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品与读】带你品读中国
作者丨 樊登读书 · 安歌
来源丨 樊登读书
导演李安,最近又刷屏了。
这一次不是因为什么电影新作,而是因为他的一些采访片段。
鲁豫问他的理想?
李安回答:我没有理想,我就整天幻想。
问“电影占你生活的多少?”
他说:“拍片的时候就是100%,现在空档就没有,我就想怎么逃脱这个鬼东西。”
这几句话,说的既实在又好笑。
李安,把生活中所有的苦涩和不如意,都化成了一句句的玩笑,让日子焕发出了新的色彩。
这样的他,其实才是最大的聪明人。
01
“我就是死皮赖脸呆下去”
李安很欣赏王家卫。
有一次,主持人让他上台介绍王家卫。
他说:“我也很想像他那样酷。没有剧本,就请一大帮电影明星来拍戏。 ”
演员离开现场不拍了,就找另一个演员拍另一个版本,然后拿走所有的奖。
我希望晚上也可以带着那样的墨镜,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弹幕里有人讲,李安连夸人都是活灵活现的,因为他是真的欣赏王家卫。
李安在很多采访中都说,王家卫是天赋型选手,而自己是努力型的。
这份自嘲,与他的成长经历脱不开关系。
李安在读书上并不是很灵光。
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威胁要带狗牌游女生班,可做题还是一样错。
高中时自己爸爸是校长,请到当地的名师一个星期补十堂课,但成绩就是不见起色。
好在他拍电影上手很快,很多想法都能落地实现出来。
李安以为这就是天分,觉得自己毕业后应该也能很顺利的从事这一行,但事实恰好相反。
毕业后,他有好几年都接不到戏,天天呆在家里。
好的时候,就接一些写剧本的案子,然后去找人写剧本,做研究;
没活的时候,就宅着。愿意动就看报纸练练英文,不愿意动就坐在那里发呆放空。
时间越来越长,李安的想法也越来越离谱:
“会不会老天在开我玩笑,我就是来传宗接代的,说不定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万幸,他很快就拿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剧本《推手》拿了大奖,中影投资准备拍成电影。
拍这部戏,李安一分钱都没赚到,还为了布景把自己家里的一大半家具都扔了进去。
有一场男主角砸厨房的戏,里面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大半都是他家里拿出来的。
片子拍完后,徐立功去纽约看初版,到李安家里去吃饭,好奇他家怎么穷得连张桌子都没有。
李安回复说:“你看到电影里被砸烂的那张餐桌了么”
成名后,李安在自传里写:
有人好奇我是怎么熬过那一段心情郁闷的时期的。
当年我也没办法和命运抗衡,但我死皮赖脸地呆在电影圈。
机会来了,就迎上去,如此而已。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里,讲过一个绿海龟的故事。
有一个人在浮潜的时候看到一只海龟,想要追上它。
但她惊讶地发现,虽然海龟看起来游得很慢,但自己总是追不上他的速度。
观察很久后,她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在海水与前进方向相反时,海龟会浮起来划水,但只是为了让自己停留在原地;
当海水与前进方向相同时,它才会加快速度,顺着海浪前进。
而想要追它的人因为一直在努力划水,早早就耗空了力气。
即使海浪与自己前行的方向一致,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向前了。
海浪,就像是我们的人生。
如果只是顽强的与之对抗,只会白白浪费力气,即使遇到机会也只能错过。
但如果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在反向浪时继续,在正向浪来时努力,人生便会加速向前。
02
“每天至少有三次想要放弃”
李安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梦,内心对“古典中国”十分向往。
所以遇到《卧虎藏龙》的时候,就立马决定要拍它。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部戏拍起来这么难。
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关,就是普通话。
为了影片发行方便,李安从一开始就决定要用国语发音,即使知道周润发和杨紫琼会有广东腔也坚持不改。
电影开机后,每句话都要拍几十次,然后再从里面挑好的,让配音师剪辑组合再进去 。
《卧虎藏龙》里动作很多,音效频率高,变化繁琐。
单是剑的响声就千变万化,请来的音效师是美国人,不懂这些,李安只能自己看着。
他又很挑剔,音效稍微有一点差异,就要重做。
调光时两个镜头只差十六分之一的光圈他也受不了,一定要大家去改。
改来改去,没等到别人发疯,李安先把自己逼到崩溃了。
内分泌全都乱了套;不是难以入睡,就是睡不安稳,常被吓醒;有时候看到日出就会流眼泪,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靠着吃抗压药才坚持到最后。
这股劲一直憋到了奥斯卡。
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李安终于忍不住了,和电影的制片人两人抱头痛哭。
李安决定不再折磨自己了。
拍摄《断背山》的时候,一改从前风格,以至于在后来颁奖的时候,男主不断地夸他儒雅随和。
结果李安上台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嘲:
“因为这部片子拍起来太枯燥了,所以片场才会那么安静。”
“你觉得我安静谦虚,也许我只是太累了。”
“没有一点动力。”
“早上都起不来床。”
李安就像是班级里的优等生,总喊着“熬不住”,又总是拼命努力。
一边说“我每天至少有三次想要放弃”,一边带着电影入围了奥斯卡。
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说:“拍完之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拍了什么”,然后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幸运从不会眷顾一个没有准备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李安的荣誉与光辉,却忽略了他背后的努力。
李安总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筋疲力尽,却又乐在其中。
然后,又把所有的成就归功于他人和运气。
只留下一句自嘲给自己。
但也正是这一份努力和谦虚,让他们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03
“不想被太太唠叨,所以出去工作”
李安和太太林惠嘉的关系,稍微夸张一点说就是“相爱相杀”。
有记者采访李安,问他不拍片子的时候,在家里的状态是怎样的。
李安淡定的回答:就老婆嫌啊。
这份嫌弃,实实在在的。
李安没有电影可拍的几年里,太太毫无抱怨,自己努力赚钱,撑起了整个家。
李安没事可做的事,常常一个人发呆。
林惠嘉常常看不下去他那个样子,吐槽他“就像个死人丈夫”,鼓励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李安做什么都不成,觉得自己不该再走电影这条路了。恰好看到别人弄电脑赚了很多钱,就动了心思。
林惠嘉知道后干脆怼他“会电脑的不多你一个”,李安只好又回去继续研究剧本,走电影的路子。
等到李安终于出名后,太太的态度也是如此。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奖后,李安站在台上,感谢一众演员和幕后人员的支持。
然后说道:感谢我的妻子,到今天夏天我们就结婚30年了。我爱你。
镜头里,听到这句话的林惠嘉没有十分感动,只是做了一个鬼脸。
到李安拿着奖杯拍照时,太太脸上更是大写的“嫌弃”。
李安在采访中,提到过妻子很多次。
无论是他默默无名的时候,还是成名后炙手可热的时候,林惠嘉从未变过。
丈夫不赚钱的时候,她不抱怨,即使也有撑不住,打电话给家人去哭的时候。
哭完后,眼泪一擦,依旧风风火火地做事。
丈夫赚钱了,她也不会因为谁赚的钱多,谁赚的钱少而贬低自己。
依旧会让在家休息的李安洗碗、扫地、做家务。
会在他偷懒的时候,喊他出去拍片。
所以李安偶尔会开玩笑说:我这么努力拍片,就是不想回家被老婆唠叨。
也会在领奖典礼结束后,被问答最想干嘛时回答:想要回家被老婆骂一骂。
但他也会偷偷地抱怨:我都这么大牌了,还是不够吗?我也想要被崇拜一下啊。
有人说:
婚姻就如两个孩子在做游戏,会玩的,整个过程充满乐趣;不会玩的,要么各自消磨,要么各自放弃。
在李安和林惠嘉这里,就是有趣的婚姻,千载难遇。
他们把鸡毛蒜皮做成漂亮的装饰挂在墙上,把磕磕绊绊包装成礼物藏在角落,将所有平淡如水的日子,过成永不褪色的蜜月期。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永远不会了无趣。
04
写在最后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有一句台词:
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李安在经历种种起伏后,学会了用自嘲温柔的对着这个世界。
他用自嘲,抵抗住了低谷期的落寞,高峰期的骄傲;让繁琐的工作变得有趣,让平凡的生活更加生动有趣。
正如史航对他的评价:眼中食色男女,心里卧虎藏龙。
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
所以,当年熬不住的时候,累了的时候,不妨看看那个“每天都起不来床”,曾怀疑“自己就是来传宗接代”的李安。
他会告诉你:轻松的生活,你的人生可以更有趣。
点个「在看」,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安歌,在书和电影里,见更大的世界。
图片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就知道你“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