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观众都会默认这样一个事实:一部剧中的男女主角只要有感情戏,就会默认他们要在一起。
如果最终没能成眷属,还会感到失落和不满,甚至会给编剧“寄刀片”。所以当《亲爱的自己》中的李思雨和陈一鸣,被观众催着分手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
从来没有这样一部电视剧,男女主角的感情戏被观众如此嫌弃,尤其是在男帅女美,也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
但在看了几集之后,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观众会喊着让他俩赶紧分手,因为他们的爱情,看得人真的太累了。
不是演员演得不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太真实了,所以才会看得人头大。就如同《小舍得》一般,很多人说它制造焦虑,很多观众也承认自己代入进去以后也会和剧中家长一样烦躁。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抵挡它的火爆。
有时候,并不是只有甜甜蜜蜜的剧情才能吸引人有看下去的欲望,令人烦躁的剧情也有一样的效果,观众一边说,一边又好奇接下去怎么发展。
在剧中两人一上来就是相恋多年,从表面上看是比较稳定的。但陈一鸣精心准备了一场求婚仪式后,却被李思雨因为工作被耽误了。
这里几乎成为了一个分水岭,从此之后两人的感情就开始走下坡路,彼此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分手。
相较于陈一鸣对于婚姻的执着,李思雨就像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因为工作没有稳定下来,所以李思雨对婚姻一直是回避状态。我想如果陈一鸣求婚成功,也会因为事业上的起伏而导致两人背道而驰吧。
那为什么很多人说陈一鸣和李思雨只能那个谈恋爱,不适合结婚呢?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看重的是一瞬间的心动,这种心动并不是非要达到“一见钟情”的程度,但至少要让彼此都有深入交往的欲望。
感情更多依赖于“玄学”,有的人长得没那么帅,但你有和他继续交流的欲望;有的人长得很好看,但你看见对方的第一眼就觉得想远离他,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但总的来说,“心动”是恋爱的大前提。但结婚却不一样,需要的更多是心安,如果一个人在一段关系中感不到心安,就不会走入这段婚姻。
对于李思雨来说,比起婚姻,工作的稳定和成功才是她心安的保证,所以即使后期编剧给他安排了一个年下的小男友,最终也只能以分手告终。
原因很简单,婚姻、恋爱,甚至说爱情,从来都不是她的心安来源。李思雨不是那种“有情饮水饱”的恋爱脑,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然陈一鸣也没有错,想和自己所爱之人走进婚姻殿堂有什么错?只是他和李思雨要的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段感情只能无疾而终。
我们常说,爱情需要强强联合。但实际上,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总需要有人适当地妥协,有时是一方,有时是另一方,这种时候,就要看谁爱得更深一些。
李思雨和陈一鸣都是爱着彼此的,但相比较而言,他们更爱的是自己。爱自己本没错,只是在一段感情中,如果双方在“爱自己”这个大前提下,还是一步都不肯退让的话,那这段感情也没必要走不下去。
只是李思雨和陈一鸣没有参透,他们都太好强,不愿意自己受到一点点委屈,感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想着赶紧抽身。李思雨与陈一鸣分手,坐实了一个真相:恋爱和结婚的前提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人能让你心动,那你大可以跟他谈场恋爱。但如果决定走入婚姻,那要选择一个能让你心安、心定的人。因为婚姻几乎是一场单程车票,中途跳车的代价太大了。《亲爱的自己》中男女主为什么分手?谈恋爱和结婚是不一样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娱图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