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教》:亲子沟通方法用对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以下的话你觉得熟悉吗?
我怎么教了这么多次,你还是不懂呢?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的?
这么容易的题你怎么都不会呢?
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呢?你怎么那么难教呢?好了好了,觉得难就不做了,睡醒了再做吧。
以上的对话,有没有感觉很熟悉呢?常常有妈妈和我说:“我真的尽力 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难教,这么多问题呢?
可是不管我们如何对孩子说,孩子都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面对状况百出、屡教不改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呢?答案就在今天的分享这本书里。
按下发火的暂停键
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处于发火的时候,别人的任何一点小小的行为,都可能会让这把火更旺,甚至还会延伸到更多的无辜的周围的人身上。
虽然有些胡搅蛮缠,但这种暴躁的发脾气发火却不是无的放矢,它是真的被自己的情绪掌控,从而表现出一些急躁。
据不完全统计,父母在孩子小学阶段发的火比其他的时期要多很多,甚至还会因为火气太大需要静养。有点那个被气的吐血的意思了,虽然有些夸张。
但为什么发火以后,孩子却依然没有改变,反而是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受控呢?说明根源没有解决,只是一个表面的压制,并且这种压制越厉害,最后的火气反而更大。
想要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还需要从按下发火的暂停键开始。
暂停键是给彼此一个安静、反思的空间,让彼此冷静下来,好好地思考,到底事情的解决应该怎么样,更加理智,而不是冲动上头。
就像书中提到的“意识自己的停顿,觉察自己的内在,安顿自己的情绪”,这样就有意识的做惯性的改变,让这种停顿变得越来越自然,也让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
家长改变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
孩子十有八九的行为离不开家长的背后行为,这些行为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不管哪一种,都需要父母认识到自己在做出这些背后行为的时候,对孩子的后续影响。
书上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小女孩被老师严厉的批评了,小女孩就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情绪很低落,也很生气。
但她的妈妈却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逼问孩子到底怎么了,或者说一些“你怎么能这么想,老师也是为你好”这类的话。妈妈只是询问她的感受,一点点的引导小女孩说出来她的伤心。
随着一步步的引导,孩子的心绪一点点的放下,整体的情绪平复了很多。而妈妈整体也只是安安静静的拥抱着小女孩,听她讲感受,让她倾吐,并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她肯定与支持。
我们的孩子虽然是白纸,但想要往上画上色彩,也需要规划和分析,并不是胡乱的涂鸦。
就像书中所说“父母认可孩子,才会让他们内心生出更多的爱和力量。”
父母对孩子看似很轻巧的一小步改变,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成长的一大步起源。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最亲近的人,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很强,但同样的也最容易因为父母的“为你好”受到很多的伤害。
所以,父母在遇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多理解沟通,专注于帮助孩子疏导问题所在,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起来。
沟通到位,亲子关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而不再是“鸡飞狗跳”。
自我觉察,与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没有一套标准的流程,正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更要学会去因材施教。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斗智斗勇,孩子跟父母是共同成长的,重要的是父母需要带着自我觉察。
各位亲爱的妈妈们,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总是说他,你怎么这样的性格啊,你到底像谁啊?
显而易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性格,都是取决于你平时对他的态度。
父母要努力做到在陪伴孩子时,每一刻都是专注的,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收起你自.以为是的评价,享受这个情感连接的过程;
在孩子与你交流时,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看着孩子,倾听孩子,并给他积极的回应,这样孩子才会明白:爸爸妈妈是爱我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关键所在。
父母有所意识,有所改变,对他的影响才会有效。
经常审视我们自己,勇敢承认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允许它存在,就是允许它的改变。
允许我们的情绪,允许我们的不足,接纳它,尝试不同方向改变,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
我们和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相信改变会发生,哪怕每天只是进步一点点。
“母慈子孝”的场景确实不是一天换来的,成绩好也不是衡量将来幸福的唯--标准。
你有所改变,孩子就会有所进步的,耐心点。
人的焦躁恐惧担忧,都是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真正未来已来的时候,反而释然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爸爸妈妈需要根据自家娃儿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多实践,多记录,多总结。
孩子在成长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当面临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多走进孩子的内心,多了解和多体会,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果我们错怪孩子了,请一定要十分诚恳地向他们道歉,这个是家长的错误,有错就改,孩子是这样,大人也应该是这样,孩子才能从委屈和不满中走出来,乐意接受你的道歉。
正如作者所想表达的,当我们开启自己,便是要展现更大的同理心,被视为展现内心的一部分,让孩子接纳自己的处境。
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期待和包容。内驱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正能量。
这本书所倡导的萨提亚教育模式,强调亲子沟通方式的重要性,主张教育者进入孩子的感受,以正面好奇、正面引导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帮孩子联结内心的渴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的内驱力被唤醒的一刻,他就有了源源不断向上成长的力量。
点个「在看」,与家长们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址:《心教》:亲子沟通方法用对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http://c.mxgxt.com/news/view/942888
相关内容
蓁爱教育亲子教学,如何正确的陪护,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沟通李玫瑾:您会跟孩子说话吗?亲子沟通三个方法,教您与孩子交谈
【我的家教好故事】——非暴力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十本改善亲子关系的好书推荐 亲子类书籍排行榜 教你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亲子关系有效沟通有哪些方法
怎样和孩子沟通谈心说些什么话?看看这些沟通方法!
怎么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聊天的方法很重要,这几点用起来
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三招教你轻松上手
亲子相处: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