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着指头一算,离秋招不到三个月了,大学生找工作的聚集地牛客网讨论区对于如何写好简历的提问也逐渐多了起来。
问题的核心:如何写好简历。作为工科或者软件相关来说简历中一般会包括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这两个模块。在写简历的时候,对于这两部分,都会面临一个如何表达的问题。很多人都是随性而写。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结构化表达的方法—STAR法则。
什么是STAR法则,STAR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的缩写,是一种常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STAR法则比起传统的面试手法来说,可以更精确地预测面试者未来的工作表现。
情境:面试官希望你能描述一个最近遇到的挑战或情况。任务:你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面试者想要知道的是你在上述情境下如何去明确自己的任务。行动:你做了什么?面试官想要了解的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有没有替代方案?结果:你行动的结果是什么?从你的行动中,你得到了什么?有没有完成你的目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经验教训?之后有没有用到这些经验?
结合STAR法则,简历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我能给公司带来什么。简历是用来获得面试机会的。所以在简历的写作上,"只有用心的简历,没有万能的简历"。简历的书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有些人喜欢只做一份简历,然后无论求职什么职位,都使用这份简历,基本上很少得到HR的面试通知。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制作简历时一定要清楚这个工作需要你具备哪些能力,然后在简历中把自己相关的能力用适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告诉面试官:我就是你们需要的人。
在准备简历的过程中至少要准备两种类型的简历,通用型和针对型。通用型是指一般的简历,基本罗列出自己的特点、技能,适合大多数的相关职位,都可以投递过去。而针对型是指针对自己心仪的公司,你应该仔细地看公司的招聘广告,分析其工作职责和用人要求,了解公司文化等其他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改简历。
在这个针对型的简历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明显地告诉用人单位,他所提出的条件你都符合;二是可以适度放大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这并不是欺骗,但前提是:你真的涉及过这些具体工作,必须具备做这些工作的能力;三是如果你某段工作的时间较短,可能虽然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但很可能被HR过滤掉,因此你可以适当地把相关工作时间有意识地模糊掉,只写上年份。四是要把自己想象为读简历的人,他想看到什么,你就写什么,你要处处告诉他:“我就是你要找的人!”要有“舍得”的精神,把所有和这个工作没有关系的经验砍掉,只突出和这个工作有关系的经验。
最后附上一张普通简历与优秀简历的对比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