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的来历——渴望遗忘却又难以割舍的矛盾产物
传说中,冥府有一条路叫黄泉路,黄泉路连着忘川河,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桥边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一个妇人在此处守候数千年,世人称为——孟婆。
望乡台
孟婆神
人死后经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人间最后一眼,河边的三生石上记载着亡魂的前世今生。
在望乡台上回望过人间种种,喝下那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汤,生前的种种悲欢离合便始终留在奈何桥的这头了。
孟婆
至于孟婆汤,《吴下谚联》记载了一系列的流程:“人死去第一处是孟婆庄,有老妪留进,升阶入室。妪呼女孩,屏内步出三姝:孟姜、孟庸、孟戈,三姝纤指捧瓯送至,纔接杯便目眩神移,消渴殊甚,不觉一饮而尽。”
人死后,下来到孟婆庄,有一个老妇人出来,将人迎入一间漂亮宫室,还唤出了三位漂亮女孩,递上一碗汤水,直至亡者将这碗汤水饮下, 孟婆及其三个漂亮女孩才露出真容。
“到底有浑泥一匙许,抬眼看时,妪及三姝皆僵立骷髅,华屋雕墙,多变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记忆。一惊堕地,即是懵懂小孩矣。此茶即孟婆汤,一名泥浑汤,又名迷魂汤。”
孟婆汤
孟婆神的传说原型
传说中的孟婆神来自于西汉的一位孟姓女子,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并对佛经有很深的见地,最后竟做到了,凡是过去的事不思,未来的事不想的大境界。
就这样,一心劝人向善的孟婆,年至八十一都童颜鹤发,始终守精,未损童贞,世人称为“孟婆阿奶”。
后来,孟婆彻底摆脱世俗,入山中修行,最终修得大道。
当时的世人有灵机深厚者,使智巧、术数,在转世投胎之后,却能知晓前世的因果,这导致了常有世间人妄认前生的眷属,还泄露了阴间的天机。
在《玉历宝钞》中记载:“玉皇天尊命孟婆为幽冥之神,建醧忘台,凡是投胎转世者,皆要到醧忘台,饮下此汤,忘记前生之事,再投生去。”
因此,玉皇大天尊敕命孟婆阿奶为幽冥之神,建造醧忘台,并用采自俗世的药物,由甘苦辛酸碱五味,合成似酒非酒的汤。
令所有的鬼魂在转世前,派饮此汤,使忘记前生的事,转生之后还能将药力带至阳间:“在世为善的人,令其眼耳鼻舌四肢较以往更精明,更强健。作恶的人,使其声音、神智、魂魄、精志消秏,逐渐疲惫衰弱。”
孟婆汤
孟婆的真实来源
孟婆神的起源于佛教流入中国时的阎王传说。
在南北朝时,佛教盛行,阎王信仰开始与中国本土民间信仰相结合,引申出了十殿阎王以及各大大小小的阴间鬼差结构,甚至出现了中国特有的判官。
其后,在轮回转世之说盛行之时,人们觉得“遗忘前世方能心无妄思、意无妄动,才能安于现世。”
如果前世恩怨不曾遗忘,无法在阳世安分守己,整个社会秩序可能面临危机。在这样的一种遗忘情绪之下,便衍生出了孟婆这个职业。
阎王
但矛盾的是,在这种遗忘的原则之下,人们又渴望延续记忆。
于是在浙江一带,死者咽气后,便有了特殊的习俗,用甘露叶做成一只菱放在死者口中的,另外将一包茶叶放在死者的手中,放置茶叶时,家属在一旁喃喃念道:“手中自有甘露叶,渴时还有水红菱。”
当地人认为死后持茶叶,饮茶水,便可抵抗迷魂汤的诱惑而保持死者清醒、理智。
无论如何,神话的隐喻总是与历史事实相关,古人在希望来世能安安心心放下一切,重新开始的同时,却难以舍下心中的念念不忘,如此想来,现代人又何尝不是呢?
网址:孟婆的来历——渴望遗忘却又难以割舍的矛盾产物 http://c.mxgxt.com/news/view/891498
相关内容
白羊座与四大星座的缘分解析:难以割舍的关系孟婆的级别与来历
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婆媳矛盾”?关键这1点,中国婆媳难以做到
天秤座莉莉丝:渴望爱与和谐的矛盾灵魂
如何与未来婆婆解决矛盾呢?这几招,趁早学会留着以后用
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孟婆——神秘的地府第一站,让你忘却情情爱爱!
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么?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女生舍友关系难搞!蓝盈莹与舍友矛盾被曝遭剪,却引观众更多猜疑
如何处理宿舍舍友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