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靠师徒关系传承,但代师收徒实是一种陋习,并且越来越像帮会
相声是一门传统的曲艺艺术,然而传承至今已经许多年历史了,并且出现了许多的名家,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
然而相声作为一门传统的曲艺艺术那么传承靠的也是传统的师徒方式,但是师徒方式在近些年带来了许多的陋习,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注重仪式
现在相声界十分注重仪式,像拜师都要举行十分隆重的仪式,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其一,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相声艺人有师父了,并且也算是相声这门艺术的门内人了,而拜师会宴请曲艺界的名家,这个作用就是一个声明。
其二,那就是拜师仪式就是为了让徒弟知道拜师的不容易,并且懂得尊重老师,将师父真正当作父亲一样尊敬,正所谓“师徒如父子”。再有就是尊重相声这门艺术,正所谓是“尊师重道”。
这是相声界拜师的目的,但是现在相声界拜师却不像以前了,那就是形式代表一切了。很多弟子拜师举办了十分隆重的拜师仪式,然而内心当中并没有对于师父的尊敬,反而是因为师父的辈分高,为了自己有一个靠山而去拜师,这是不正确的。
代师收徒
代师收徒是相声界十分特殊的一个存在,这种做法最初在其他曲艺、戏曲领域并不存在,那么什么是代师收徒呢?
代师收徒就是一位相声名家已经离开了,然而他的徒弟却代替师父收弟子,这么做难道真的是正确吗?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其一,那就是著名的相声演员侯耀文,其艺术都是跟随父亲侯宝林学习的,后来还是李伯祥先生代师收徒拜在了赵佩茹先生门下。其实当初侯耀文已经小有名气了,而赵佩茹先生已经离开很多年了,那么这种师徒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当初在世的“宝”字辈艺人还有,但是侯耀文却拜在了已故名家赵佩茹先生的门下,有人说侯宝林大师是为了不让活人占便宜,因为当时侯耀文已经在曲艺界小有名气了。
除此之外,相声界这种代师收徒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这种拜师就是为了一个形式,而不是为了艺术,说到底这就是陋习。
收徒不教
现如今相声界有一些名家收徒是越来越多,甚至于收徒几十位、上百位,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收徒最基本的那就是传授徒弟能耐,既然你收了这些徒弟那么就应该去教授,只有这样才是真真正正的师徒关系。
尤其是一些相声演员年龄大了成为了“艺术家”,而很多人也是前去拜师,其实这时候也不过是为了所谓的“拉大旗扯虎皮”,结果好好的一门戏曲艺术整成了帮会,这是不正确的,这种陋习也应该取消了,要不然真的会阻碍相声艺术的发展,而马季老师一直都有意想打破这种陋习。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网址:相声靠师徒关系传承,但代师收徒实是一种陋习,并且越来越像帮会 http://c.mxgxt.com/news/view/914262
相关内容
技艺传承,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有种关系叫“师徒”,有种偶像叫“师傅”
来说说为什么现在的人师徒关系越来越淡
于谦收了7个徒弟,各有来历,但没有一个是儿徒
师带徒培训模式的传承
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教师节】从“习武拜师”说说“师徒关系”
德云社里的师徒关系
马志明和杨议,不收徒是不承认杨少华师承?传闻并不可信
相声师徒关系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