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为啥大家逢人就叫“老师”?在济南,人人都是老师儿

发布时间:2025-05-01 13:42

记者老师、编辑老师、设计老师、销售老师、插画老师、产品老师、“托尼老师”……

如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似有“通货膨胀”之势,各行各业,或年轻或年长的职场人,几乎都被叫过“老师”。

为啥现在“老师”这么“普遍”?

三人行,必有我“师”

“老师”这个词,可是有一些年头了。不同时代,含义还不一样。

“老师”两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老师费财,亦无道也。”单纯两个字连用,说的是“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和现在的“老师”没啥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专门的教育活动,职业化的教师越来越多。“老师”开始被用来指代年老资深、品德高尚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到了唐、宋,“老师”和“教育”联系更加紧密,指的是佛教或者道教里的传教者。

终于,在金代,“老师”具备了与今日老师相似含义——传授文化,教育学生的人。比如元好问的《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明朝嘉靖时期,“老师”成了门生对“座主”(科举考试中,主管考试的学官)的尊称。座主不直接授课也被叫“老师”,说明这称号已经有了泛化苗头。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取消,新式学堂建立,“老师”才甩掉了科举烙印,正式成为对一般教师的尊称。1925年,鲁迅先生就曾写过:“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 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在济南,人人都是老师儿

其实,现在我们说的“老师泛滥”早不是啥新现象了。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施春宏介绍,自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去济南,发现出租车司机也是“老师”,“只要尊敬对方,都可以叫‘老师’”。

在济南,你时时处处都能听见一个词——老师儿,济南人把“老师儿”这个称呼放置到任何人身上,不论你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儿”。

地道的济南话,在“老师”后面是要加儿化音,用拼音来表达就是“lao shier”。用济南话说“老师儿 ”,从“老”开始语气就是上扬的,结尾再往上挑,既保留了原有的敬重之意,同时又不失俏皮。

济南出门之后开口叫老师,不管做什么,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哥们儿虽然亲切,然而总感觉太“腻”,有失稳重;先生女士又过于刻板;惟有老师,亲切而又朴实,语气中透出尊重与厚道,恰恰暗合了济南人的性格特点。

这个称呼究竟是如何而来呢?

山东省民俗学会首任会长李万鹏曾解释说,“老师儿”是济南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从解放初期开始,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原有的一些称呼如“小姐”等,有些不符合社会环境了,此时“老师儿”作为一种对人的尊称,在众多称呼中脱颖而出,从特殊行业里对比自己有经验的人的尊称,逐渐演变成一个通用的称呼语,很快在济南的市民阶层中流传开来。

济南市文联原党组书记邹卫平也曾表示,儒学文化讲究尊师重教,逢人称呼“老师儿”是儒学文化底蕴的自然流露,这种称呼方式非常礼貌,在老师后面加个“儿”字显得称呼更富亲和力,加深了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的区别。这里的“老师”实质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山东俗语文化的冰山一角。

老师儿,您知道趵突泉往哪走吗?老师儿,给我拿两个油旋儿!老师儿,有么事儿你说一声哈!

如今,逢人叫“老师”属于日常交际礼仪。

媒体圈有“媒体老师”,朋友圈里有“微商老师”,互联网大厂里有“实习生老师”,修水管的老师傅是“老师”,二十出头的年轻偶像也是粉丝的“小x老师”……

各行各业遍地“老师”,基本上“一朝入职,终身老师”。

不叫“老师”能叫啥?

“叫人”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小时候过年,对着一大堆亲戚,不知如何“开口”时,尚能在“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儿歌里找答案。长大后,面对各种复杂关系与微妙情感,怎么称呼别人,很难有标准答案。

比如面对领导,若真要公事公办地称呼职务,比如“李总监”“王处长”,总有些生硬,管人叫“李哥”“王姐”又过分亲昵,直呼其名“李某某”体现不出对上级的尊敬,但脱口而出一句“老李”,只让人想吐槽:“你礼貌吗?”

如果关系好,平时说笑时,叫声“x哥”“x姐”也无妨,可在正式场合,或是捅了娄子,再这么叫,难免有不专业、拉关系的嫌疑。

看似简单的“叫个人”,其实处处是人情世故。

连猴子也知道,胡乱叫人是要挨打的。

可是,如果真要时时拿捏尺度,在开口说话前,用上几分钟,衡量一下彼此关系,判断对方的年龄、身份、地位、喜好,再结合此刻的场合、气氛,最后精准匹配个合适的称呼,这社交负担也太重了。

话没说出口,光是想称谓,就能耗尽i人的社交体力值

加上现在出现了不少新职业,比如视频博主、美食探店员等,由于没有特定的称谓,不能像传统职业一样,当面称“赵工”“杨记者”“陈医生”等,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称呼就成了个难题。

于是,“万能称谓”应运而生。从清朝的“大人”、民国的“先生”,到新中国后的“同志”“师傅”,个个对应着时代的价值取向。

如今,人们重视知识,“老师”这一称呼也走出校园。一声“老师”,既把人抬了起来,显得尊敬;又与人拉了关系,显得亲近,好用又安全,自然就传开了。

“老师”称谓也因此成了懒人福音。

无论身份地位、不分男女老少甚至无需记住姓名,只要见人一概“老师”叫过去,也算不失礼了。

只要尊敬,就能叫“老师”

和吃饭口味一样,同样的说话习惯,有人适应就有人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有时源于文化差异。比如,一名广东人在路边买瓶矿泉水,被叫“老板”会感觉很正常;在北方,被年长者称为“老师”就容易感到别扭。

有时受价值判断影响。施春宏介绍,由于一些劣迹网红、艺人的不良行为,污染了整体形象,因此有人就无法接受网红这一群体的“老师”化。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师德”。

千年来,叫“老师”的工种一变再变,可都离不开”德高望重、传道授业”的内涵,加上“尊师重道”的传统,人们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老师就是值得尊敬、值得学习的人。

因此,如果一个道德败坏、作奸犯科的人,哪怕本身就从事教育职业,理应称作“老师”,人们还是会本能地感觉不舒服,归根到底,是觉得“TA不配”。

如今,人们的思维开阔了,尊敬的范围也更广了。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是“老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也是“老师”。每一个普通人,只要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即便没上过讲台,称之为“老师”,也未尝不可。

毕竟,古人早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值得尊敬、学习的人很多,人均“老师”才是常态。

大大方方地互称“老师”吧!每个认真生活的好人,都当得起这个称呼。

来源:央视网、济南日报

网址:央视网:为啥大家逢人就叫“老师”?在济南,人人都是老师儿 http://c.mxgxt.com/news/view/918121

相关内容

为啥现在大家逢人都叫“老师”?
为啥现在管谁都叫老师?
中国给明星起名字的大师的师傅颜廷利教授谈济南为什么喊人老师
济南人为何如此喜欢称呼“老师儿”?
全国“山东化”,为啥现在管谁都叫老师?
逢人就叫,“老师”这个称呼何以“万能”?
为啥现在管谁都叫老师?“老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济南交警队伍里有个老民警,是大家眼中万能的“王老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叫做老师?
为什么现在的明星都要叫老师 你看周迅:别叫老师!叫我名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