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打开他的棺椁,发现真被施耐庵给骗了?
《水浒传》从问世开始,就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所有故事情节和内容正如金圣叹所说“行文如行兵”。谋篇布局组织文句上,仿佛名将用兵一般,没有任何突兀,这正是它的魅力之处。
说得通俗一些,施耐庵对许多现场和细节的描述,看起来就是那样不动声色。如此纪实的方式,这和当代的纪录片又有什么区别?很难想象,一个人可以用文字将其演绎到这种巅峰。
即便是科技发展的今天,《水浒传》也从未远离过人们的视线。电视剧、影视剧、这个版本那个版本,多得不计其数。108位好汉英勇神武,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成为众多人的偶像。
其中武大郎的人物形象让人深刻,身材矮小外貌丑陋,谁曾想后来被自己的妻子害死,结局可谓十分悲惨。不管在什么场合提起武大郎这个人,人们对其早已有了这般定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武大郎墓穴的考古也被提上日程。当他的棺椁被打开后,考古学家发现人们被施耐庵骗了。墓中到底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溯古君接着和大家往下聊。
三寸丁谷树皮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这个称号,在古代这是一种常识。把六个字切开分成两半,即“三寸丁”与“谷树皮”。前者中的“丁”代表男人,“寸”虽是计量单位,但“三寸”在古代指特别短小。
比如生活中常讲的“三寸金莲”,在封建习俗的压迫下,女性们都被迫裹脚。当然脚方面以此为美,其他方面并没有这样的含义。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代表武大郎的身高特别矮小。
再来说“谷树皮”,这让人心底有一丝丝不解。查阅相关史书,发现谷树皮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点和优点,即特别粗糙和用药价值高,但这里必然不能是后者,因为武大郎并没有疾病。
这块我们只能引申出一点,就是武大郎的皮肤比较粗糙,几乎是将“丑”演绎到了极致。包括水浒传中也这样描写,身材短小、相貌丑陋,性格怯懦,这样的称号也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过如今现在有史学家们给出了另一种定论,将这个称号分为三个含义即三寸、丁谷和树皮。前两者的意思不变,落脚点成了“丁谷”,但当代文学中并没有关于这个词的解释。
查阅《说文解字》,丁谷被认为是印度语,它的意思是洞窟石室,那就是说武大郎生长在洞窟石室里的树木。这种树木没有了阳光的照射,自然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
言外之意即武大郎难以成为栋梁之才。反正不管怎么说,关于武大郎的印象是负面没得跑,但考古学家在经过相关文物佐证后,发现了真实情况和人们所描述的大有不同。
真实的武大郎
大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北发现了一座关于武大郎的墓陵。最初墓陵的主人是存疑的,经过相关文献查证和年代检测,考古学家发现与武大郎生活的地方和时间相吻合。
抛开这些细节不言,最重要的是墓陵上的碑文,上面记载着这样一段话: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这未免和史实有些不符?
正当所有人存疑的时候,一些野史中关于武大郎的描述也被发掘出来。所有的细节都指向了一个落脚点:武大郎并不是卖烧饼的,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书生。
封建时代讲究门当户对,既然为书生,自己的妻子又怎么可能差太多?后者是当时的大家闺秀,不管是个人学识还是相貌方面,都比原著和影视剧中呈现得好很多。
根据棺椁中残留的遗迹来看,武大郎的身高最起码都在五尺五左右,换算成如今的单位,那就代表着一米八往上。至于施耐庵所描述的小矮子,二者完全不是一个人。
据民间野史记载,武大郎的原名为武植。当时凭借着个人才华,成为步入仕途之路。从这一刻开始,武大郎就立志要做清廉之官,直到个人离去时,这样的初心都没有改变过。
在为官的第二个月,当地一位权势人家就找到武植,希望他可以行个方便帮忙办点事儿,遭到后者的严词拒绝。对方有些不乐意,开始编造各种小故事败坏他的名声。
随着人们的不断流传,这些故事慢慢传到了施耐庵的耳朵里。存在即合理,自己又没有经过相关查证就将其写入书中,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写在最后
在溯古君看来,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些东西既然被写成了文字,自然要增加可读性。从文学角度讲是虚构的,书中人物性格多是以很多人的特点集成,并不能作为史料。
我们作为读者,需要注重的就是故事本身,它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等。歌真曲假戏一半,将这些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是读者们需要考虑的地方,你认为呢?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责任编辑:
网址:“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打开他的棺椁,发现真被施耐庵给骗了? http://c.mxgxt.com/news/view/85095
相关内容
“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打开他的棺椁,发现真被施耐庵给骗了?真实的武大郎大有来头,比武松还有出息
施耐庵、罗贯中同为《水浒传》作者?早期版《水浒传》署名引谜团
揭秘水浒传:武松的绰号为何只是简单的行者?施耐庵是词穷了吗?
水浒中的5大谜团,令人百思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为什么这么写
梁山有一好汉,其实是“朝廷奸细”,施耐庵在取名时早就已经透露
武松单臂擒方腊,看似惨烈,实际上不符合人物在书中的武力设定
梁山有一好汉,其实是“朝廷奸细”,施耐庵在取名时就已经透露
说水浒:一天“三顿饭”,武松到底吃了什么?难怪他能打虎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真的能一次性吃下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