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女队年轻小将蒯曼在今年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实力,先后斩获多哈球星赛女单冠军、马斯喀什挑战赛和新加坡大满贯赛女单亚军,连胜多位日本主力选手,成为今年最耀眼的新星之一。 新加坡大满贯赛后,主管教练邱贻可罕见地与蒯曼合影留念,这在以往几乎只与孙颖莎合影的邱贻可身上,显得尤为不同寻常。 然而,这看似是认可,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虽然蒯曼和孙颖莎同为邱贻可弟子,但孙颖莎作为核心主力,显然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资源倾斜。 邱贻可的这种做法,早已在业内广为人知。 此次与蒯曼合影,或许并非纯粹的认可,更像是为了强调自己在蒯曼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暗示自己对蒯曼的成功功不可没。 这种做法,与另一位教练马琳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刚刚结束的深圳亚洲杯上,王曼昱以4:0的绝对优势战胜孙颖莎,夺得个人首个亚洲杯女单冠军,实现了大赛单打成绩的重大突破。 这与马琳的指导密不可分。 自从进入新的奥运周期,王曼昱在前任教练徐辉离开后,便由马琳担任临时主管教练,并在马琳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包括亚洲杯在内的三站赛事单打冠军,成为新奥运周期内中国女乒唯一一位获得大赛单打冠军的选手。
然而,面对王曼昱的辉煌战绩,马琳却始终保持低调,亚洲杯夺冠后,并没有刻意寻求与王曼昱合影留念,也没有公开强调自己的功劳。 这种谦逊的态度,与邱贻可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更让人体会到两种不同教练风格的差异。 王曼昱虽然心怀感激,但马琳的低调处理,更显高风亮节。
反观蒯曼,虽然战绩斐然,但在比赛中的场外指导却并非其主管教练邱贻可,而是由主教练马琳担任。 而邱贻可则始终专注于孙颖莎的指导,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让人不得不为蒯曼的未来发展感到一丝担忧。 如果邱贻可能够对两位弟子雨露均沾,或许新加坡大满贯赛后的合影,才更显得自然合理,也更能体现一位优秀教练应有的胸怀和担当。 马琳的低调与邱贻可的“邀功”,或许正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练理念,以及对运动员成长道路的不同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