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九黎、三苗、三危的关系系列一(蚩尤是苗族先祖?)
蚩尤不仅是苗族的先祖(苗族已经确认),而且他与黄帝、炎帝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三大人文初祖。
蚩尤部落原为风姓系统,《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作者唐兰认为蚩尤属少昊族,“少昊的英雄是蚩尤”。
蚩尤是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作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蚩尤同时又是女娲黑虎族的苗裔。因此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阚”即虎,尤阚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这就是九黎族的来历。九既是蛇(象形),又数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是九黎族君长的称号。黎是青黑色的海河淤土,又是黑“狸”、“李”(虎)之名,又是黎(犂)地、种黍、稻等作物的黑牛。九黎族的牛是黑水牛,又名修狃,公牛名牯子牛,母牛名水沙,水牛可以犁田,又可作涉水之坐骑,又可以角抵御各种野兽,故被蚩尤氏尊崇为圣牛。
传说蚩尤四目六手人身牛蹄,就是因为蚩尤兵把整张牛皮或羊皮覆在身上,头尾完好,把它的头作为头盔,牛羊头均有二角,远望如像人头上长了二角,牛羊各有二目,加上人的二目,故有四目,牛羊四脚,加上人的双手,故有六只手,蚩尤兵人身,皮垂牛足,所以说是人身牛蹄。又传蚩尤八肱、八趾、疏首,这是把三重皮披在身上的结果。疏首即歧首,是因为三张皮有三首不能全戴在头上只能保留一个加上自己头,看上去就成人身两首。歧首即分叉之首。
一说蚩尤,是神农炎帝的臣子,原是三苗部落联盟的首领。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钱谦益《初学记》引《归藏·启筮》说:“蚩尤出自羊水。”羊水即羌水,亦即姜水。从图腾上来说,炎帝的图腾为牛,蚩尤的图腾是牛首牛蹄并有尖利的牛角的也是牛,“蚩尤”的“尤”字,鱼鼎七铭的铭文写作[岑],分明是人戴牛角帽而帽中有利剑的象形。这说明蚩尤部落后来转入炎帝系统。
后人又称蚩尤为阪泉氏。“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于浊鹿,兴封禅,号炎帝” 《路史·后纪·蚩尤传》。据《山西通志》和《安邑县志》载:蚩尤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于安邑盐池边上,距虞阪不远,故南宋罗密《路史·后纪·蚩尤传》又称他为阪泉氏。《周书·史记篇》说“阪泉氏徙居独鹿”,独鹿即涿鹿。《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帝王世纪》转引《世本》,说涿鹿在彭城南,彭城是今江苏的铜山县,此说不对。皇甫谧、张晏谓在上谷,则因汉上谷郡有涿鹿县而云然,皆据后世的地名附会,不足信。一说应是山西运城县的解镇。服虔谓涿鹿为汉之涿郡,即今河北涿县。汉涿鹿县即今河北涿鹿县。梁玉绳《史记质疑》指出:“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是轩辕勤王之师,而非有两事,故《逸周书·史记解》称蚩尤曰阪泉氏,斯为确证。”
蚩尤称帝号帝尤,蚩尤冠为童翎鸡翅长羽冠。名异,取义氏族不断分衍,异地本在山东河北,再向燕北发展、拓荒,异又作冀,天下号冀。建都在河北龙门涧、东暖泉、涿鹿、怀来、滦平、栾城等地。蚩尤下传六世。与黄帝战于涿鹿的蚩尤是三世蚩尤,而黄帝则是第十世卉(音汇),在此以前,蚩尤与炎帝、神农、夸父已经逐鹿了三百多年。其间蚩尤与黄帝争战最激烈的时期也有一百五十多年。至黄帝卉时才被擒杀,帝芒始在涿鹿称帝。
传说黄帝、蚩尤、炎帝间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战争。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战争。神话中说,开始和蚩尤战争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共工氏。由于蚩尤向西发展,夺取了共工氏的土地,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战争。《逸周书》描写这场战争说:“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东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东侧。“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说共工九个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占领了。炎帝部落觉得自己的嫡系部落受到欺负,助共工,蚩尤逐炎帝参卢而自立,自称炎帝。炎帝就向黄帝部落求救,黄、炎部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蚩尤。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更为激烈的大战。
第二次战争以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为主战的双方,地点仍在涿鹿。历史上把这次战争称为涿鹿大战,大概这是我国上古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这场恶战十分激烈。蚩尤是东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战的首领,《太平御览》引《龙鱼河图》说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就是上面所说的披着兽皮或是身上画着野兽的图纹,用铜作兵器或护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战能力,这是传说“蚩尤铜头铁额、吃砂石、兽身人语,齿长二寸(佩饰之兽牙)不碎战则以角抵人、人不能敌”的由来。《述异记》还说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龙鱼河图》说是八十一人)。《竹书纪年》沈注:“属于蚩尤各族,有熊氏、罴氏、虎氏、豹氏。”,大约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个(应该是八十一个)氏族,各有不同的动物图腾,个个强悍能战。蚩尤时已知冶铜,用铜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诸侯。《世本·作篇》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用金属做武器,在远古时期,可算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中华古今注》说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驽”,大驽(弩)即弓箭,说明他们的武器众多而精良。《太白阳金》也说:“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甚至可能已有机器人之类的先进武器。这种“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异的,于是有人破解为:它的骨骼和外壳都是金属制造的,并非血肉之躯,头上有角,是不是天线、探针?四只炯炯发光的眼睛,是不是各种光学测管?“八肱”是不是从事不同性能的机械臂?牛蹄而且8趾,当然是进退自如的运行装置了。它们起飞或着陆的时候,尾部喷口曳出红焰,有如一条赤链,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蚩尤旗”,它常常采集矿石标本,或者装进矿石就地化验、熔炼,人们没法理解,就认为是食沙吞石。显然,这是一具智慧生物制造的智能机器人,至于呼风唤雨、作雾,对于一台智能机器人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蚩尤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泊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这些都是黄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为如此,黄帝和炎帝的联盟开始一连打了几次败仗,《黄帝玄女战法》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 “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
有一次,双方正在原野上酣战时,忽然天上起了大雾,黄帝和他的部落被围困在雾中心,手持铜兵器的蚩尤部落却大显身手,左砍右杀,黄帝部众损失很大。后来亏黄帝部落里的大臣风后造出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黄帝部落才逃出重围(《太平御览》引《志林》)。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打得最为激烈。黄帝蚩尤之战的古战场,位于涿鹿矾山镇龙王塘(古称蚩尤城)村西50米处的黄土塬上,史称蚩尤寨。双方动员了全部兵力,蚩尤还请来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也是姜姓)部族来帮忙。战役开始,黄帝敌不过善战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联盟,因此败退了五十里。后来,黄帝运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才转败为胜。轩辕派风后与少昊,天吴谈判,意在分化炎夷联军,条件是只要少昊中立,双方便不再以干戈相见,于是少昊、天吴应允。这样轩辕便集中兵力追剿风伯、夸父,风伯、夸父听说少昊反水,回师北上在南阳盆地与神农轩辕联军相遇,夸父屯军邓县,桃林,风伯屯军桑庄,共工屯新野黑龙镇,双方激战,夸父北辙,以后在潼关战死在应龙(以长有双翼的龙为图腾)氏军前,时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十月。榆罔占领桃都桃村。夸父被杀死,蚩尤逃跑,黄帝紧追不舍,终于在山西地区捉住了蚩尤。黄帝斩下了蚩尤的头,肢解了他的尸体。所以至今山西还有个解县,据说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县附近的盐池,则据说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后记》、《梦溪笔谈》)。上述当然都是无稽的神话,但反映了这次战争的残酷。
蚩尤被擒杀后,刑天带人冲入刑场,抡走蚩尤尸骨运至邢台,转给奢龙氏(阚姓蚩尤民),返身与轩辕神农氏再战。奢龙氏把蚩尤尸又运到河南濮阳西水坡秘密下葬,当年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一九八七年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了蚩尤真身墓,证明史载为实。这个奢龙氏氏族表面归顺黄帝,实为蚩尤守陵,永世住在这一带。奢龙族住在东平湖梁山北的黑虎庙和台前村阚乡城,在那里还建立了一个高七丈的蚩尤冢(《皇览·冢墓记》说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蚩尤姓阚,故其后代亦姓阚,他们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又《续夷坚志》:“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氏尚多。”按:华州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动之地。据考证,寿张,战国时为齐地寿邑,西汉置寿良县,东汉改名为寿张。唐曾置州,后一直为县,1946年撤县为乡,曾先后划归梁山县和东平县,现归阳谷县管辖。蚩尤墓准确位置应在寿张镇西南3华里的后三里河村。头葬在寿张,身葬在巨野。所以又有肩髀冢在山东钜野,由娵(邹)訾氏守护。钜野,指山阳钜野县(今济宁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经史答问》)
刑天为掩护蚩尤尸骨转移,于邢台,迎战轩辕人马,寡不敌众,被轩辕斩首,尸首不倒,血柱冲天,遂以乳为目,脐为口,舞干戚,又战,志不可夺。故传刑天舞干戚,猛志常在。刑天死后葬于常羊山,相伴炎帝。
蚩尤、刑天死后,炎夷联军军无统帅、兵败如山倒。于是举族南逃。南逃途中,又被力牧、应龙南北夹击,族民只好沿黄河北岸逃难。大部涉黄逃入山东本土,一部过黄河到东坝头,于是东坝头就成了榆芒与南逃炎夷联军背水一战之地,结果联军大败,一分为三各自逃生。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略,见前)
“故老言蚩尤阚姓。”见《续夷坚志》。今天北方的阚姓、邹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后裔。
黄帝打败蚩尢后,迁蚩尢族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所谓善者既懦弱者,恶
者既强悍者。居邹屠的以地命族,为邹屠氏,后分为邹氏和屠氏。
“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也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份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被轩辕流放到东北的蚩尤一支以后到达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蚩尤在涿鹿大战中被黄炎联盟击败后,他的子民一部份留居当地,归属黄炎联盟,汉代古籍《越绝书》曰:“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这是说归属黄帝的蚩尤部仕于黄帝,辅佐少昊,为主管金属冶炼官,主持金属兵器的制造工作。少昊之地,在今山东曲阜之带,与九黎活动地区一致。
蚩尢在涿鹿之野与炎黄联军决战中失败被杀,他的遗族在商代时分为蚩和尢双胞族。(两个方国,尢地当在山东,蚩在河南。河南鲁阳有滍水。)尢,即犹,犬子,尢人以牧羊为生,故以牧羊犬为图腾。因此蚩尢的后裔分为蚩氏和尢氏。
网址:蚩尤、九黎、三苗、三危的关系系列一(蚩尤是苗族先祖?) http://c.mxgxt.com/news/view/892418
相关内容
中华三祖的血缘关系:炎黄非兄弟,蚩尤是远亲,源自同一祖先。蚩尤与炎帝的关系.docx
请问蚩尤与炎帝是什么关系?
炎帝、黄帝、蚩尤:三位部族首领与“三皇”的关系
谁能说一下蚩尤和炎帝是什么关系
炎帝和蚩尤的关系
华夏民族与炎黄子孙是怎么来的,和黄帝、炎帝、蚩尤有什么关系
蚩尤和炎帝是什么关系
出现在美剧中,当了明星,美国有28万苗族人,他们是蚩尤的后人
上古“三祖”之战!重识炎帝、黄帝和蚩尤的真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