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颜宁七年追星朱一龙:硬核互挺打破次元壁
实验室里摆弄基因序列的女科学家突然在社交平台晒出明星自拍,这个画面想想就够劲爆——当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在微博分享朱一龙戴着渔夫帽的自拍照时,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网友们的表情大概像目睹实验室小白鼠学会了跳华尔兹,毕竟这位常年穿着白大褂搞科研的"科学怪人",居然连续五年追着同一个流量小生刷屏。
这事得从七年前说起。当时《镇魂》里的沈巍还没成为全民老公,颜宁已经在实验室熬夜追剧时被朱一龙的眼神戏戳中。后来她在采访里调侃:"看他在暴雨里淋成落汤鸡还保持着微表情管理,比观察实验数据还有趣。"这话可把粉丝们惊得下巴都快掉了,谁能想到冷若冰霜的科学家追起星来比饭圈妹子还疯狂?
最近这次互动更是妙趣横生。朱一龙顶着三个太阳的表情包自嘲"三倍速营业中",转头就被颜宁抓现行:"某些人该学学什么叫专注力。"评论区秒变大型吃瓜现场,眼尖网友发现这对CP从2018年就开始发糖:朱一龙拿金鸡奖那晚,颜宁在实验室发了条"深夜实验室放烟花"的隐晦祝福;去年《河边的错误》路演,两人聊到凌晨三点的故事更是被粉丝戏称为"科学怪人与文艺青年的深夜电台"。
要说这波跨界追星有多离谱,看看颜宁的战绩就懂了。人家追星不光看脸,连朱一龙拍打戏吊威亚淤青的镜头都要截图做屏保。有次在学术会议上被问及偶像,她面不改色地掏出手机:"这是我最近在研究的'人类高质量演员样本'。"台下教授们表面风平浪静,内心估计都在疯狂搜索朱一龙的演艺履历。
不过这位女科学家的欣赏角度倒是清奇得很。别人夸朱一龙帅,她偏要说"他眼里的故事厚度够写三本小说";粉丝心疼偶像熬夜拍戏,她直接甩出实验室通宵实验的照片配文:"优秀的人总在互相成全"。最绝的是去年朱一龙遭遇网络暴力时,颜宁直接在超话里开麦:"某些键盘侠要不要试试连续十八小时保持情绪稳定?"硬核护粉的操作看得年轻人都直呼内行。
追根溯源,这对奇妙组合的缘分始于对专业的较真劲儿。朱一龙为了演好急诊科医生,跟着急救车跑遍半个北京城;颜宁研究蛋白质结构时,能在实验室泡三个月不挪窝。这种近乎偏执的敬业精神,让隔行如隔山的两人产生了奇妙共鸣。就像朱一龙说的:"演戏不是装模作样,是把角色嚼碎了咽进骨子里。"这话放在科研领域同样成立——颜宁团队解析剪接体结构的论文,足足打磨了七年才发表。
如今再看颜宁微博里那些"证据确凿"的追星记录,简直就是活体追星教材。从朱一龙早期青涩的舞台照到如今的金鸡影帝红毯造型,每张截图都标注着精确到秒的拍摄时间,堪比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粉丝们戏称这是"科研式追星",有人甚至建议中科院开设《明星行为观察学》选修课。
当然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操心:"院士追星会不会影响科研?"对此颜宁直接甩出数据:她指导的博士生数量从2018年的7个涨到现在的15个,实验室年均论文产量翻了两番。"追星和搞科研有个共同点,"她在直播里眨眨眼,"都需要保持高度专注,只不过对象一个是活人,一个是死细胞。"
这对跨次元CP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各美其美"。朱一龙在片场琢磨台词的较真,恰似颜宁在显微镜前观察细胞的专注;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执着,与演员塑造角色的投入形成奇妙共振。就像网友说的:"当最强大脑遇上最美皮囊,碰撞出的不是火花而是燎原之火。"
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他们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流。当某些流量明星还在炒作绯闻时,朱一龙默默积累作品集;当学术圈有人热衷于包装头衔时,颜宁坦然分享科研日常。这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或许正是行业破壁的绝佳范本。毕竟真正的热爱从来不分领域,就像细胞分裂不需要镁光灯,星辰闪耀也从不问人间烟火。
看着颜宁最新微博里朱一龙的新剧花絮,实验室的白炽灯映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那句老话: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而这份魅力跨越实验室与片场的距离,让冷冰冰的科学和热腾腾的演艺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或许这就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在另一个人的光芒里,看见自己坚守的价值。
网址:科学家颜宁七年追星朱一龙:硬核互挺打破次元壁 http://c.mxgxt.com/news/view/868133
相关内容
科学家追星能追出什么名堂?「物理网红」张朝阳打破了专业科普的「次元壁」
黄子韬戳爷互动 这些明星都打破次元壁追星成功!
科学家颜宁转发朱一龙自拍 称其不被所有外人外物裹挟
刘亦菲余承东互关,科技圈与娱乐圈的“破次元壁”互动?
朱广权李佳琦为湖北带货超4000万,央视主持人“触网”如何打破次元壁?
朱丹谢娜网上互挺 打破两人不和传言
次元壁破了!女篮姑娘韩旭挺进奥运追星肖战,坐等本尊回应
打破次元壁,破冰电竞娱乐
黄子韬戳爷互动,网友:次元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