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有趣的“派遣理论”

发布时间:2025-05-01 17:00

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所有关系里非常重要的,可谓血浓于水,心心相印,所以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但现实生活中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每个人与家庭成员之外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时刻都在产生互动和联系,以及时刻都会产生矛盾……

家庭生活中的矛盾数落起来林林总总,说起来永远都是各说各有理,似乎像乱麻,斩不断理还乱,但又无法断舍离,彻底的抛弃“问题”,所以才有: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样的说法。

今天我就学到了一个有趣的关于家庭关系的理论:派遣理论

派遣理论,最早由赵旭东老师等专家在国内传播。来自于70年代德国老师的著作。

父母亲养育孩子就好比培养战士,孩子长大了,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派出去执行任务,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会理想。

——这个比喻是不是十分的形象?!想想我们自己不管多少年纪,总觉得父母好像是“上级”一样,我们对父母有天然的听命和忠诚,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在老人要咽气的时候,往往对孩子交代一下后事和遗言,好像最后的叮咛和遗愿,得到后代的承诺,然后才能瞑目安心的离去……这是不是很像给孩子布置最后的任务呢。

然而现实中会有很多的偏差出现,正是这些偏差导致了亲子关系中的很多矛盾纠缠,这里面有下几种偏差的情况:

011 拔苗助长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分苛求,无视现实情况和孩子自身的能力,对孩子采取拔苗助长式的行为,往往导致孩子被压垮的严重后果。

比如给老师送礼让孩子当班干部,来锻炼孩子的出人头地的能力,但是小孩能力不够遭到同学嘲笑,结果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困惑甚至是伤害。

022 孝顺冲突

就是父母意见不统一,经常吵架,要孩子选择站哪一边,或者离婚、分居的家庭,孩子不知道该听哪位家长的话,内心经常矛盾冲突,不知道该对谁好,还经常两边受气。

这样的孩子经常需要选择“站队”,有时候选择强势的一方,还会对另一方产生愧疚或者同情,希望长大了拯救另一方……

033派遣任务冲突

给小孩要完成的任务太多了,今天要他长大当科学家,明天要他当医生,后天要他当明星赚快钱……结果小孩不知道哪个是重点,疲于奔命而无所适从。

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多了……

044 溺爱

可能由于父母小时候潜意识层面的“本我”的需要未被满足,他们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拼命的“给予”,对孩子在某些方面有过多的“关爱”,这种溺爱最后导致了孩子的问题。这种家庭的孩子是个宝贝疙瘩,长大后是个“巨婴”,家长对孩子无限的溺爱同时,也有无限的担心。

剧情是这样的:你可是家里的小宝贝呀,但是你哪里还不够好啊……但是你早生了三天……但是可能我们家有遗传病……但是……等等,这些孩子就会常常对家长的担心产生恐惧,害怕长大了说不定哪天会死掉,会怎么怎么样……然后他们会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奇迹般地就成为病人,包括突然就厌学了,突然就肚子疼了,突然就抽风了,或者突然就沉迷游戏,莫名就高考失败,或者上大学上了半年莫名就辍学呆在家,然后就宅着不出门,成为啃老族的一员。这种叫“心理分化程度太低”。

由于父母没有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学会慢慢放手,没有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执行任务,这个也叫派遣失败。

055 只生孩子不教养

这种情况是孩子从小被忽略、忽视,或者受到养育者的明显虐待。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爱、被期待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有什么任务,这叫派遣不足、派遣模糊。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则容易抑郁,自暴自弃,变成反社会、边缘人格,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这四种亲子关系中的偏差,是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呢?这个理论是不是非常有道理、有趣呢?是不是在繁杂的家务事里面,给我们来了一个提纲一样的总结和指导呢?

网址:亲子关系中有趣的“派遣理论” http://c.mxgxt.com/news/view/920715

相关内容

嘉靖派遣吕芳前往南京,其中缘由陈洪始终无法理解
女娲娘娘派遣妲己祸乱商朝的神话传说解读
阿音派遣锦辞的手下前来救援,永夜长明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韩关系有症结需解开
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中的挑战和冲突?
关于北京旭日东升劳务咨询有限公司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变更情况
玛瑙派遣皓翎,阿念身披战甲代父出征,小夭巧遇相柳,心中满溢喜悦之情杨紫
杀手行刺谢危 不曾想是平南王派遣,谢危形势进退两难
明星的私人保镖:个人聘请还是公司派遣?
家里有亲子关系怎么处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