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逗乐”变成“添堵”?从侯耀华杨议拜师谈起
最近,相声界侯耀华和杨议的拜师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本是一桩旨在传承相声艺术、明确师承关系的好事,却在一系列波折中,演变成一场充满争议的闹剧,不禁让人感叹:相声,这门本应“逗乐”大众的艺术,缘何频频给大众“添堵”?
杨议多年来渴望有正式师承,侯耀华宣布帮其解决,这本是一段佳话的开端。两人一同拜访侯宝林大徒弟李如刚,又前往侯宝林墓地,杨议倾诉拜师心愿,一切看似稳步推进。可随后,侯耀华对摆知一事态度暧昧,杨议也摇摆不定,粉丝下场逼问,双方在直播间互相指责,一场拜师风波让相声界陷入舆论漩涡 ,让人不禁疑惑,这场拜师究竟是为了艺术传承,还是背后隐藏着其他目的?
师承辈分,在相声界本有着重要意义,它是艺术传承的脉络,也是行业规范的体现。过去,拜师学艺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徒弟为学艺、为传承,师傅为授业、为延续艺术香火。马三立等老一辈艺术家,秉持着对相声艺术的敬畏和对观众的尊重,用心钻研作品,用精湛技艺和高尚品德赢得观众喜爱与同行敬重。
但如今,部分师承关系却变了味。像侯耀华与杨议的拜师事件,背后似乎更多是利益纠葛与舆论炒作。一些人将师承辈分当成流量争夺工具,利用拜师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却忽略了相声艺术本身。当饭圈文化入侵相声界,更是让这种乱象雪上加霜。粉丝因追捧演员而失去理性,演员为迎合粉丝而偏离艺术正轨,甚至出现粉丝间骂战、演员表演重心偏移等现象,破坏了相声界的和谐,也让相声艺术的价值被扭曲。
整治相声界乱象,刻不容缓。但整治并非否定师承,而是让“拜师”回归“学艺”初心。行业协会应制定严格规则,规范师承关系,杜绝利用师承谋私利的行为;相声演员要坚守艺术底线,提升自身修养与技艺,用心创作优质作品,而非在名利场中迷失;观众也应理性看待相声和演员,支持真正有艺术价值的表演,而非盲目追捧。
观众走进剧场,想听的是精彩的相声段子,是能让人捧腹大笑、引发思考的艺术表演,而不是看相声演员之间的纷争与闹剧。希望相声界能早日拨乱反正,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重新散发魅力,真正成为“逗乐”大众的艺术,而非给大众“添堵” 。
网址:如何避免“逗乐”变成“添堵”?从侯耀华杨议拜师谈起 http://c.mxgxt.com/news/view/892277
相关内容
侯耀文弟子郭晓小,谈杨议拜师:想拜侯宝林的多了侯耀华说了不算杨议拜师侯宝林,再生变数,侯耀华说:杨议拜师,我听大伙儿的
1月6日,侯耀华曝光杨议拜师画面,杨议是侯门传人谁都改变不了!
姜昆弟子刘惠,谈侯耀华帮杨议拜师:这俩师爷横冲直撞的谁管得了
杨议谈拜师侯宝林:拜师没问题,我给二哥买皮衣,那俩老师哥也买
侯耀文弟子郭晓小,谈杨议拜师:马志明、贾冀光、李如刚缺一不可
侯耀华直播中呼吁杨议努力拜师,助力其成长
不摆枝也算成功!侯耀华不再隐瞒拜师目的,网友:杨议实在没料到
姜昆是侯宝林的徒孙?侯耀华:他没资格管杨议拜师的事
侯耀华要帮杨议拜师,杨议为何会说:马志明肯定不会参加拜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