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初:被谣言桎梏十年,44岁考硕士当导演
一、从璀璨明星到沉寂岁月
2005年,张静初凭借电影《孔雀》中的高卫红一角,成功问鼎华语影后,还获得了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这部电影不仅让她在国内名声大噪,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此后,她又接连出演了《花腰新娘》、《门徒》、《唐山大地震》等多部优秀作品,与众多知名导演合作,如顾长卫、冯小刚、尔冬升等。著名导演尔冬升对她不吝溢美之词,称“香港没有女演员可以比她厉害,就是张曼玉有机会和她对戏的话,也得要打起精神来。” 。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绯闻谣言的不断传出,张静初的演艺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被冠以 “导演收割机”、“女版陈冠希” 等污名,被传与多位导演有不正当关系,如顾长卫、章家瑞、陆川等。这些绯闻不仅让她的形象受损,也让她失去了很多好的资源。电影上映后,她的戏份被删得一点不剩。记者就此追问时,顾长卫吞吞吐吐,蒋雯丽全程黑脸。一句戏言被媒体断章取义,又成为一轮谣言的孵化剂。
在绯闻谣言的困扰下,张静初的资源开始逐渐下滑,和大导演合作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烂片频出,再也不复以前的风光。她陷入了近十年的沉寂,无戏可拍。
二、44 岁开启逆袭之路
(一)毅然考研的决定
42岁的张静初,在演艺事业陷入低谷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报考美国电影学院。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她深知演艺圈竞争激烈,新人辈出,自己需要不断提升才能不被淘汰。同时,她也希望通过学习导演专业,为自己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
面对这个决定,张静初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时间紧迫,离考试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其次,她还要兼顾拍戏等工作,精力有限。然而,张静初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毅然决然地硬着头皮上。她全程分享了自己的备考过程,让粉丝们看到了她的努力和坚持。
(二)艰苦的备考之路
在备考过程中,张静初可谓是拼尽了全力。她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三部短片,这对于一个专业导演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何况她还要同时准备托福考试和撰写论文。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张静初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学习。
她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早上用一个小时做好全天的饭,然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1天24个小时,她有15个小时都泡在英语里,1小时做3篇英语阅读,逼自己每天睡前背完200个单词。写英语作文时也是痛苦不堪,经常回头检查发现全是问题。焦虑的她大把大把掉头发,感觉脑子的“CPU”都过载了。
除了英语学习,她还要拍摄短片和撰写论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要拍摄完成两个短片,这需要她从组队、筹拍、开会,到准备剧本、道具、找演员、场地,再到正式拍摄、剪辑后期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同时,她还要在4天内完成3篇论文,这对她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然而,张静初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最终,她成功通过了托福考试,完成了短片拍摄和论文撰写,如愿拿到了美国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新的机会,也激励了无数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考硕士背后的原因
(一)自驱力的推动
张静初一直强调自驱力是她考硕士的重要原因之一。她深知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求知的欲望,都有一颗渴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种子。对于张静初来说,这种自驱力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她从一个曾经在演艺事业上取得过辉煌成就的明星,到陷入绯闻谣言的困扰,再到如今勇敢地踏上考研之路,这一路走来,她越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人大胆追求梦想。正如她所说,44岁的自己能做到,其他人也一样可以做到。她相信只要有自驱力,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掘出无限的潜能。
(二)应对事业困境
人到中年,张静初面临着事业上的诸多困境。在娱乐圈,中年女演员的戏路往往会变窄,可供选择的角色越来越少。对于张静初来说,近十年的资源下滑更是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事业的危机。要么是出演豆瓣评分跌破地板的超级大烂片,要么在国际大片里打酱油被群嘲,甚至因为对手演员成了劣迹艺人,作品被迫雪藏。
在这样的困境下,张静初选择沉淀读书,报考硕士。她明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新的出路。读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为她在导演领域开辟新的天地。她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名演员,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导演专业,掌握更多的创作主动权。
四、硕士生活与未来规划
(一)地狱式学习日常
张静初的硕士生活堪称 “地狱式”。在学校里,她每天都被繁重的学业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长时间写作业是常态,常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从早上八点准时打开电脑学习,一直干到晚上十点,甚至更晚。黑眼圈、法令纹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悄悄爬上了她的脸庞。她的饭也常常在学习的间隙匆匆解决,一手捧着饭盒,一手打字,完全没有了曾经女明星的精致模样。
不仅如此,拍片子也是她作业的重要部分。前一天晚上还在肝论文,第二天凌晨 4点就起来拍片子。四五个项目同时开工是家常便饭,神经紧张到把厨房里蒸汽锅的声音当成雨声,以为影响拍摄而吓得一晚上睡不好。这种学习强度和精神压力真的非常大,但张静初虽然看上去疲惫,却也乐在其中。她一边抱怨着 “不写了不写了”,一边又为完成了十个作业而感到喜悦和激动。
(二)毕业后的打算
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张静初早已明确,即使从美国电影学院毕业,她也会继续求学。在她看来,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成长。张静初考的AFI虽然是顶尖电影学院,但她很羡慕可以去综合性大学的人,她认为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和养分。她深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电影领域走得更远。
从张静初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时的困境,更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断提升和追求。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张静初都将以学习为伴,勇敢地前行,为自己的电影梦想不断努力。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年龄不是阻碍,困境不是终点,只要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绽放光彩。
网址:张静初:被谣言桎梏十年,44岁考硕士当导演 http://c.mxgxt.com/news/view/940624
相关内容
44岁张静初,被“造黄谣”十余年,厌倦了娱乐圈,姐不玩儿了张静初遭遇“网络黄谣”最痛心没有及早报案|女性“被黄谣”如何维权
张静初遭批心机女,插足某导演婚姻被导演太太团封杀?
打破女性桎梏,宣扬家国情怀,内娱短剧是真的敢拍
眉山老鬼突破桎梏,哪想时运不济无法飞升成小丑
张静初曾被导演夫人集体封杀?网友:现男友身家不输导演!
张静初天涯扒皮跟过几个导演和冯小刚绯闻,徐帆讽刺张静初什么话
张静初:内娱女星上岸读研第一人,直播写近10个小时的作业
被造黄谣十几年,张静初胜诉哽咽发声,曾遭导演太太圈集体封杀事业尽毁!
张静初与导演们的瓜:与顾长卫、冯小刚...@祁愿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