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6,娜塔莉·波特曼封神之作,《黑天鹅》到底有多黑暗?

发布时间:2025-04-24 12:38

有人说,观看《黑天鹅》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它压抑,扭曲,甚至惊悚,把一出优雅的芭蕾舞剧排演成野性的追寻之路。

它更像是一出心理剧,所有的重点都用来刻画女主角的内心的博弈和打斗,展现了一份残忍的美丽。

"杀手"萝莉封神之作

即使过去了几十年,《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评分也没从各大电影榜单的顶端掉落。其中经过千挑万选才脱颖而出的小女孩玛蒂尔达让人印象深刻。

饰演玛蒂尔达的娜塔莉·波特曼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她于2003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并且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

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心理学功底和演技,她在和玛蒂尔达告别13年后,通过一部《黑天鹅》,把自己在电影史上的名字再次加深了一笔。

这部作品不仅让她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也为她斩获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在内的10个电影节个人奖项,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天降的好机会

妮娜是芭蕾舞团的一个演员。她温柔少言,刻苦认真,卯足了劲儿想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出头的机会。

这天,领导宣布了一件事情,他们这个舞团要排演《天鹅湖》。和以往的不同的是,这个版本的《天鹅湖》里,白天鹅和黑天鹅由同一个人扮演。这意味着,所有的重头戏份都在这个人身上。

妮娜做梦都想得到这个机会,并且也如愿以偿。让她没想到的是,得到这个角色不是终点,而是一段经历的开始。

白天鹅本鹅

所有人都不会质疑妮娜塑造白天鹅的能力。白天鹅象征着高贵,纯洁,是一种理想的化身。而妮娜在得到这个角色时,几乎拥有以上所有特征。

她的生活,除了家,就是舞团,每天在两个地点之间来回。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迟到,不早退,不熬夜,不赖床,身旁陪伴的她的只有妈妈。

她在任何时候,都像穿着一件洁白的芭蕾舞服,按照程式化的舞步,去做每一件事。换一种说法就是,她是个极其死板的人。这种死板,让她与黑天鹅有着太远的距离。

妮娜的挣扎

于是,妮娜在导演的严格要求下,努力成为黑天鹅。但是黑天鹅是魅惑的,它妖娆,不拘一格,代表着一种随心所欲。这对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妮娜来说,是颠覆性的挑战。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很考验表现力的角色,却让妮娜陷入了长时间的恐慌和痛苦。

自身属性的强大是妮娜没有预料到的,稍作改变都会让中规中矩的少女内心不安,更何况是彻底翻转。

这种不安,让妮娜甚至出现了幻觉。她可以看到黑暗中突然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在定做衣服时,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开始倾斜;她甚至还感觉自己的腿,像被某种神奇的力量折断,成了天鹅的样子。

不起眼的母亲

妮娜的妈妈,不仅是陪伴她的人,更是妮娜原本属性的支配者。可以说,这个妈妈对自己的女儿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从妮娜出生到现在,她都把女儿按照一个模板来刻画。

她心中的女儿,必须听话,懂事,不迟到,不早退,不熬夜,不赖床。不能有任何不良习惯,绝对要在任何时候,都体现出一个芭蕾舞者的气质。

妮娜的不安,不仅来自自我的挣扎,也来自对母亲习惯性顺从的违抗。有一次,当她推开母亲画室的门时,看到满屋子的画都在哭泣。它们代表着母亲式的警告。

她对妮娜寄托了很高的期望,以此来实现自己未实现过的梦想。在妮娜还是白天鹅的时候,她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是母亲的附属物。她的出生就携带着一份无法摆脱的梦想,它属于一个无能的母亲。

没有哪个称职的父母不知道,孩子虽然和自己有着最亲密的关系,却也改变不了他是独立个体的事实。他们清楚地懂得,引导和控制的区别,以及自由对孩子的重要性。

对艺术的牺牲

很难给艺术下一个天衣无缝的定义。你说它高贵,可能随便说一句话都算是艺术;你说它寻常,它可以把整个秦兵马俑都当做自己的化身。

艺术,是来浸润心灵的,但是有太多残酷的作品能吞噬一天的好心情;同时,它也可以带来欢乐和治愈。

所以在讨论艺术时,必须要有一个范围。《黑天鹅》里的艺术显然不那么美好。最后一幕,妮娜说自己终于看到了完美。但为了这个完美,她所付出的代价,是观众都看到了的。

让一个人饰演完全相反的两个角色,是一种极其艺术的呈现方式,但只有妮娜和有相同经历的人知道,这这个要求简直就是反人类。

导演要求妮娜无缝贴合这两个人物,就像在同时从两个对立的方向牵扯她,而她还得同时去到两边。能做到这点,除非被分成两半。

对极致的追求,让妮娜一路战战兢兢地呵护黑天鹅羽翼的成长,直到舞台上的完美绽放。原本牢固的白天鹅人格,被黑天鹅人格从身体里撕了一半,被后者鸠占鹊巢,强行组合成一个新的人格。

二者的不可融合性,让妮娜最终人格分裂。她像是西方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虽然收获了全体观众的掌声,也为了完美的艺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人人心里都有黑白天鹅

白天鹅代表着束缚,而黑天鹅则意味着抛开束缚的解放。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纯粹的非黑即白。我们一方面会自动遵守某种秩序,一方面又允许片刻的放纵。

没有一个绝对的人物,乖乖女如妮娜,心中也存在保留欲望的地方,与其是找寻黑天鹅,不如说是挖掘内心的黑暗,并将它不断扩大。

这部电影,在给女主角设计极端前提的同时,也提醒了观众,这两种对立的人格虽然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尖锐的矛盾性,我们不可能让二者均衡。正常情况下,一定有一方占据主导。

强行兼顾的结果,很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在井然有序中,穿插一点随心所欲;在放肆之后,回归到稳定之中。这种普通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网址:豆瓣评分8.6,娜塔莉·波特曼封神之作,《黑天鹅》到底有多黑暗? http://c.mxgxt.com/news/view/844261

相关内容

娜塔丽波特曼的封神之作——《黑天鹅
《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白天鹅和黑天鹅
【转自良品杂志】『访谈』娜塔丽·波特曼:黑天鹅舞影
这5件,关于《雷神4》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你需要了解的趣事
《黑天鹅》影评:暗黑芭蕾的极致追求
追求完美,到人格分裂的地步,电影《黑天鹅》有多美?
黑天鹅人物关系
电影《黑天鹅》的剧情
娜塔莉·波特曼能回归出演“女雷神”,她儿子有一半功劳!
《黑天鹅》:于极致挣扎中绽放的艺术之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