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承彦将自己的亲戚关系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画成图谱,送给诸葛亮,让他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诸葛亮下山时,黄承彦还将几箱金银和推荐信送给了他。这几则故事表明了诸葛亮与黄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诸葛亮夫人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中,诸葛亮往往是作者需要花大力气塑造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夫人和他的婚姻生活却是很少被提起的,或者说凡乎是被忽略不写的。那么作为三国时赫赫有名的军师,陪伴在他身边的夫人黄氏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子。
在《三国志》的裴注及《襄阳记》中,都有这样的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沔南人相传诸葛公居隆中时,有客至,嘱妻黄氏具面,顷之面具。侯怪其速,后潜窥之,见数木人斫麦,运磨如飞,遂拜其妻,求传是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在这里记录的诸葛亮夫人黄氏,有的讲到了她丑,有的讲到了她非常聪明能干。并且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她的谚语和民间传说。而在《三国演义》这部以男性为主的历史演义中,基本找寻不到诸葛亮夫人黄氏的影子。
二、与黄氏的相识
在湖北诸葛亮传说中,关于诸葛亮的婚姻传说数量却并不少。诸葛亮的夫人究竟叫什么名字传说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楚女、黄阿丑、黄月英、黄婉贞、黄小姐、黄夫人、黄家姑娘。
从这不尽相同的名字可以看出,她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受重视的人,以致于连一个确定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只知道她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
虽然没有确定的名字,但这却并不妨碍民间老百姓对她的喜爱,相反,老百姓还将诸葛亮的智慧主题拓展到受到黄氏对他的影响上,把诸葛亮如此聪明的原因归结到这个未曾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女子身上。
在民间传说中,黄氏虽然长得丑,但她的才华却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两人终成眷属。在诸葛亮婚姻传说中,有的是讲诸葛亮因为爱慕黄氏的才能,与她结成百年之好。有的开头是黄承彦为女儿提亲,诸葛亮因为听说黄氏很丑,支支吾吾没有答应,黄承彦于是邀请他到家里做客。
有的开头是诸葛亮谢绝了很多人的说媒,有天无意中看到黄氏给老师的信,暗暗佩服师妹的才华,于是不管人们怎样传言黄氏的相貌,请嫂嫂前去做媒。黄氏答应与诸葛亮见面,条件是他必须有足够的勇气经过她家后院铁门的机关,到后花园去见面。
这些传说有个共同的情节——诸葛亮去黄家拜访,家里突然窜出的狗和老虎把诸葛亮吓了一大跳,等仆人制服它们,诸葛亮才得知这是黄氏制作的木狗、木老虎,不禁暗暗佩服她的才华,于是向黄承彦或提出结婚的请求。
传说的结尾是,诸葛亮和黄氏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俩恩恩爱爱,诸葛亮还从她那儿学到了不少本事,在以后为蜀汉安邦定国时派上了大用场。其中还有篇讲到结婚时诸葛亮发现黄氏并不丑,反而貌美如花。
有的说原来她是想找个重才轻貌的能人,故意放出风说自己丑;有的说因为黄氏名叫“楚女”,人们就喊成了“丑女”,还把府上一个黄发黑肤矮个子的丫鬓当成了她,而黄氏也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
黄承彦
三、黄家的影响
除了讲诸葛亮因为爱慕黄氏的才华而向她求婚外,还有传说讲的是黄氏及黄家赠予诸葛亮的宝物,为诸葛亮以后的振兴汉室立下了功劳。有的是讲黄氏用绣有《三分相图》的头巾为诸葛亮治疗头病和心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就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
还有的讲黄承彦将自己的的亲戚关系网,“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画成图谱,送给诸葛亮,并,让他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诸葛亮下山时,黄承彦还将几箱金银和推荐信送给了他。这几则表明了诸葛亮与黄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间传说将诸葛亮的智慧主题从军事的“大环境”转移到了家庭的“小环境”,这与民众的民间立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二者正是现实中两者关系的艺术升华。
环境创造了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的性格命运都是由各种社会关系的合力决定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置身于各种复杂的军事、外交的“大环境”中,作者津津乐道于诸葛亮在各种战役、危机中的智慧表现,通过军事、外交的“大环境”来展现诸葛亮的智慧主题。
而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不只面临着政治“大环境”,而且置身于婚姻家庭的“小环境”,全面展示了诸葛亮聪明才智形成的环境。
民间传说将诸葛亮的智慧归结为受到妻子黄氏的影响和受到黄家的帮助,更为生活化地解释了诸葛亮智慧的来源,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三国演义》中,沔南名士黄承彦会偶尔出现,他是个智慧的人物,所以他的女儿肯定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才华,于是老百姓认为诸葛亮的智慧一部分归结于黄承彦和他的女儿。
而且在民间有“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的说法,老百姓认为聪明的诸葛亮应该有一个才智与他相匹配的妻子,才能辅佐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宏伟大业。
所以,民间传说将诸葛亮的智慧主题拓展到了他的家庭,从小说中军事的“大环境”转移到了家庭的“小环境”,这与民间传说的民间立场是分不开的,拓展丰富了诸葛亮的智慧主题。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三国志平话 》
《三国志》
《中国小说史略 》
《明清小说研究》
《湖北民间故事传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