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派到“顶流”:石矶娘娘的古今传奇,《哪吒》和《封神榜》
#深度好文奖励计划#
传统印象:《封神榜》里的石矶娘娘
在许多 80、90 后的童年记忆里,《封神榜》相关的影视作品是暑假的常客。其中,石矶娘娘的形象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在原著《封神演义》中,石矶娘娘是截教通天教主的徒弟 ,本体是一块玄黄时期诞生的顽石,经过数万年吸收日月精华,才修炼成精。她居住在骷髅山白骨洞,听这名字就充满了神秘和阴森的气息。
石矶娘娘本在自己的洞府潜心修行,与世无争,可命运却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哪吒在陈塘关玩耍时,误射乾坤弓震天箭,这一箭直接要了石矶娘娘徒弟碧云童子的性命。石矶娘娘悲愤交加,她只是想为徒弟讨个公道,于是找到了李靖。李靖带着哪吒前去请罪,可哪吒不仅不认错,还打伤了彩云童子。石矶娘娘怒不可遏,决定找哪吒和他的师父太乙真人理论 。
在和太乙真人的对峙中,石矶娘娘据理力争,可太乙真人却以 “天命” 为借口,偏袒哪吒。最终,太乙真人祭出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活活烧死,她的魂魄进入封神榜,被封为 “月游星君” 。从这个故事来看,石矶娘娘更像是一个受害者,她的反抗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却被强大的势力无情碾压。在传统的《封神榜》故事里,石矶娘娘是一个悲剧角色,她的遭遇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世道的不公。
颠覆认知:电影《哪吒》中的石矶娘娘
时光流转到 2025 年春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横空出世,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石矶娘娘 。这部电影中的石矶娘娘,和我们记忆里《封神榜》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可谓是进行了一场大胆的 “人设革命”。
电影里的石矶娘娘,一出场就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她体型庞大,与巍峨的山峰融为一体,粉色的披肩、双丫髻的少女感妆造,与她那巍峨的体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忍不住感叹这 “反差萌” 太绝了。她的性格也十分讨喜,心思单纯,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她常常对着魔镜问:“谁是方圆十里内最漂亮的女人 ?” 那自信又可爱的模样,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大家看到了她俏皮可爱的一面 。
在电影情节中,石矶娘娘与哪吒的冲突也别具一格。她并非是出于恶意去针对哪吒,只是因为立场不同,便与哪吒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斗过程中,石矶娘娘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乐观的心态。当哪吒带领着捕妖队来攻打她时,她霸气地宣称:“这整座山都是老娘的身体 !” 可即便如此,当她被哪吒打碎,变成了小小的石头人逃跑时,还不忘捡树叶子当蝴蝶结,嘴里喊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奶凶奶凶的样子,萌翻了一众观众。
这种颠覆性的改编,让石矶娘娘从一个悲剧的受害者或者邪恶的反派,变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独特角色。她代表着一种现代的价值观:自信、乐观、不被他人的眼光所左右 。她不在乎外界对她的看法,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着自己认为的美好。这种人设的创新,不仅为电影增添了趣味性和新鲜感,也让观众对传统神话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原来神话角色还可以这样塑造 。
对比分析:两者形象差异及原因
将《封神榜》和电影《哪吒》中的石矶娘娘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把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物放在了同一张画布上,色彩、笔触、风格都截然不同。
从身世背景来看,《封神榜》里石矶娘娘是截教弟子,由玄黄时期的顽石修炼而成,她的诞生带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和传统修仙体系的烙印,这种背景设定与封神世界宏大的世界观紧密相连,她的命运也被封神这场 “天命” 的棋局所左右。而电影《哪吒》里,石矶娘娘的身世背景被淡化,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她当下的生活状态 —— 一个独自生活在山里,将山峰视为自己身体一部分的独特存在 ,她的故事不再与复杂的修仙门派、封神大业挂钩,变得更加简单纯粹。
性格特点上,《封神榜》中的石矶娘娘,因徒弟枉死,展现出的是愤怒、坚韧和执着。她一心只为徒弟讨回公道,面对太乙真人这样的强大对手也毫不退缩,这份执着源于她对师徒情分的坚守,以及对正义的朴素认知。而电影《哪吒》中的石矶娘娘,心思单纯,乐观自信,甚至有些天真可爱。她对美的追求,对自身魅力的自信,以及战斗失败后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都与传统版本大相径庭 。
行为动机上,《封神榜》里石矶娘娘的行动是为了复仇和捍卫正义,她的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背后是深深的悲痛和无奈。电影《哪吒》里石矶娘娘与哪吒的冲突,更多是因为立场不同,她守护自己的领地,捍卫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恩怨情仇,只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战 。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和时代背景、受众需求、创作目的息息相关。在《封神榜》诞生的时代,故事更多地承载着对传统道德观念、因果循环的表达,石矶娘娘的悲剧命运是对 “天命难违”“善恶有报” 这些观念的一种演绎 。而在当下,观众的审美更加多元,追求轻松、有趣、个性化的内容。电影《哪吒》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将石矶娘娘塑造成一个充满趣味和现代价值观的角色,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能因为她的可爱而会心一笑 。同时,电影的创作目的也在于创新和突破,通过对传统角色的重新塑造,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为传统神话故事注入新的活力 。
文化意义:角色演变背后的思考
石矶娘娘形象从《封神榜》到电影《哪吒》的演变,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代文化和观众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传统神话的重新诠释角度来看,这一演变打破了大众对固有神话形象的刻板印象。以往,人们对石矶娘娘的认知被局限在《封神榜》既定的故事框架内,而电影《哪吒》大胆地突破了这种束缚。它就像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拿起画笔,在传统神话的画布上重新勾勒,赋予石矶娘娘全新的色彩和线条。这种重新诠释,让古老的神话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提醒着人们传统神话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挖掘、被创新 。
在对多元价值观的接纳方面,电影《哪吒》中的石矶娘娘功不可没。她自信乐观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追求,代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崇尚的一种生活态度。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道德评判和角色设定,石矶娘娘的转变让观众看到,神话角色可以拥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不再是简单的 “好人” 与 “坏人” 之分。她的存在拓宽了人们对角色价值观的理解边界,让观众学会接纳和欣赏不同的性格特质和生活方式 。
从对当代文化和观众认知的影响来说,石矶娘娘形象的演变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容宝库。它成为了文化创作中的一个新样本,激励着更多创作者从传统神话中汲取灵感,进行大胆创新。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神话故事的消费习惯和审美期待。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角色形象,而是更加期待看到那些富有创意、能与现代价值观产生共鸣的作品 。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推动着当代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结语:石矶娘娘的传奇仍在继续
从《封神榜》中那个被命运捉弄的悲剧角色,到电影《哪吒》里自信乐观的可爱担当,石矶娘娘的形象经历了一场华丽的变身。她的每一次亮相,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和创作者的奇思妙想 。
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石矶娘娘有着独特的价值。她是传统神话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神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最初的悲剧形象,还是如今的创新演绎,都反映了人们对神话故事的热爱和对角色内涵的不断挖掘 。
展望未来,相信石矶娘娘还会在更多的作品中出现,以不同的姿态带给我们新的惊喜。也许在后续的电影续集中,她会和哪吒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并肩;也许在其他的动漫作品里,她会成为主角,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冒险 。我们期待着创作者们能继续发挥想象力,为石矶娘娘这个角色注入更多的生命力,让她在文化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网址:从反派到“顶流”:石矶娘娘的古今传奇,《哪吒》和《封神榜》 http://c.mxgxt.com/news/view/932837
相关内容
杭州石雕大师3天打造“石矶娘娘”,网友:这下遇到真的了!《哪吒2》最狠真相:土拨鼠、申公豹到石矶,三妖死揭开顶层逻辑
杨怡粤语配音石矶娘娘
西游记和封神榜有什么关系? 原来封神榜揭示了孙悟空的亲生父母是谁!
苑琼丹发视频点赞《哪吒2》 曾在《封神榜》中饰演殷十娘
《哪吒2》票房奇迹背后的营销密码
石矶娘娘配音演员回应传闻 称自己不是搞行政工作的
封神演义与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150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奇迹背后的营销密码
双面哪吒:“封神”中的叛逆与“西游”中的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