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ALL IN AI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9

来源:新浪财经

  2019年,周鸿祎站在360总部的顶楼花房,接受邓庆旭的专访。2024年,随着《珍知酌见》节目上线,周鸿祎再一次走进镜头。

  五年前,在《至少一小时》采访现场,周鸿祎曾回望当初震动行业的“3Q大战。时移势易,这场360与腾讯之间的纠纷,最终以两位创始人“相逢一笑泯恩仇”在互联网历史上留下传奇一笔。

  因敢言闻名的“红衣大叔”,的确在人世的炼化中变得更为平和通透。但他身上,似乎亦有些底色,一如既往。从早岁参与中国首台互联网服务器的研发,到1998年先人一步研发网址导航服务、2006年抓住机遇推出360安全卫士,再到近年来纵横在自媒体、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周鸿祎总是敢为人先,站在时代潮头。

  企业家IP:视频时代的修炼

  五年倏忽而过,无论是周鸿祎本人,还是360公司,都在时间的河流中生长出新的枝叶。叱咤江湖的红衣大叔,已化身为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流量新星,带领360疾驰向AI这片辽阔的疆域。

  访谈中,周鸿祎邀请主持人邓庆旭体验攀岩:“要离开舒适区,都会有恐惧感。所以如何控制好恐惧,我觉得是人们需要锻炼的。”周鸿祎在攀岩中悟出的心得,借来形容他的自媒体之路,同样恰切。

  2024年,周鸿祎频繁活跃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公开课、测评新能源汽车、分享创业心得,破圈事件不可胜数。尽管毁誉皆有,褒贬不一,但周鸿祎确实有接连踩中流量爆点的本事,飞一般地成为网络上最具话题度的企业家之一。在方寸屏幕中,这位曾经的“互联网斗士”,正在用全新的方式,与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对话。

  浮沉互联网一年有余,周鸿祎在与用户距离格外贴近的真切交互中,总结出一套大道至简的心法:真诚、务实和换位思考,是企业家做好个人IP的核心。自视甚高或自说自话,只会显出傲慢与无趣,都得竭力避免。周鸿祎也是摸索了一阵,才逐渐找到节奏。

  然而,伴随着节节攀升的热度而来的,除了好奇,少不了关乎哗众取宠或不务正业的争议。

  在周鸿祎看来,这实属误解。企业家IP,看似围绕个人,本质还是为公司和产品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把公关和市场的工作,搬到了线上。周鸿祎对自己的IP有清晰的定位:做AI大V,在科普AI理念之外,也宣传公司的AI产品,助力360的人工智能战略转型。

  怀此发心,周鸿祎显然不以追寻流量为耻。早在试水抖音时,他就宣布自己已拜俞敏洪为师,学习短视频时代的方法论。这次访谈,面对想要和哪位企业家一起拍短剧的假设问题,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雷军,原因无他,“流量大“。

  节目中,周鸿祎表示,危机感是他涉足网络平台背后的重要驱动:“我自己感觉到了 25 年,唯一的宣传方法就是做短视频和直播,没有唯二。所以你不掌握短视频,你就会陷入一种做了产品没有人知道的境界”,“我必须要去了解短视频怎么回事,自己身体力行,不是站在岸上,在那儿袖手旁观,或者指挥别人去做,而是自己要扁起裤腿,自己要下水才知道这个深浅。“

  对于新兴传播形式,周鸿祎始终怀抱谦逊而开放的心态。如他谈起短剧所说:“我们可以去批驳说短视频看多了会让人减智,但是你架不住人们养成这样的习惯。与其站在旁边冷嘲热讽,为什么我不先去试一试呢?”

  今年1月,中国第一部AI短剧在西安开机,周鸿祎出演一名配角:“不是为了让我自己出名,是为了让我的产品做植入”,“(这其实是)一部纳米AI搜索的广告片“。

  他知晓外界的批评,也明白同侪的不解,但人毕竟无法抽刀断水,阻拦奔腾不息的河流。技术发展至今,短视频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主流传播渠道,企业家和企业如果固守陈规,只会陷入被动。就像周鸿祎谈到钟睒睒身陷舆论风暴事件所言:“我就特别理解他对短视频平台的愤怒,但是反过来你说这些愤怒没有用……当你有1,000万粉丝的时候,如果有人出来网上造你的谣,你自己就有话语权,也有渠道。”

  新能源崛起:车圈顶流的得失

  如若细细罗列出周鸿祎在2024年创造的热搜标题,新能源汽车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2024年4月28日,雷军发布纯电轿车XIAOMI SU7的热度尚未散去,周鸿祎又为国产新能源车蒸蒸日上的势头添了一把火。他在360总部举办了一场名为“卖掉迈巴赫,拥抱国产新能源”的拍卖会,全程抖音直播。这辆迈巴赫最终以990万元的惊人价格售出,引爆舆论。而拍卖会刚落下帷幕,周鸿祎已经收到多家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试车邀约,一些厂商干脆趁着热度,将车送到360公司楼下,供他体验。

  自此,周鸿祎便频频在抖音发布试乘感受,俨然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测评博主,接连创造“在北京车展上爬上车顶”、“被广汽埃安某车型夹手”等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以至于这位做互联网安全出身的企业家,在坊间有了“车圈顶流”的戏称。

  智能化,是周鸿祎看好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原因。尽管周鸿祎在前些日子官宣要学车考证,但他在采访中表明,这多少是为了反击那些讽刺他“连驾照都没有却天天试车”的声音。“差不多就在今年,我觉得真正的无人驾驶基本就能实现了”,因此,“学车这件事,那肯定是一个重要但是没那么紧急的事儿”。

  周鸿祎关注也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常年与行业内的人打交道,也收获不少启发。他回忆与王传福的一次对话,“他说开会就是锻炼,工作就是休息。嗯,我听完了,我都觉得很惭愧“。对于小米汽车的成果,周鸿祎也不吝赞赏。”虽然人家(雷军)已经很成功了,但是比我们这些没他成功的人还勤奋,还专注……他开着他的小米汽车的时候,他的感觉一定不是说我银行里多了几个零,他一定感觉我又做了一个特别牛掰的产品。这产品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所以这种会激励着企业家不断地去做。“

  AI狂飙:技术革命的机遇

  创业一路走来,周鸿祎做过许多项目,有得亦有失。梳理过去,他总结出一条经验:想要成事,不但得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还得在实践层面上全情投入、亲力亲为:

  “为什么有些事儿没有做成呢?我就总结了,我把这些事儿都想得太简单了,就是觉得搭一个队伍,攒一个局,给一笔钱,说你们去做吧,能真正把一个事儿做成做大的人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公司的员工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型的人,就是在一个已经做成的业务里给你修修补补,给你做迭代升级,真正从 0 到 1 的人还是很少。所以这次在 AI 上我是一头扎进去了。”

  在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DeepSeek占尽风头。人工智能作为近年来大热的领域,其进展可谓日新月异。曾经只存在在科幻世界的AI,不知觉中已走入越来越多人生活,如冉冉升起的旭日,在这个时代投下独特的光辉。

  人工智能,也正是周鸿祎和360转型的目标。周鸿祎将人工智能视作当今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如他所言,AI之于当代的意义,就好比工业革命在十八世纪造成的震动,其所带来的红利,“远远超过当年的PC”。即便目前人工智能还有种种局限,但周鸿祎预言,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和幻觉能力合在一起,足以诞生惊人的创造。

  2023年,360将’ALL IN AI’定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全面投入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浪潮。

  被问及如何看待中美两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力,周鸿祎答道:“我觉得(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原来我认为差距两年,从现在来看大概不到半年。”

  在周鸿祎的想法里,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无限可能和广阔空间。除了AGI(通用人工智能) 一条路,还可以做应用,可以跟行业结合,做垂直大模型:

  “大家后面的模型的能力都差不多,就看谁对用户场景理解得道,用户体验做得好。所以豆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豆包里面也集成了很多 AI 的工具。那你看纳米 AI 搜索里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搜索,搜索是核心功能之外,里边也集成了很多 AI 的场景和 AI 的工具。“

  “很多人都会在企业的场景上用私有化部署的开源大模型做微调,加上企业知识库、企业数据库,结合企业的应用做出各种智能体应用,这个市场参与者就会更多了,所以大家都有机会。“

  谈起这一话题,周鸿祎总是兴奋不已。

  过去的一年中,周鸿祎在互联网上做了大量有关AI的科普。鼓励人们了解AI,学习AI。为了能做到深入浅出,他还认真琢磨了受众的内容消费习惯,在视频中融入了更多普通人可感可知的生动例子:“老百姓也不关心你是大模型还是小模型,所以我今年做了 8 个预言。从用户角度,以后给孩子补课,不用上补习班,都是AI补课,这样一讲可能用户更容易接受。”

  在周鸿祎的想象中,人工智能将重塑这个世界,这也意味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无数崭新的机遇,“AI 会跟每个人的学业成长、职业发展,甚至跟每个人的家庭发展都有巨大的关系”。

  访谈末尾,主持人邓庆旭与周鸿祎聊起年轻一代的焦虑和迷茫,周鸿祎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红利,只看能不能抓住。

  “站在现在看过去,机会都被别人占了。站在现在看未来,有无穷空间。”

  此语和他新书题目所昭示的态度可谓如出一辙,“想赢就要敢上场”。这大约也是这位互联网传奇人物的精神写照。

网址:周鸿祎:ALL IN AI http://c.mxgxt.com/news/view/866098

相关内容

对话周鸿祎:和Sora的差距一两年就能赶上,企业首先要建立AI信仰
周鸿祎“折腾”,360寻路
对话周鸿祎:和Sora的差距一两年就能赶上
周鸿祎免费课
周鸿祎突然离婚,要AI不要爱?董秘回应来了
周鸿祎,官宣
周鸿祎谈大模型:AI对于人类是协作而非取代关系
演不了霸总的周鸿祎,要当「企业家偶像」
如何做AI、做大模型、做IP、做网红?京东许冉首进直播间 周鸿祎聊嗨了
周鸿祎、赵明,惺惺相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