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师生、家长注意防范诈骗

发布时间:2025-04-30 20:27

9月1日,三亚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发出一封信,提醒大家防范电信诈骗,筑牢安全防线。师生、家长尤其要重点防范以下几种电信诈骗手段:


假明星发“假福利”。冒充明星助理,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以打榜、加入后援会为诱饵,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明星签名。或者是冒充律师、警察等,以泄露明星隐私、抓捕拘留等理由威胁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转账汇款。

微信账号“解冻”陷阱。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账号、游戏平台等,冒充平台工作人员、警察,称由于未成年人操作不当,导致其父母微信账号被冻结,恐吓受害人不可告知父母,按照指令转账,解冻账号。

红包返利“杀鱼盘”。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进入聊天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

免费游戏皮肤“大陷阱”。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游戏皮肤,再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骗取未成年人钱财,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游戏防沉迷”骗钱财。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诱导下载腾讯会议、zoom会议等软件,打开屏幕共享,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家长微信、支付宝账号、支付密码来骗取钱财。

“低价”陷阱。骗子在社交账号、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发布虚假的销售信息,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受害人上钩,再以收取定金等理由进行私下交易,骗取钱财。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三亚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学校和家长要从自身做起,重视对反诈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督,引导孩子适度上网,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卸载支付类软件;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支付账号,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学生要理智追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警惕“返利”“红包发福利”等字眼,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同时,规范使用“两卡”,不当诈骗分子的帮凶。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QQ、微信、支付宝账户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惩戒。

据悉,今年1至8月份,三亚有8名中小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共计241687元。其中,两名学生因追星被骗,两名学生因网购手机被骗,两名学生因“解冻微信账号”被骗,一名学生因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被骗,一名学生因购买二手电动车被骗。

(记者胡拥军)

网址:开学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师生、家长注意防范诈骗 http://c.mxgxt.com/news/view/906452

相关内容

开学季,反诈宣传做在前
AI诈骗,中小学生怎么防?
一季度天津公安交出“反诈成绩单”!5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需警惕→
盐湖区反诈中心 盐湖区教育局致广大高考学生及家长的一封反诈信
诈骗新趋势:黄金成媒介,安逸花提醒消费者防范
【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报名缴费、高薪兼职……开学季这些诈骗要当心
讲好反诈“开学第一课”,郑州警方发布5起学生涉诈典型案例
高校开学季,这些诈骗要当心
“儿童盘”诈骗!家长请注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