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从横店群演到娱乐大腕,他让票房纪录作古!

发布时间:2025-04-30 04:40

你有没有那种一边读一边笑出声的小说体验?这本现言小说就是这样,让我读得忍俊不禁又忍不住心动!故事情节轻松自然,主角的互动甜蜜又有趣,简直就是糖分满满的爱情故事。如果你也喜欢那种让人忍不住脸红心跳的甜宠文,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看完后我们一起讨论那些甜到心坎的瞬间吧!

《大腕崛起》 作者:泥白佛

第一章横店小王子

“杀!”

战场上呜呜洋洋的两方人马交错在一起,代表殷商一方的闻太师和代表西周一方的姜子牙遥望前方掌控着战局,大概打了七八分钟,两方兵卒各倒下了一大片,何沐比较幸运,他属于站着的,所以还要卖力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以展现殷商士兵的强大战斗力。

“咔!”见打得差不多了,电视剧《封神榜》的导演金国朝及时喊了咔,这场战场交锋的戏拍了五六次,也就这次还凑合,现在已到了晌午,也该休息休息了,八月份的横店正是热的时候,刚才还有两个群演中暑了呢。

“得凯,开饭了。”金导叫上刘得凯(饰姜子牙)以及一众大小演员回到宾馆吃饭,空地上几百个披坚执锐的群众演员们也都卸了盔甲,准备领盒饭,下午的戏是周结(饰姬发)和刘得凯在军帐中的对手戏,不需要这么多群演,所以下午他们还要找别的活。

何沐在群演中是非常醒目的一个,不仅仅因为他身材俊挺相貌不凡,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一脸疲惫的群演不同,他总是满面笑容,眼睛里充满光亮,即便难吃的盒饭也能嚼得津津有味,他是活力四射青春无敌的绝佳体现,在他的眼里看不到疲惫倦怠,你能看到的只是他对表演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这就是何沐,一个在群演界混了一年多,自称“横店小王子”的年轻人。

领了盒饭何沐穿越层层人群凑到常大宝身边,宝哥宝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

常大宝是一个资深群演,打九十年代横店影城刚刚大规模兴建的时候,还是当地一个普通农民的常大宝就开始了他的群演之路,这一干就是十年,家里的地都不种了。如果仔细看的话,我们可以在《荆轲刺秦王》、《英雄》、《仙剑奇侠传》、《天龙八部》(张继中版)等知名影视作品中看到常大宝的身影,虽然只有几个镜头,顶多一两句台词,但这已经很让何沐羡慕了。

在做了几年群演之后,颇有商业头脑的常大宝聚拢起一批扎根横店但却没有门路的群众演员,摇身一变成为横店影城几大群头之一,就说今天这出大场面战争戏,几百群演里有一半是宝哥的人,在处于娱乐圈最底层的群众演员来看,常大宝已然是相当了不得的人物了。

可就是这么个手下有几百人的“大人物”,每每有戏可拍的时候他总要跑个龙套,用他的话说就是:宝哥不是为了那几个钱,宝哥这是热爱表演艺术。

在来横店之前,何沐在象山影城跟着大胡子张继中的剧组拍《神雕侠侣》,在这部戏里他演出了士兵、乞丐、道士差不多十个角色,可惜都是没有名字的角色,有点遗憾,后来他觉得横店的发展机会可能会多一些,所以又单枪匹马一头扎进了横店,刚来第一天就被常大宝安排了一个小角色,从此他就成了常大宝手下最帅最有型的群众演员。

虽然群头的名声不太好,但常大宝这人还不错,比起一些敲骨吸髓的群头,宝哥虽然也贪财,但他很有原则,肯为他手下的群演提供住宿,而且提成也没有那么狠,最重要的是常大宝人面广,能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这也就意味着群演们能赚更多的钱。

并不是把钱看得那么重的何沐更看重那些难得的表演机会,如果能有几句台词就更好了,说不定自己就这么被某个导演看中,从此踏上坦荡的星途了呢。

何沐刚一凑过来,常大宝就知道这小子要干什么,肯定是找自己要戏。平时看这小子穿的光鲜亮丽的,也不像是缺钱的主,难道是和自己一样有戏瘾。

“宝哥,吃着呢,”何沐满面春风的笑着,“我最近在减肥呢,要不你帮我解决了这块肉吧。”何沐讨好的把盒饭里唯一一块肉片夹给常大宝。

“去去去!”常大宝捂着自己的盒饭,“你要减肥,难道你看我的样子不需要减肥吗!”常大宝一边说一边抖动着自己的肚皮,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波涛汹涌!

“有话直说!”常大宝扒了口饭,直言道。

“宝哥,是这样的,你看我这么帅,要不给我安排一个露脸的活儿,当然如果有台词那就更好了。”何沐期待的看着常大宝。

“小沐啊,不是我说你,难道你不知道龙套守则第一条是什么吗?”常大宝煞有介事的问道。

“什么?”何沐跑了这么久的龙套还没听说有这么一个守则。

“第一条就是:比主角帅的龙套不是好龙套,”常大宝笑着说,“你别得意,我这可不是夸你,帅哥在群演界恐怕还不如我这种老男人呢。按照这条原则,你在龙套界会混的很艰苦,所以我奉劝你趁着年轻还是干点别的吧,干嘛非要在这行耗着。”

“那您老的意思是我更适合演主角。”何沐眼睛闪亮道。

何沐的外形条件不差,甚至可以说很好,“横店小王子”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刚刚常大宝的话就是拿他和《封神榜》的主角周结作对比,显然他比周结更帅更具偶像气质,而且他也觉得经过这两年的磨练他的演技有了很大提高,他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主角是你想演就能演的吗,那些中戏北影出来的高材生们能年纪轻轻混成主演的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一辈子默默无名,你以为自己比他们还优秀。”常大宝毫不留情的说着,他也就是看在何沐这小伙子殷勤懂事的份上才提点他几句,身为一个扎根横店的大群头,他见过了太多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没头没脑的扎进这个圈子,最后落得一事无成,其中不乏比何沐还要帅气精明的男孩。

常大宝说他的,何沐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他并不是听不进老前辈的逆耳忠言,只是他有自己的打算。他热爱表演,渴望能成为光芒万丈的大明星,但他也知道这条路有多么艰难,并不是所有的群演都能成为王保强,时机运气有时候很重要,所以他给自己定了目标,如果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他还没能在一部影视剧作品中出演一个男五号以内的角色,那就卷铺盖回老家,结婚娶媳妇,从此断了这条心思。

常大宝说完了,何沐也吃完了盒饭,腆着脸又问:“那能不能给我一个露脸的角色,没台词也成。”

合着自己苦口婆心全都白说了,常大宝郁闷了,他想了想道,“下午的安排是扮死尸,算你一个。”

“能躺着吗?”

“不成,趴着!脸朝下。”常大宝心想偏不让你露脸。

吃完饭常大宝选了几十个群演带到隔壁《梁山伯与祝英台》(何闰东版)剧组,其中自然包括积极的何沐,再过一个多小时他们要集体“阵亡”,这种戏虽然不吉利但比起上午的战争戏要轻松许多。

何沐见剧务正指挥几个劳力布置场景,于是卖乖的跑过去帮忙,希望借此可以和剧务搭上关系,然后打通副导演的门路,如果能在导演面前提上一句给他一个有台词的角色那就更好了。

可惜何沐的媚眼全都抛给了瞎子,剧务根本没有任何感激,反而把他当成了布景的苦力,还一个劲儿的向他嚷嚷“快点,别磨蹭”,这让何沐好不郁闷,之前这种蠢事他已经干过不知多少次了,但仍会抱着侥幸的心理一遍又一遍的在剧组人员面前表现自己的勤奋,常大宝看在眼里,虽然嘴上笑着,心里却有些发酸。

最终常大宝还是让何沐如愿露了一脸,让他躺在地上充当死尸,闭着眼睛的何沐感觉到镜头似乎对着他有一个特写,这让他心脏跳快了几分,不过他还是绷住了没露出破绽,即便尸体也要演的专业到位,这是龙套演员何沐的信条之一。

“死尸”戏结束后,何沐等人又换上其他服装拍了几场活人戏,但镜头只是一扫而过,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所有戏份结束之后,常大宝就开始领着他的队伍离开了,今天算是收工比较早的时候,当然如果晚上有夜戏,随叫随到的常大宝和他的队伍还是会准时出现在片场的。

何沐没有跟在常大宝屁股后面离开,常大宝也没叫何沐一起走,他已经习惯每次收工之后何沐总是混在人群里看那些真正的演员们怎么拍戏,他说过自己是在学习他们的表演技巧,身为一个非科班也没有表演机会的群众演员,他也只能靠平时的观察揣摩来积累自己的演技。

在常大宝提供的住处他还经常在群演同伴面前飙演技,他可以瞬间进入马惊涛的咆哮模式,同样也可以对黄孝明仰着下巴装帅模仿的惟妙惟肖,当然周结以“仰望天空展露鼻孔”的方式来表达人物复杂感情以及深沉心理的动作比较难以拿捏,何沐表示一直在学习。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的横店小王子何沐也准备回去休息,路上买了一块大饼卷肉,这就算晚饭了。

回到自己那个五平米的小屋,何沐从被子下面摸出一个手机,然后躺了上去。

他在出去演戏的时候从不带手机,这个习惯源于他第一次做群众演员的时候一个哥们儿因为拍戏的时候手机响了,然后被副导演和群头一顿猛批,之后再也没出现在那个剧组。

手机上有五六个未接电话,一条短信,电话都是李文化打来的,短信也是他发的,内容很简短:看到短信立即给我打电话,有事!

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到下午五点,几乎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看来他是真的有急事,何沐也没耽搁,直接反拨了回去。

……

(佛曰:新鲜的第一章,老佛又回来了,是不是用推荐票啥的表示表示~~)

第二章机会来了!(改后)

李文化是何沐最要好的朋友,从初中到高中同窗兼同床了六年。04年何沐北影艺考失利后就开始北漂跑龙套,接着李文化紧随他的步伐,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传播学,两个好朋友又经常厮混在一起,就算何沐南下之后两人也没断了联系。

“李公子,这么急找我什么什么事?”何沐跳过“最近怎么样?吃了没?又泡了几个妞?”,直奔主题。

“当然是好事了!”李文化也不废话,“你不是想演戏吗,我这有个男一号的机会,你想不想试一试。”

电话那头是久久的沉默,李文化一脸得意,好像已经看到了何沐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的说不出话的表情。

在短暂的震惊及哑口无言之后,何沐不敢置信的问:“你说的,是真的?!”

“比珍珠还真!”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详细说说。”何沐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调高声调问。

“事情是这样的……”李文化开始娓娓道来。

话说现在正是暑假期间,上了一年大学的李文化不想回家,就留在北.京游玩,顺便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招待他的是他的大学同学,京城人士左俊,左俊的女朋友是语言文学系的贝思涵,贝思涵有个闺蜜是摄影系的王鸣菲,这个王鸣菲在暑假期间加入了一个剧组,担任摄影师工作,能让一个没出校门的大学生做这项工作,可见这个剧组没什么实力,也没多正规,一看就是拍的“小电影”。

本来也没什么,他拍他的小电影,八竿子也打不着何沐,可是这个剧组最近遇到了点麻烦,问题出在导演身上。影片导演陶趣多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去年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可惜郁郁不得志,根本没有展现他才华的机会。

恰在此时,新兴视频网站土豆网举办了一个创意剧情短片大赛,大赛冠军可获得奖金二十万,这可是一件得名得利的好事,于是陶趣多果断辞去工作,并拿出所有积蓄开始筹拍一部质量上乘的参赛短片。

奖金他倒是不太在乎,他主要是想通过正在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来赚取一些名声和人气,以期能得到影视公司或者知名导演的注意和欣赏,如果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那二十万又算什么。

这并没有问题,算是不错的想法,何沐也要为这位陶导的破釜沉舟赞一声“牛波依”,可这位有点小帅的陶趣多导演偏偏要自己出演男一号,因为女一号是他的女朋友,他想顺便给他们的爱情留下一份纪念。可就在拍摄进行了三分之一的时候,陶趣多的手臂受了伤,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短时间内也没法再演戏了。

“你还记得两天前那次日食吧,那时候陶趣多正在演一场骑自行车的戏,然后天一暗,他就撞到树上去了。”李文化笑道,他想起了那个猪撞树上的笑话。

“当然记得了,我还没见过那么彻底的日食呢,伸手不见五指,那叫个黑啊!”何沐想想还心有余悸,因为那时他正在骑马,还好天黑后马不动了,这点他比陶趣多幸运,“那天的日食真是挺邪门,对了,还有一个事我得跟你说说,在影城里有一个算卦的老骗子,日食之前他说过我一辈子也红不了,不过日食之后他再见我,就说我不出三年必成大器。”

“你都说他是老骗子了,还这么当回事干嘛。”李文化撇撇嘴。

何沐心中却存了一丝侥幸,“我爷爷说过天下间奇人异士多了,没准那老骗子就是个神算子呢。”

李文化不以为然道:“好了,就算他说的对,三年内你肯定成大器,不过现在你先听我说完好不好。”

“好。”

“我说到哪儿了?”

“撞树上了。”何沐提醒道。

“对,他撞到树上了,受了伤,”李文化继续道:“如果要等伤养好了再拍,可能就错过参赛机会了,而且一直拖下去他也负担不起剧组的开销,虽然只是个麻雀般的小剧组,但是五脏俱全,一天的花销也不是个小数目,再这样下去剩下的制作费用就要花光了,所以陶趣多当机立断决定重新招募男主角,并重拍之前三分之一的戏份。”

招募男演员能有多难,按理说怎么也轮到何沐来争,且不说陶趣多的母校北影帅哥如云,就算李文化所在的中传媒也有不错的表演专业,另外还有中戏北舞各大艺术院校,哪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男演员?!

原来陶趣多对男主角有三个要求,一、形象必须符合片中男主角的要求,不能太帅,也不能不帅,小帅即可。这点何沐勉强符合,只要打扮打扮他还是能从大中帅降级为中小帅的。二、没有片酬可拿。预算里本就没有男主角薪酬这一项,况且重拍三分之一的戏份已经让陶趣多财政吃紧,他哪还有钱给男主角发片酬。三、男主角还要给他两万块钱,算是投资这部片子,计四成干股,到时候得了奖金就按四六分。这也是陶趣多为了弥补资金漏洞想出来的馊主意,他算过了,如果不再投入两万这部片子很难保质保量的拍完,虽然他可以向女朋友借钱,但是他张不开这个嘴,女友作为这部戏的女主角和他一样没拿片酬,他怎么忍心再去向她借钱,所以这羊毛还要出在羊身上,想做男主角,那就拿钱吧。

就是这三个条件把北.京城数以百计的表演专业帅哥挡在门外,大部分人看到第二条不给片酬就呵呵一笑走开了,剩下的看到第三条也都郁闷的吐血,拍个片子不给钱也就罢了,你还让我们倒贴钱,你以为我们傻啊,还奖金四六分,你以为土豆是你家开的啊!你说得奖就得奖?

这个消息从王鸣菲口中传到贝思涵口中,贝思涵又说给左俊听,左俊闲聊中告诉了李文化,李文化马上想到了何沐,并立即给他打电话,没人接,再打,还是没人接,一直打到下午才罢手。

“怎么样,他提的三个条件你能接受吗?”李文化问,“如果钱不够我可以帮你垫上。”

“当然能接受,借钱就不必了,这点钱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何沐躺在床上一脸满足,花两万块钱能主演一部小型电影,而且导演还是电影学院的高材生,这对他来说已经很值了,当然老骗子的话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没准这就是他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呢,“我完全没问题。”

两万块对于何沐还真不是什么问题,虽然他没有特意攒钱,但除去开销,做群演的收入加上老妈偷偷给的零花钱加起来也有三万来块。

何沐称李文化为“李公子”是因为李文化家里确实是当地巨富,虽然比不上李家,但何沐家在当地也算较富裕的那一类,不然何爸何妈也不会由着他的性子做什么不靠谱的明星梦。反正家里底子厚实,让他折腾几年也无妨,折腾成了自然是好,没成的话还能继承家里产业,也饿不着他。

“我什么时候可以去?”何沐又问。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既然你答应了那我就替你回复一下导演,省的导演急火攻心,”李文化呵呵一笑,“只要你肯来估计就能直接上位男一号,到时候红了可别忘了我这个伯乐啊。”

“我做鬼也不会忘记你的,哈哈……”

挂断电话后,何沐久久不能平静,他握紧拳头,嘴里轻轻念叨着: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章别了,横店;来了,帝都!

何沐很快做好了打算,明天就离开,先坐汽车去义乌,然后在义乌机场直飞北.京,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要先和常大宝打个招呼,毕竟这几个月宝哥对自己还挺照顾的,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签订严格的合同,但一声不吭就离开太不够意思了。

现在八点多钟,不算太晚,何沐买了一瓶家乡的老白干,一斤卤肉,直奔常大宝家而去。

开门的是常大宝的老婆傅晓梅,一个话不多但很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

“梅姐,宝哥在家吧?”何沐问。

“小沐啊,大宝在家呢,进来吧。”何沐来过几次,梅姐对这个小伙子还有点印象。

“哟,你小子这是来行贿来了,先说好,收了你的礼我也帮你要不来男十号以内的角色。”常大宝幽默的来了一句,不过心思却在想凭自己的关系应该能帮这小孩搞来一个男十几号,或许自己应该帮帮他。

“男十号我可不演,我要演就演男一号。”何沐难掩心中得意,也和常大宝逗趣起来,他放下手中的酒肉,稳稳坐在凳上。

“小沐吃了吗,我这刚收拾了餐桌,要不再给你热热饭菜。”梅姐客气的问。

“不用了梅姐,”何沐忙摆手,“要不你帮我把这卤肉切切吧,我和宝哥喝两口。”

梅姐拿走卤肉后,客厅只剩常大宝和何沐,常大宝狐疑的看向何沐:“你小子刚才说什么胡话,还想直接从龙套变一号?”

何沐嘿嘿一乐,“我这次来就是想和你告别的,北.京有部戏想找我做男主角,明天我就要过去了。”

“什么!你诓我的吧?”常大宝眼睛圆睁,一脸的不信服。

“我怎么会骗你呢,”何沐笑道,这时梅姐把肉和两个玻璃酒杯端了上来,然后就回了里屋,何沐给两人满上酒,见常大宝还维持着惊愕的表情,把酒推到他面前,“你听我慢慢道来。”

“快说,我倒要看看哪个导演这么不开眼。”常大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示意何沐满上。

何沐蓄满酒把刚刚李文化提到的那件事复述了一遍,不过他也有保留,只说没片酬,还要“投资”两万块钱这件事却隐瞒了下来,如果让常大宝知道了不定怎么鄙视自己呢,想想这好像也算是花钱买角色,确实不是很光彩的事。

常大宝听何沐是经朋友推荐才获得了这么一个机会不胜唏嘘,感慨道:“多个朋友多条路,这话果然不假!来,干了这杯酒,为了朋友!”

何沐一饮而尽,接着又给两人满上,两杯酒下肚常大宝话多了起来,拍着何沐肩膀祝福他总算混出头了,何沐忙谦虚道还不一定能火呢。

“不管火不火,你起码是演过男一号的,这就是你的资本,以后就可以跑跑剧组竞争一些真正的角色,而且和你合作的那可是北影的学生,张逸谋陈恺歌的校友晚辈,这就是人脉,这就是关系,在这个圈子里想要混出头来,没关系人脉,难啊!”常大宝脸色潮红的摆摆手。

“所以在这个圈子里混一定要谦虚礼貌,千万不要有了一点成绩就翘尾巴,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这是大忌,一定一定要先学会做人,”常大宝语重心长道,“就说同时在咱们横店拍戏的黄小明和周结吧,那接人待物可是完全不一样,这么跟你说吧,别看现在周结挺火,而且演技也不赖,但我敢保证,不出三年,黄小明肯定超过他,而且是远远的超过他……”

喝了酒的常大宝话很多,通常都是他在说,何沐在听,这次他听得很认真,每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这是一个长者十几年的圈内经验,何沐受益良多。

何沐是被摇晃着身子的常大宝送出来的,他到没喝多少,一盘卤肉多半进了他的肚子,明天他就不跟群出工了,起床后直接走人。

回去后,何沐首先将自己清洗了一番,临睡前拿出日记本,将今天发生的事记录了下来,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有些年头,没有一天间断,别管多少,总要写点东西,哪天没时间第二天也要补上,这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次日清晨天朗气清,是个出行的好日子,何沐只带了一个背包,轻装上阵,当出租车载着他逐渐远离横店影城的时候,何沐回望了一眼这个他奋斗了几个月的地方,有不舍,有得意,还有点酸,此刻他的内心独白是:我,还会回来的!

……

买好当天的机票,何沐打电话通知李文化自己何时抵达,让他准备接机。

飞机上准备迎接新机遇的何沐闭着眼睛,近两年的种种经历像幻灯片一样掠过他的脑海。

04年一月份刚过春节,还算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何沐不知发什么疯,突然想要投身影视行业,并只身来到北.京参加电影学院的艺考,因为准备太仓促,在初试就被淘汰了,北漂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老老实实回家参加了高考,何沐的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糟糕,能进个普通的一本,但他没上,并且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继续北漂,并报了一个班学习表演,准备继续备战电影学院的艺考。

05年二月份的北影艺考,表演水平和相关知识大有长进的何沐一路过关斩将,完美突围初试复试,可就在紧要关头,他出了意外,没能参加最后一轮考试,结果又一次和电影学院无缘。

电影学院揭榜的那天何沐也去了,看着那些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年轻人欢呼雀跃喜极而泣的样子,何沐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如果不是发生了那件事,也许他也会是他们中的一员。

或许何沐可以继续蓄势准备,等待来年的艺考,不过在这期间他不打算在北.京耗着,而是南下先去了象山,接着又漂到了横店,做了大半年的群演,这时候他就在想或许自己不能根红苗正的出身北影、中戏、上戏,但是从龙套到男一号这样一步步爬上来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抱着这种想法,何沐任劳任怨,谦虚谨慎,与人和善的演了大半年龙套,但一直没能得到那个幸运的机会,但他没有沮丧,依然在利用每个机会充实自己的演技和知识,拓宽自己的人脉,直到昨晚李文化的那个电话,他觉得,这应该就是他要等的那个机会,抓住了,以后的路可能会一马平川,任他大步向前!

飞机就是快,没用几个小时就跨越了半个中国,透过玻璃窗,何沐的目光看向了下面那座古老而现代的千年帝都……

第四章落脚点

“何木头,这里!”一个个子不高,圆滚滚身材的年轻人冲着刚刚走下飞机的何沐招手。

何沐快步走过去,两个很久没见的老友基情四射的抱在一起。

“怎么样,在横店混得不错吧?”李文化一边向外走一边与何沐闲谈。

“也就是跑跑龙套,想出头太难了,”何沐如实说道,“我这次可就都靠你了。”

何沐说的自然是引荐导演商议演出的事,李文化大包大揽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要不今晚咱们就见见导演,那哥们儿也挺急的。”

何沐想了想:“行,就约在晚上吧,不过你现在先要帮我找个住的地方,我这还没落脚的地方呢。”

“找什么住的地方啊,你和我一起住不就行了。”李文化大大咧咧道。

李文化之前曾在他的同学左俊家住过几天,后来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外面找了个房子。

在李文化的带领下,他们乘车来到一栋民居,不过没有向上爬楼梯,而是向下走,虽然是白天,虽然有灯光,但还是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地下室啊?”何沐有点不敢相信养尊处优的李大少会住这种地方,就算他在备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住的地方也比这要强的多啊。

“嘿,别瞧不起地下室,这里面藏龙卧虎,我就是觉得这里面住的人有意思才会选择住在这的。”李文化对何沐的反应很是鄙夷了一番。

“这种地方能有什么龙虎?”何沐喃喃自语着,这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地下一层,扑鼻而来的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销魂味道,何沐站了好么一会儿才适应了。

地下一层空间很大,密密麻麻有很多门户,显得很拥挤。门里时不时出来一两个活人,不是蓬头垢面就是萎靡不振,有的还和李文化打个招呼,似乎还有点交情。

李文化打开一扇门,笑道:“进来吧,看看我的狗窝怎么样。”

何沐扫了一眼,道:“你可别侮辱狗了。”

这个房间面积不大,没有什么多余的家具,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之外另有两套上下床铺,一共四个床位,不过只有一个床位是住人的,其他床位摆着乱七八糟的各种东西,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一张下铺的铺面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泡面桶,里面盛着已经变了味儿的面汤,几只苍蝇快乐的在上面飞舞。何沐还看到墙角一瓶装有黄色液体的矿泉水瓶,他保证那绝不是汽水!

“老李最近有点上火啊~”何沐幽幽叹了一声。

何沐自认在横店过的日子就算够凑活的了,没想到李文化这家伙更能将就,这种环境下他竟然还能生存下去,实在佩服他的毅力,各种残羹剩饭混合着屎尿屁的味道让人几欲窒息,何沐在走廊缓了两口气才好受了一些。

“大哥,你就不能收拾收拾!”何沐放下书包撸起袖子开始收拾,就算不为李文化着想,也得为自己想想,毕竟这里也是他的临时根据地,弄卫生一点自己住的也舒服。

李文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浑不在意道:“住这的人都这样,你弄得干干净净的倒显得格格不入了。”

“你们这都住得什么人啊?”何沐随口问道,听李文化的语气,这里住的似乎还都不是一般人物。

“什么人?他们都是……”李文化躺在床上为何沐解惑。

这里大大小小有五十多个房间,住着将近两百人,他们大都是诗人、画家、演员、摇滚乐手、行为艺术家,笼统来说,这里住着一群文艺青年,有真的,有伪的,因为共同的理想以及低廉的房租他们聚居到了这里,哦,对了,临近798艺术区也是他们选择这里居住的一个主要原因。

“你这样的应该算是伪的吧?”何沐看向李文化,说话间已经将一张床铺收拾干净。

“实话告诉你,哥们儿可是纯文艺青年,这些年一直隐藏着,没看出来吧,嘿嘿。”李文化得意笑道。

其实把李文化归到文艺青年这一分类勉强还是可以的,首先李文化这个名字就很文艺,而且容易记忆,当然这要归功于他那个没什么文化的老爹。另外李文化在文学方面确实有些天赋,这方面也有他老爹的功劳,在和何沐同学的六年里他经常写一些谐趣小文章或者玩弄一些文字游戏来讨女孩子们欢心,竟然还屡有得手,到了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频频在网络和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在本学院有“才子”称号,身边围绕了一大批仰慕他的“踩女”们,说起来他文化哥在传媒大学也是一号人物呢。

将屋子里用不着的东西全都用大塑料袋装起来,足足装了三袋子,何沐一股脑堆到了厕所旁,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屋,感觉非常赏心悦目,李文化则悲叹着:这哪还像个文艺青年的房间啊!

时间指向五点,何沐催促道:“是不是可以聚一聚了?”

李文化得令,一个电话打给导演陶趣多,一个电话打给他的同学左俊,定好了时间地点,左俊及其女友以及女友的闺蜜算是中间人,也要出席晚上的聚会,到时候人多也热闹些。

约好的地点是离左俊家不远的一处酒吧,李文化何沐打了个的,希望能尽快赶到。

与此同时,左俊也开始行动了,他家里不止他一个人,女朋友贝思涵,以及女友的闺蜜王鸣菲都在,得到李文化的召唤后他们三个也开始行动了,他们是步行去的。

在电影学院附近租房住的陶趣多和他的女朋友也匆匆下楼坐上了公交车,特殊时期就不打的了,太贵。

三方人马同时出动,从不同的方向汇聚到那家名为“长枪短炮”的酒吧,最先到的是左俊三人组,毕竟有距离优势,他们随便找了个宽敞的地方坐下,很快左俊就看到了胖胖的李文化,他身边是一个身材出众的同龄人,至于相貌没看清,这时候酒吧已经有些暧昧的昏暗了。

“这里。”左俊对两人招招手,李文化过来给了左俊一个拥抱,然后厚着脸皮想要继续抱贝思涵和王鸣菲,结果两女把脸一扭,假装没看到他。

李文化和两女已经比较熟了,也闹惯来了,他也没当回事儿,拉过何沐道:“来吧,我给你们介绍介绍……”

(佛曰:下一章,七点左右~)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网址:小说:从横店群演到娱乐大腕,他让票房纪录作古! http://c.mxgxt.com/news/view/893294

相关内容

十几万横店群演降薪,“横漂”加500个群找戏拍
揭秘横店群演:追梦20年当不了明星,跑外卖让我一夜爆红
小角色也有大讲究 横店群演扫盲攻略
从“横店二胖”的荒唐闹剧说横店自媒体的乱象!
十几万横店群演集体调薪,短剧剧组减少,4年“横漂”加500个群找戏拍
明星都在横店拍戏,为何在横店却偶遇不到明星?群演说出了实话
从横店到深圳,“群演”的奇幻漂流
一线大腕的小说
如今在横店为什么很难见到明星了?群演说出了实情,让人扎心
横店群演想红“碰瓷”明星?男追迪丽热巴失败,女求爱肖战送房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