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的那些人——谢道韫:嫁给了废物,只好自己提起剑
东晋都城建康,一场大雪降下,赠了天地一身白。太傅谢安昼日无事,便在家中升起炉火,召集族中小辈,和他们谈诗论文。
这是家中集会,不同于朝堂议事,谢安很是放松随意。兴致慢慢起来了,他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捋了捋胡子,微笑着对孩儿们问道:“你们看这外面的大雪像什么呢?”
谢胡儿(谢朗)抢答:“就跟把盐洒到空中差不多。”
谢安未做点评,而是继续捋他的胡子,显然这个答案还不能让他满意。
“不如比作漫天飞舞的柳絮。”膝下一个女孩笑着说道。
谢安乐了,这才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以柳絮比作飞雪,既点出大雪纷扬的壮观景象,同时柳絮的轻盈飘逸,也给这场降雪带来了自由随性的感觉,真是绝妙的艺术加工,这也难怪谢安在听过之后会“大笑乐”了。
这个富有才情的女孩名叫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她答出“未若柳絮因风起”时,年仅七岁。这个答案不仅打动了谢安,还被刘义庆记载在《世说新语》中,千百年来不断地给世人以绝妙的审美享受。后人甚至把“咏絮才”作为才女的代称。
可是,纵使谢道韫有惊人的才气,也无法逃脱命运的作弄。
哪个少女不怀春?谢道韫转眼到了该婚嫁的年纪,她对未来的丈夫有万般憧憬,然而,作为世家小姐的她,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做主。
谢家是东晋的顶级豪族,贵族婚嫁讲求个门当户对,小姐配野鸡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容许的,而当时能与谢家门当户对的,只有另一个豪门:王家。
于是,谢道韫的丈夫,只能从王家选。
作为谢家扛把子的谢安,对侄女的婚事十分上心,他对王家后辈左挑挑,右选选,把目标锁定在两个人身上,他们是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徽之和王凝之。
谢道韫倾心于王徽之,因为她早就听说,王徽之风流潇洒,才学过人,书法水平直追其父王羲之。才女配才子,这是再应当不过的了,谢道韫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叔父谢安能将自己许配给王徽之,但最终结果却让她失望了。
原来,谢安多方打听,发现这个王徽之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太过于随性,为人轻浮,不够踏实,侄女跟着这样一个浪荡的男人,恐怕不妥。再看王凝之,他才学虽差了些,性格懦弱,人也木讷,但好在忠厚老实,不会乱来,凭王家丰厚的家底,谢道韫嫁给他,断断不会吃亏。谢安打定主意:把谢道韫嫁给王凝之。
那年,14岁的谢道韫进了王府,掀开她的红盖头的,是一个俊俏少年,只不过,这个男人不是她心心念念的王徽之,而是王凝之。虽然他才华不济,胆小懦弱,可这也是谢道韫道听途说来的,她直至今天才亲眼见到王凝之,这些传言是不是真的呢?看着他俊俏的面庞,青春期少女美好的幻想让谢道韫在心底存下一丝希望。
图|谢安
婚后不久,谢道韫想试试丈夫的才情,她兴致冲冲地在相公面前吟诵起一句诗:“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王凝之配合地鼓掌:“好!”
“哪里好了?”谢道韫对他眨巴着大眼睛。
“啊,这......”王凝之词穷了,他急得挠头,愣是说不上什么好听的话来。
呵,男人,你的名字叫敷衍。
谢道韫摇头苦笑,自己的丈夫果然很废。
对比其余族中亲属,王凝之确实一般,他不仅才学不如别人,仕途也不顺,靠着自己的显赫家世才勉强混到官做,但是却毫无政绩。既然样样都比不过别人,王凝之选择躺平,醉心于道教,意志逐渐消沉。
谢道韫还没有放弃,她三番五次劝丈夫好好读书,长长学问,王凝之拿起道书,把自己关进房里,认真研读。
不是让你读这个书啊!
谢道韫崩溃了,她现在可以确定,那些传言都是真的。
三观不一致的两人结合到一起是痛苦的,她有次回娘家,愤恨地对娘家人说道:“想不到天底下竟然还有王郎(王凝之)这样的人!”
她虽不喜欢王凝之,但她对王家的书香气还是很满意的。王家名士云集,经常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集会,受欢迎程度不下于法国太太的客厅。魏晋名流尚清谈,谢道韫常在一旁倾听,偶尔发出些高妙之语,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小叔子王献之与人在家中辩论,怎奈对手太强,他渐渐招架不住。值此关头,谢道韫派婢女递上一小纸条,上书:“欲为小郎解围。”献之大喜,跟那位客人说了,客人对谢道韫以柳絮咏雪的事迹早有耳闻,便欣然同意,会一会这个才女。
由于女子不方便露面,于是她置身帷帐之中,与客人论战。几番论说下来,客人甘拜下风,由此谢道韫名声愈加响亮,当时的文人墨客无人不知谢道韫的才名。当时有位尼姑济尼评价她:“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说谢道韫有竹林七贤的遗风,这个评价可谓相当之高了。
对于谢道韫本人,这段婚姻可以说是不幸的,但对王家来说,他们收获了一个好媳妇。她识大体、顾大局,虽然不爽,但也只是回娘家跟叔父谢安抱怨一下,在王家却能恪守妇道,相夫教子,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
夫妻生活如死水一般,谢道韫和王凝之感情平淡,二人步调不一,王凝之痴迷道教,谢道韫也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两个人虽然在同一屋檐下,却犹如两条平行线,并不产生什么交集。如果生活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下去,倒也不失为一种平凡的幸福,但一场变故的到来,给谢道韫悲情的人生又添了笔沉痛的色调。
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卢循起兵造反,东南大地战火四起。当时的王凝之正担任会稽内史,谢道韫眼看贼兵将至,便劝说丈夫起兵御敌。而王凝之却摆摆手:孙恩与我是道友,岂能攻打我的会稽?
原来,他们二人都信奉五斗米教。王凝之十分自信: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但是,谢道韫及其余僚属的不断劝说,也让王凝之烦了,他敷衍众人道:我自请天兵十万,助我守城,诸位不必多虑。然后便求神问卜去了。
这番操作可以让千百年后的洪秀全直呼内行。
谢道韫岂能相信丈夫的鬼话,她只得带领家丁日夜操练,以求自保。
王凝之把孙恩当道友,可孙恩本人并不这么看。很快,叛军杀到,由于王凝之没有设防,会稽城被迅速攻破,叛军直奔王府,将那个只知道烧香磕头的废物一刀了结,他的子女们也都被叛军杀害。谢道韫一手紧紧抱住三岁的外孙,一手提剑,率家丁女眷一起冲杀出来,与敌兵对战。
然而,他们哪里是杀人如麻的叛军的对手,几番交战下来,王府的人死伤殆尽,谢道韫眼见难以脱身,便大声对领头的孙恩说道:“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你们若要杀我的外孙,便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孙恩早以听闻谢道韫的大名,原以为她仅仅会舞文弄墨,没想到竟有如此胆识,孙恩心生敬仰,放过了她。
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失去丈夫子女的谢道韫心灰意冷,她带着外孙于败落的王府寡居,不问世事,过上了隐士一般的生活。
时光慢慢地流淌,她越来越老,之前的传奇经历也不再被世人提起,谢道韫仿佛被丢弃在被时光遗弃的角落。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沉静如死水一般的生活泛起一圈涟漪。
“太守到!”仆人向她禀报。
谢道韫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随即又立马沉静下来,下令让仆人支起帷幔,自己于帐内与太守谈话。
新任的会稽太守名叫刘柳,纵使谢道韫早已不问世事,但她的传奇一生给刘柳以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亲自前来拜访。
仿佛是旧日时光重现,刘柳激起了谢道韫的兴致,她于帐内高谈阔论,让刘柳深深折服。二人说的什么已经不可考证了,但刘柳在这次谈话后,给谢道韫这样的评价:“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而谢道韫也对这次谈话极为满意,她说:“自从亲人离世,孤独嫠居,深感人情凉薄。刘太守嘘寒问暖,体恤,真不枉见面一场。”和刘柳的谈话,也许是她悲情的人生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她晚年创作的这句诗,也许就是她对自己受摆布的一生的精准概括。
网址:《世说新语》里的那些人——谢道韫:嫁给了废物,只好自己提起剑 http://c.mxgxt.com/news/view/867920
相关内容
世人皆知李清照,无人思我谢道韫大清亡了,那些格格嫁给了谁?很多娱乐明星其实是皇室的后代
谢灵运和谢道韫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大清灭亡后,溥仪的7个妹妹都嫁给了谁?这些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清朝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这几位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大清灭亡后,格格都嫁给了谁?如今这些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这些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那些嫁给比自己小八九岁老公的女人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大清灭亡后,格格都嫁给了哪些人?这几个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