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教师谈丨如何与论述文阅读“和解”
【作者简介】
罗廷敏,连续三年在宜昌市夷陵中学带高三年级语文。在2022年高考中,全班学生39名学生,语文分数在130分以上的有7人,全班语文平均分在125分以上,名列全市前茅。学生愿意听,形成良性互动。
【导语】
语文新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卷面上的文字变得更多不说,内容类别也更多元,死记硬背一些解题套话从而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变得更小。而在当前全国卷的几个阅读板块中,现代文阅读里的第一篇,也就是论述类文本的相关内容和题目,是大多数学生比较头疼的部分,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害怕它“扰乱心神”,而改换试卷的答题顺序,把它放在靠后的位置去面对。
学生为什么会怕这个部分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文章的“吸引力”不强。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专业术语多,学生不容易读懂。所以很多学生在做这篇阅读的选择题时,常常像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一样,从文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出处之后紧抓不放,逐字比对,但因为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层次脉络缺乏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所以常常断章取义,陷入过分“咬文嚼字”的怪圈。
二是,题目变化性强。以2020到2022这三年的高考题为例,论述类文本的简答题所考的点每年都不一样,平时的模拟考试中也会碰到五花八门的题型,学生在答题时见到新题型容易慌乱,一时梳理不清思路,导致丢分。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除了要在平时训练时严格控制自己的做题时间之外,还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调整阅读心态
许多同学在看这类文章的时候,容易被自己的“情感”左右,如果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就很难看进去。
我常跟学生说,你们要带着学知识的心态和假戏真做的姿态去读这篇文章。论述类文本中所介绍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很好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况且我们不能只学自己感兴趣的,那样会将自己困于信息茧房之中,相反,对各类知识进行广泛涉猎,从而将自己知识的海岸线延长,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假戏真做的姿态,我的理解是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让自己演出这种暗示的状态,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真的积极起来。比如,读文章时,我们不妨在心里先给自己一个好玩的暗示:我倒要看看这个小东西究竟在说什么。诸如此类的心理对话,能让我们的心情更轻松,即便没那么感兴趣,自己也不会过于痛苦。
转变阅读方式
有的同学在读文章之前已经看过了题目,觉得这样做就可以在读文章时做到有的放矢,更精准地注意到所谓的重点内容。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容易一叶障目,使自己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有所欠缺。所以我更倾向于让学生读完文章,弄清楚别人讲了什么内容以后再去做题。
可是这所谓的“弄清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我很喜欢带着学生在课堂上做这样的训练:一篇文章读完,合上书或者试卷,说一说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会随机抽查一两位同学当众说,说不清楚的地方也不能敷衍带过。在说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虽然刚刚看完文章,却对它印象不深,无法很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此时我会要求他们再读一遍文章,注意那些自己不记得或者说不清楚的部分,当然我也会适时提醒他们关注文章的中心对象、特殊位置的句子、关联词等。第二遍读完,大家基本上能说出文章大部分内容,也能梳理出写作的层次,如果读后还有疑问,也是更明确、更细致的问题。带着这样明确的阅读任务去看文章,同学们会更专心,也能更好地注意到文章本身,理解文章自身的逻辑,而不是只看自己比较熟悉,或者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
论述类文本逻辑性强,结构清晰,其实是大家比较容易“弄懂”的一种文本类型。只要大家坚持每看一篇都去梳理文章层次,概括中心内容,一开始确实会有些辛苦和痛苦,但只要稍作坚持,你会发现,论述类文本就会变得清晰、轻易起来。
改变答题策略
这一点不唯论述类文本的简答题试用,文学类文本、文言文等都适用。很多同学热衷于对答题“套路”的收集,希望能有一种模式放诸四海而皆准,这其实是不现实的。现在的高考试题灵活多变,刻舟求剑式的做法只能是一场空。怎么办呢?答曰:问什么,答什么。听起来像一句废话,其实是强调审题的重要性。2021年全国卷中文言文阅读出了一个新题型——翻译之后多了一道简答题。在之后的备考中,我们发现那道题虽然不难,但有的学生就是拿不到满分,原因就是没有答出题目问的核心内容。比如我们曾经碰到过一道“A为什么要置B于死地”这样的题,许多学生找到原文之后直接翻译出来:因为B有才华。这中间明显还少了一个“桥梁”,一个人有才华并不会直接惹来杀身之祸,只有这种才华影响到了A的地位,或者遭到了A的忌惮才有可能被其除之而后快,如果只答因为B有才华,这在逻辑上是无法和问题建立联系的。大家在训练中,不妨时不时把题目和自己写的答案放在一起读一读,看它们能不能在逻辑上“无缝衔接”。
论述类文本亦是如此,简答题的题目多变,但答案都只会从文中来,只有文本才是我们答题的主要依据。当然,找到了对应的内容进行誊抄不是上策,只有重视和出题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审清题目意旨,才能完成合作,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罗廷敏)
(以上稿件选自帅作文周报高中版,更多优秀作品可关注帅作文微信公众号:shuaizuowenzb)
网址:明星教师谈丨如何与论述文阅读“和解” http://c.mxgxt.com/news/view/918268
相关内容
资深名师解读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阅读心得体会优选(15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物传记的阅读指导
女明星和男明星谈恋爱小说免费阅读
阅读向未来②丨作家王开林:读《湖南人的境界》,品湖南人和湖湘文化
新东方明星教师讲述如何提升英语演讲技巧
略论名人传记的阅读功效
盘点娱乐圈中货真价实的明星教师 何炅黄磊王志文
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沟通丨论文萌动画第⑩弹
北京东方嘉艺影视传媒教育艺考专家谈如何练习即兴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