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消费?喜爱度不一定要用消费额来证明

发布时间:2025-05-02 14:05

“饭圈”乱象治理正在进行中,某韩国男团成员的中国粉丝后援会“顶风作案”,被曝出1小时集资超过230万元,准备以定制飞机广告等一系列活动,为偶像持续庆祝生日三个月。如此奇葩行为很快引发全网声讨,相关账号被网络平台封禁。

近段时间,下架劣迹艺人作品,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严禁呈现互撕信息,停止一批打投APP运营……相关部门针对娱乐圈和“饭圈”乱象祭出的组合拳不可谓不严厉。然而,从某女星粉丝因同作品男主角拉踩引战,到某男星预售半张专辑圈钱却备受热捧,再到此次为韩星疯狂集资打广告,证明在大环境逐渐净化的情况下,粉丝群里的“小气候”尚未完全转向,“饭圈”积弊绝非一朝一夕即可解决。

剖析上述案例可见,滋生“饭圈”乱象的一大症结在于,“追星必须花钱”的意识在粉丝群体心中根深蒂固。娱乐作为一种产业,需要从业者产出专辑、剧作、综艺等等商品,也需要大众为之消费。但在过去,这不过是一张CD、一张电影票等一次性消费。但随着热搜、排名、话题等流量工具的出现,数字专辑、打投刷票、网络应援等新模式花样百出,这让娱乐消费变得可以“上不封顶”。真金白银的诱惑之下,经纪公司开始与“粉头”串通一气,想尽办法掏空粉丝的腰包。即便面对零收入的学生,他们也要用“为了哥哥省下一杯奶茶钱”“不买爱豆就没资源”等花言巧语“洗脑”。更夸张的是,粉丝团内部还会借此形成“鄙视链”,一些中学生为了不被排挤不惜对家长连蒙带骗。可以说,“消费额等于喜爱度”这种畸形的娱乐消费观不改变,烧钱追星之风就无法刹住。

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在追星这件事上,如果想花钱,就能找到一万条花钱的路。”在对娱乐产业形成强监管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深入思考如何校正粉丝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粉丝的消费意识。追星本身没有“原罪”,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良性关系,不是单向的“崇拜偶像”,更不能是完全的消费关系。身为公众人物,明星要以专业立足、品行立身,也要为粉丝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这个逻辑厘清了,才能真正根治“饭圈”乱象。

(原标题:打击烧钱追星 拒绝消费绑架)

来源:北京日报 | 评论员 鲍南

流程编辑:u02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网址:追星=消费?喜爱度不一定要用消费额来证明 http://c.mxgxt.com/news/view/937051

相关内容

消费行业:2015年年度报告摘要
多款追星应用集中下架,部分平台禁未成年人消费
消费品市场恢复放缓 消费升级趋势不变——2024年一季度北京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解读
多款追星应用集中下架!部分平台禁未成年人消费
明星代言对消费者消费行为实施的关系研究(2)
一开始我并不想买:如何克服过度消费?
前三季度海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
统计局:一季度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品牌忠诚度与家居用品消费者行为.docx
不同类型明星粉丝消费行为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