的走向是什么。其实我们要讲的就是人、人生和人性,或者简单地说,是活着。”

  “活着”成了陈晓楠节目的底色,直到现在。

  2017年,陈晓楠离开凤凰卫视,投身互联网大潮,成为腾讯的首席主持人。到腾讯后,她开的第一档节目是《和陌生人说话》,依然是小人物的故事,嘉宾来自社会的不同角落。

  如今,《和陌生人说话》已播出3季,第四季即将上线。“用所谓一花一世界的方法,扎入到一个个特别微小的生命里,传达的话题核心仍然是喧嚣世界中的孤独感——人与孤独、陪伴与爱。”

  “自画像式”采访

  从《冷暖人生》到《和陌生人说话》、《我的青铜时代》,陈晓楠有着固定的粉丝观众,节目口碑一直高居谈话类节目前列,这与她本人的采访风格分不开。

  著名媒体人、好友李伦将陈晓楠的采访比作“拧水龙头式”,有别于“挤牙膏式”的交锋。陈晓楠则自称是“自画像式”采访,她能营造出一种气场,让采访对象非常想要讲自己的故事,“我把画笔交给他,他自己执笔,来画一幅特别细腻的内心世界的画像”。

  20多年一路走下来,陈晓楠不算是一个主动的人,“大事上,需要别人推动我,给我推到这个位置。小事就是明天节目要播了,我就会疯狂工作”。她有一个心愿,想做一个人物馆,把自己采访过的人物拼在一起,“类似这个时代的浮世绘或者清明上河图”。

  尽管已经采访了上千个人,路过过上千个人的人生,陈晓楠依然对人和故事充满好奇,会继续讲人物故事,挖掘人物内心和人性,这是她热爱的、唯一擅长的事。“做自己热爱的事,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这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陈晓楠说。

  陈娟(摘自《环球人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陈晓楠 找寻人生觉醒时刻 http://c.mxgxt.com/news/view/839784

相关内容

陈晓楠 找寻人生觉醒时刻
陈晓楠:寻找“极端”背后的共性 倾听普通人内心汹涌
独家专访|《和陌生人说话》第四季获豆瓣9.4分,陈晓楠:寻找“极端”背后的共性,倾听普通人内心汹涌
陈晓楠:爱好自己,再爱生活
陈晓楠与高校学子畅谈人生 讲述人生“四宗最”
陈晓楠
陈晓楠来蓉记录“冷暖人生”
陈晓楠:我采访一千个人,就等于活了一千辈子
专访陈晓楠:怎样与明星对话,怎样在平静中“连接陌生人”
陈晓楠与陈晓卿什么关系?陈晓楠陈晓卿是兄妹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