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什么大八卦
却因为一篇对于卓伟的采访文章
让我对于狗仔队这种生物有一点疑惑
卓伟是中国第一狗仔
这个称呼不知本人是怎样想
娱乐八卦本是饭后谈资
什么时候已经变成新闻主体?
反倒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新闻
热度在一点一点缩减
到底狗仔队的存在,是不是一种应该被边缘化的存在呢?
内容生产:八卦信息的发掘者
狗仔队的组成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两个负责不同角度的摄像,一个司机,一台车,基本上就是能挖掘大八卦的团队了。开着不显眼的车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级商场蹲点儿,基本上是狗仔队的日常状态,这份职业的需要则是熟记大部分明星的车牌号。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配置,拿到的新闻确是能横扫各大报纸微信微博网站的大头条。内容的稀缺性和突发性使得狗仔队对于娱乐新闻的挖掘达到了一种境界,你永远猜不到明天谁会上头条,但他们确是以挖掘者的身份先你一步知道。
媒介传播:这些不是狗仔的工作
按照卓伟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只发掘新闻,自然有媒体会来求新闻。风行工作室从只有两个人的小团队,到现在有十几个人,从默默无闻的娱乐记者,变成有自己“全能星探”APP的独家媒体人,不得不说,八卦绝对是最不能忽略的因素。搜狐等网站对于娱乐新闻的诉求逐渐增加,南都娱乐周刊等纸媒也需要新闻来吸引眼球。因此娱乐新闻就变成一个吸引目光的最快捷的办法,但其实报道这些新闻的时间与途径已经不在狗仔队的可控范围之内了。这要看网站对于新闻热度的把握程度等等。至于报道方式,从下图可见南都娱乐基本上每一条新闻都会采用问号结尾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不得不说,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媒体做得要给满分啊,为了阅读量也是不容易。
不禁开始对社会大众的双重标准产生一些怀疑。想看的时候,八卦内容就算是铺天盖地的砸过来,都不会觉得厌烦,甚至你在知道文章出轨的消息时,想要迫不及待的与他人分享;而不想看的时候,就会讽刺各种让你知道这些新闻的人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甚至说他们没有职业操守,这样偷拍是违反某某法律的。
八卦固然成为不了社会的主流,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一些看法而对一个职业形成一种偏见,那倒是没有必要的。315晚会上揭露的黑心商家,没有一个是通过正当途径进行拍摄的,只是因为他们揭露的叫做社会新闻,对社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你觉得他们更崇高。可能也正是因为一些八卦打碎了人们对于偶像明星的光环看法,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弹吧。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年代,每个人的微博微信都是传播媒介,可能哪天无心调侃的一句话第二天就会变成热门的段子。日常的聊天你有可能都在像第三方暴露其他人的隐私,但你会说自己在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吗?虽然他们提供的新闻没有关系到国际民生,却也是组成我们消息王国的重要部分,碎片化的信息需要各方各面的组合,不然生活还是会无聊的。
又爱又恨,
只是在于我们需要和不需要的差别,
仅此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