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和闫妮闹婚”:90%的婚姻问题,都是因为这件事
欢迎阅读【妈小咪】的情感文章,喜欢的话,麻烦抬一抬您的贵手,关注、转发和留言,万分感谢。
文/妈小咪
婚姻的经营之道,从来不是“妻子”或者“丈夫”的身份,就有权让对方做出任何改变,哪怕,你觉得这是为他好。
要知道,两个陌生从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再到组成家庭,靠是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那么,经营好婚姻,也该是让那些亮点一直发光。
然而,在现实婚姻中,许多夫妻矛盾,多数源于“改造对方”,渴望对方成为自己心中想象的完美之人。
那里有“改造”,那里就有“反抗”。
01
张嘉译和闫妮在新剧《少年派》中,扮演一对欢喜冤家一样的夫妻,。
剧中,闫妮扮演的妻子林胜男的日常,就是怼女儿、对对老公,更指出,女儿身上的“坏毛病”全随他爸,老公的基因直接拉低了她的平均值。
而张嘉译扮演的丈夫林大为,则斡旋在女儿和妻子之间,尽量做到两边讨好,
似乎做得还不错。
在女儿高考倒计时接近400天时,林胜男提出全家陪读,女儿成为一名走读生后,要求买自行车上下学,林胜男觉得骑自行车危险,便以“影响学习为由”拒绝了,而相对民主的爸爸半打哈哈式的答应了女儿,在女儿成绩有进步后,先斩后奏兑现了承诺。
不成想,之前打个哈哈,活个稀泥,基本都能摆平女儿和老婆的矛盾,而这次的自行车事件,却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老婆勃然大怒,对他进行了狠狠的责备,甚至把从前的旧账全部翻了一遍,诸如:
尿尿不揭马桶圈;好不容易掀开一次,还不记住放回去;内裤袜子几天不换;用过的毛巾从来不拧干,滴得满厕所都是水;起床不叠被子;吃饭吧唧嘴;挤牙膏从中间挤;不喜欢冲厕所;剪指甲剪到满地都是......
这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林胜男说,就像隔在她脚底下的沙子,洗不干净,嘴上满是血泡。
最后,甚至提到林大为喜欢在被子里放屁,有时候,在家里放屁,还故意扇得满屋子臭气。
原以为,他们吵到这里,会以笑场而终结本轮辩论,没想到,两个人脸红脖子粗,在愤怒中,达成了“孩子毕业就离婚的协议”。
不知道剧情会如何发展,但是放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夫妻不在少数。
夫妻双方在无形里,习惯的去改变对方。
要知道,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在改变的,尤其是那些无伤大雅,不影响生活、不影响他人、也不伤钱的情况下,更是被忽略不计。
而最好的夫妻,不是志趣相投,而是接纳对方的的不同。
02
中国情感教练行业的第一操盘手、《爱的五种能力》的作者赵久永老师,和妻子结婚的前两年,相处得很辛苦。
正应了那句话:婚姻能否长久,看结婚头两年。
从恋爱的激情燃烧到生活的鸡零狗碎,两个人经常吵架,甚至吵到怀疑这段婚姻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赵老师说,结婚后,妻子开始容易忘事儿,比如忘关水、关火、关门,出门忘带手机、忘带钥匙,甚至在买菜时,把钱包落在人家菜摊上。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妻子每次用完东西,总是用在哪里丢在哪里,很少归还原位,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而赵老师是个严谨、规矩性很强的人,很少忘带东西,于是,也不喜欢妻子忘带东西,乱放东西,因此,一遇到妻子忘了什么,他就指责、批评,次数越来越多,妻子脾气越来越差,妻子“忘性大”的毛病,也始终没解决,反而夫妻感情越来越差。
面对这种情况,赵老师很苦恼,机缘巧合参加一个自我成长课程,才知道,曾经认为都是妻子娇生惯养,记性不好是错的,而真正问题出在,自己总是想改变对方。
觉察到问题后,他开始刻意调整,再发现妻子“忘事儿”时,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表任何评论,有一个冬天的夜晚,妻子又忘记带钥匙,进不了家门,给他打电话,而他最快也要1个小时才能赶回家,那一次,妻子冻得浑身冰凉。
没想到,两个月后,妻子忘东西的次数越来越少,吵架的着火点少了,感情的温度也慢慢回升。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个人所做的事分为“正确的事”和“愉快的事”。
每天换袜子、尿尿冲厕所、吃饭不要吧唧嘴、东西用完物归原处等等,都属于“正确的事”;
尿完转身走人、吃东西得意忘形、用东西随手放等,就是“愉快的事”。
或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明知道是“正确的事”,却不愿意去改变呢?
因为在家是让我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的地方,是人生在世,唯一个可以“不讲理”的区域,维系家庭关系,需要讲感情。
在家庭关系,如果有人一味用“正确的道理”去约束家人的行为,那么,效果必须定是事倍功半的,甚至影响家庭和谐。
《情绪的惊人力量》中写道:“所有的规则条例、惩罚条文都无法改变人的内心,它们只能从外部作用于人类,迫使人类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隐藏起来。”
一个人想要改变,除非内驱力推动,外力使然的,都有可能产生情绪。
在工作地点、社会环境中,不得不遵守做“正确的事”的“潜规则”,因为如果每个人只管自己内心的“愉快”,那么,社会就会乱套,所以即使心中有情绪,也会克制自己去遵守社会规则。
但是“家”对于人的意义则完全相反。
在家里,每个人都希望被包容、被理解,家就像一个保护自己的壳,是一个为自己设置的私人空间,如果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都不能释放一些真正的自我,那得活着得多累。
03
回到《少年派》里的林胜男和林大为,林胜男对林大为的要求是,希望他做“正确的事”,而林大为想做的事,却是“愉快的事”,两个说的是一件事,但关注的点是南辕北辙,根本无法沟通。
所以,林胜男只好以用“林大为的牙刷刷马桶”,来发泄一下心中的怒气,林大为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妻子总是给他换牙刷。
特别理解像“林胜男们”这样的妻子,于她而言,保持家的整洁干净,也是她所向往的“愉快的事”,一个讲究卫生的妻子,遇到一个不注意细节的男人,的确很烦。
于像“林大为们”这样的丈夫,在自己家里,都跟单位似的,规规矩矩,也像浑身长了虫子,不自在。
难道“愉快的事”和“正确的事”就不能和谐共存吗?
其实,家庭诸事,离不开一个“爱”,只要懂得如何爱一个人,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想要解决问题,放下对那个执著于“愉快的事”的人的指责,不要给对方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放下对那个执著于“正确的事”的人的厌烦,不要埋怨对方不通情理、过分强势。
在明白了沟通屡战屡败的原因后,只要把握两个原则:
在正确的范围内,做愉快的事
夫妻之间,正确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不伤害家人的情况下,少一点对“正确”执著,自己也会活得轻松很多。
碗放到下一顿再洗、家里乱一点、偶尔多睡一会儿......这些都无伤大雅,不必时刻紧绷着神经,生活已经很苦了,在家里就放松一下。
当家人在里得到了足够的满足和放松,自然会更好的接纳社会对他的规行矩步。
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当然,如果一个人尽顾着满足自己的“愉快”,而忽略了他人的“难受”,也是不利于家庭团结的。
那么,换个处事的方式,允许对方犯一些错,用你的行为去感染对方;亦或是换一种说法的语气和态度,尽量描述事实,不带指责和命令,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对方。
于人,他少了被管制的压抑;于已,做了自己该做的,愿不愿意接受,由他决定。
网址:“张嘉译和闫妮闹婚”:90%的婚姻问题,都是因为这件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892882
相关内容
张嘉译闫妮关系(张嘉译和闫妮是什么关系)闫妮张嘉译关系(张嘉译和闫妮是什么关系)(《少年派》中张嘉译和闫妮是什么关系?)
张嘉译现任老婆是闫妮吗?(闫妮和张嘉译为啥关系要好)
闫妮老公叫什么,张嘉译老婆
张嘉译和闫妮关系密切,戏假情真,妻子也和闫妮是朋友
闫妮和张嘉译什么关系,闫妮和张嘉译合作的新电影
48岁闫妮被曝新恋情,新男友张铎小其11岁,前男友是张嘉译玩伴
闫妮和张嘉译曾经绯闻不断,剧中的夫妻感情是假的,友情才是真的
闫妮张嘉译什么关系?网传的两人绯闻是假的
闫妮和张嘉译为啥关系要好 王海燕表示我有那么小家子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