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大贡献
来自战国时代的孟子,不是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人相隔100多年。小时候的孟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由母亲一个人将他拉扯长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最终他们一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才开始喜欢并且专注读书。可见,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孔子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不用质疑,而孟子则是他的继承者,他在儒学的基础上做了系统上的升级,解决了孔子学说的一些弊端,并且继承和发展了儒学。当年孔子创建的儒学,一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在百家潮流当中,孔子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炙手可热的灵魂人物。但如此一位优秀的导师,有一天他不在了,谁又能够成为他的下一任引领者呢?多年以后,一个被后人称为“亚圣”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孔子的知名继承者孟子,真正的儒学推广大使。那么,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能够成为“亚圣”呢?
“亚圣”孟子
来自战国时代的孟子,不是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人相隔100多年。小时候的孟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由母亲一个人将他拉扯长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最终他们一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才开始喜欢并且专注读书。可见,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读书勤快,善于思考,孟子慢慢地成长起来了,成为一名胸怀大志的大好青年。
和现在的年轻人以娱乐明星为偶像一样,那时候的孟子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即子思。接受到如此正统的儒学,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经过多年的修炼,孟子吸取了孔子学说的精华,有了自己在儒学方面的新研究。那么,孟子对儒学系统进行了哪些升级呢?
“亚圣”学说
孔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有大爱,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至于为什么要有爱,要爱他人等问题,对此,孔子没有给出答案。对于这个问题,孟子经过研究,终于给出了他的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由此他推出了性善论,即后来出现的: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孟子会得出这样的推论呢?
孟子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等等,说明人性是向善的。后来性善论变成了孟子政治思想的前提,接下来他开始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认为,既然大家本性是善良的,那么就要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对于一国之君,应该要像父母一样,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当然,老百姓也要听从统治者的统治,听从管理。可见,孟子实则是将君王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亲人关系,所以学说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为的就是缓和阶级矛盾。
孟子建议统治者要多读一些历史书
孟子还建议,作为统治者,要多读一些历史书,避免一些悲剧发生。比如当年的商纣王,使用暴政压迫人民,结果引起了百姓起义,最终后悔莫及。基于这样的情况,孟子呼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简单来说,统治者要有这样的意识和格局,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国家第二位,而君王排到最后。孟子希望统治者要对百姓好一点,简单来说,就是仁政。对此,孟子还有具体的运营思路。
在经济方面,孟子认为各诸侯国的君王要恢复周朝的井田制。源于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导致百姓的土地荒废了,应该让老百姓重新耕田,有一条活路,不仅让他们有饭吃,而且应该少收税。在政治方面,应该招聘更多有才华的人来管理国家,并且减轻对百姓的刑罚。在教育方面,当国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国家要多办学校,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文化知识。孟子针对当时的国家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措施,目的就是希望国家统治者要想办法让民众富起来,解决了他们的吃喝问题后,国家才会发展强大,这就是他内心当中追求的:民富、国强。
孟子学说
在孟子看来,国家实施仁政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民富国强的效果,而且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吸引外来人口。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得到人民的支持,根本不需要打仗,或者玩什么兼并,就可以天下无敌。就此,孟子创建了这套仁政学说,不过他得面临一个最实际的问题,如何将学说推广出去?那么,孟子是如何走上推广之路的呢?
如果说孟子学说是一个产品,那想得到客户的青睐,就要走上运营之路,当年的孟子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营销,他作了充分的准备。先是从吸引粉丝入手。对此,他仿照自己祖师爷孔子的操作手法。他的偶像孔子当年是教育界的红人,所以孟子就从教育入手,结果一试,果然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粉丝。有了粉丝学生的支持后,他开始进入第二步:营运。想到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他决定也要这样做,于是他也来到各诸侯国,拜见各国国君,宣扬自己的学说。
孟子曾经周游列国
据说当时孟子周游列国时,架势非常大,身后不仅跟着几十辆马车,而且还有成百上千的学生粉丝跟随,场面堪称大明星出场。由于孟子是邹国人,所以他的第一站就去了邻国齐国。当时的齐国实力比较强,他认为这是他的精准客户,成功的机率大,应该会容易接受他的政治主张。见到齐威王后,孟子以为对方很快接受自己的观点。但万万没有想到,当他说完仁政学说后,齐威王竟然当场发飙。
最终齐国之行失败了,无奈之下,孟子走向了第二个国家:宋国。结果还是失败了,不过对方对他还不错,赠送他一点盘缠,送他离开。拿着盘缠,孟子又出发了,接下来他所到的国家,都一无所获,最后一站,他来到了鲁国,此时的他,已经周游20多年了。人老了,学说始终无人接受,他的心也累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现实:回家养老。
孟子雕像
回到老家邹国后,他似乎回到了孔子年代,每天就是宅在家里上课、写书。《孟子》就是他在老家的时候写的,主要是他这么多年来的心灵感悟。于是,他的一生就这样过来了。有人说,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走着当年孔子走过的路,推行的也是以儒学为主的学说,为什么说他还比较厉害呢?
其实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且升华了这一思想。简单来说,在学说这一块,孔子可能只是提出了想法,而真正给出方案的人,则是孟子。就如同一家企业,老板孔子给出思路,具体落实及实施的人则是孟子,他就是营运总监。况且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君贵民轻,而孟子却敢唱反调,提出了民贵君轻,在那个时代,能够提出这一观念,已经很有胆量了。
参考资料:
[1]肖龙.孟子学习思想的核心意蕴与当代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22,38(02):9-15.
[2]张杰.天人关系视域下的孟子人性论[J].管子学刊,2022(02):43-53.DOI: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22.02.04.
[3]杨海文.孟子与“孔孟之道”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2022(04):1-13+281.
[4]张杰.“四心”即人性:论孟子的“以性释心”[J].齐鲁学刊,2022(02):5-15.
网址: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大贡献 http://c.mxgxt.com/news/view/878578
相关内容
孟子的老师是谁?是孔子吗?为什么会有“孔孟一家亲”的说法?梅艳芳的成就和贡献是什么?
明星和科学家哪个对国家贡献大? 为什么?
霍金到底对人类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为什么会出名?
【 盘点】明星的贡献是什么?
孟子义怎么了那么多人黑 为什么说孟子义背负了两个人的命
孟子义为什么招人黑 孟子义怎么有这么多人黑她的原因
孟子义2016年怎么了 孟子义2016年真人秀综艺节目是什么梗为什么被骂
孟佳为什么没有观众缘 孟佳一直不火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和孟子的关系(他们被后世并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