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网上讨论一线明星,二线明星都有谁。
关于一些明星有哪些这个问题,网上经常有大量讨论。
但是这些名单在我看来都比较可笑。基本上什么阿猫阿狗,有些流量明星都能算一线明星,讲真,一线明星的含金量怎么可能这么低呢。
那么到底哪些才是一线明星呢?
首先咱们要搞清楚,比如由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一级演员,和一线明星就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一级演员只是某种职称,而且大多数都属于体制内文艺团体,自然和具有市场价值的明星并不完全对等。
一线明星也不是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比如李雪健被授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但这个和一线明星也没有关系。
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是一线明星呢?在我看来,一线明星和一线城市是个相似概念,如果说一线城市主要就是看GDP,那么一线明星就是看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又是如何衡量呢?
我觉得主要就是看主演电影的票房号召力,主演电视剧的收视率和传播度。
至于什么网络人气这些都是虚的,前段时间电视揭露了以微博为代表的流量数据造假,所以网上这些热搜、转发评论什么,统统都不可信。
相比起来,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事儿也很常见,所以还是电影票房是硬指标。所以电影票房应该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也因此,电影明星比电视剧明星的档次要高一些。
那么具体要什么样的票房号召力,才能算一线明星呢?我觉得咱们先要确定,能够到一线明星这个档次的,有几个?
咱们中国目前一共有2000多个县级市,300多个地级市,传统上所谓的一线城市,就是4个,北上广深。
最近又提出了所谓的新一线城市,把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这些都算进去。其实主要就是经济大省的省会和那几个计划单列市(苏州是唯一例外,谁叫人家GDP高呢)。
当然,新一线城市的说法呢,不太服众。这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有的说成武重杭必须在里面,有的说南京苏州必须在里面,这几个城市还算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到了宁波、长沙、厦门这些,争议就非常大了。
大家互相比较各种指标,城市的GDP,高校数量,乃至于上市公司数量这些都拿出来,争破了头。但总之呢,咱们可以下个结论,一线城市4个没有争议,新一线城市到底多少个,哪些城市可以算,不太确定。
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有15-20个左右的经济强省的省会和计划单列市基本上处于新一线城市的范围。
作为类比的话,基本上可以说目前国内有4个超一线明星,和20个左右一线明星。
在给出名单之前,还要强调一下,明星的商业价值变化幅度非常大,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不停地有新的票房巨星上位,也会有以前的老牌巨星段位下滑。
比如说葛优,放在2010年那会,曾经在2010年贺岁档出现3部葛优电影集中上映的盛况,那是妥妥的国民演员,无论票房、人气、知名度,各方面都是绝对超一线巨星。
但是这两年葛大爷基本退居幕后了,那自然就不算一线了。
最近的例子也有,比如邓超,2015年-2017年左右也是妥妥的超一线巨星,那会他主演的《美人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票房非常火爆,《烈日灼心》还拿了影帝,但是这两年有点颓;类似的陈坤,这两年段位下降也很厉害;女演员里面周迅前几年也是绝对的超巨,这两年肯定也下滑了。
所以啊,咱们说目前的一线明星,主要衡量的是最近2、3年主演电影的票房情况,还要是持续、稳定地输出票房,同时主演电影都是现象级,口碑很高,热度很大,观众无人不知。
够格称得上超一线巨星4个,吴京、徐峥、沈腾、黄渤,我觉得刚好也可以对应北上广深4个超一线大城市。
吴京2017年《战狼2》,今年《流浪地球》,2年不到,2个电影票房快100亿了,出一个就是现象级票房神话,属于最牛逼,王中王。吴京刚好是北京人,对应四大超一线城市的北京。
徐峥,曾经的囧系列拿过票房冠军,去年又主演了《我不是药神》,马上准备拍《囧妈》,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势头非常猛。徐峥是上海人,自然对应上海。
沈腾,属于当前风头最抢眼一个,最近1年有《西虹市首富》、《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3部都破17亿,个个都是票房爆款,之前《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也都是喜剧片票房神话,被誉为最接近喜剧之王的那一个。沈腾是4人中最晚成名,可以对应深圳。
黄渤,最近一年有《一出好戏》和《疯狂的外星人》2部高票房电影,前两年高票房电影有点少,但是《寻龙诀》、《心花路放》也还接的上。属于老牌明星焕发第二春,可以对应广州。
以上4位,是目前中国明星当中独立一档的存在。
好,一线城市和超一线明星的名单,基本上大家都不会有什么争议。正如新一线城市的名单有争议一样,一线明星的名单也有点争议。
咱们勉强给出一个名单。
这里面要单独提一下王宝强。
正如中国一些城市一直有个“第五城”的概念。很多人都在说北上广深4大一线城市之外,中国应该有个第五城,甚至还说一线城市应该是5个。那么,第五城应该是哪个呢?有人说成都,有人说武汉,有人说重庆,还有人说南京,有人说杭州,我觉得这5个都有那么点意思,但还是不太服众。
虽然中国第五城的归属有点争议,但是国内明星第五人目前来说属于王宝强应该没啥问题,无论从这2年电影票房号召力,话题度,影响力等各个方面来说,王宝强和上面的吴京等人可能有点差距,但是和其他明星比起来还是高出一头的。
那么,王宝强之外,还有哪些明星可以称为一线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领域说一下。就是电影、电视剧和音乐这3大块。其中电影方面最权威。
电影方面的一些明星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周星驰、宁浩、徐克3个大导演,也是目前中国电影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虽然周星驰、徐最近2年的新片票房和口碑都比较失败,品牌价值下滑厉害,但是他们肯定还属于一线大导。
第二类是老牌电影巨星。基本上王宝强、邓超、郭富城、成龙、刘德华等目前依然属于一线,没有问题。
王宝强和邓超前面都说了。
至于郭富城、成龙、刘德华属于老牌港星,这两年主演电影票房差强人意,但是底蕴还在,给他们一个好的剧本,依然有很大的能量爆发,比如刘德华前几年电影票房都不太好,但是暑期档《扫毒2》就拿下10亿了嘛。这里面古天乐活跃度还可以,但是这两年主演电影票房不理想,和前面几位有点差距。
第三类是新生代力量,我觉得主要是彭于晏、刘昊然、黄轩和周冬雨这几个。
彭于晏在《湄公河行动》之后成为最具潜力的年轻演员,不过过去1年只出演了姜文《邪不压正》,票房不利,曝光度有点下滑,然而接下来他主演林超贤新片《紧急救援》很令人期待。
刘昊然则是年轻一代演员中最被看好的一个,他主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已经成为招牌,明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也是目前最大的票房冠军热门。
相比彭于晏和刘昊然,黄轩的票房号召力要弱一点。
黄轩是在2018年贺岁档主演了《芳华》和《妖猫传》以后,迅速走红,但是他现在有点像拍完《夏洛特烦恼》的沈腾,还需要1、2部高票房电影巩固自己的位置。
冯小刚的新片《只有芸知道》还是黄轩主演,结果票房就很失败,证明黄轩没有接得住一线,甚至有点远离一线了。
周冬雨则是目前女演员里面的扛把子,也是女演员里面目前票房号召力最强的那一个,其他女演员和她比起来都差一大截。
无论是之前《后来的我们》,还是新片《少年的你》,票房都破了10亿,而周冬雨在这2部电影里都是最大的招牌。
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周冬雨也是女演员里面最耀眼的那一个。
至于在《少年的你》里面出演男主角的易烊千玺,今年凭借《长安十二时辰》迅速蹿红,但是票房号召力还需要时间检验。
说完电影咖,接下来说说电视咖。前面咱们就说了,电影票房是硬通货,电视剧收视率多少都有点水分,所以电视咖明星的含金量不如电影咖。
这两年还能称得上一线明星的电视咖,大概有赵丽颖、胡歌、杨幂这些。他们主演电影票房都不怎么样,但是都有2、3部现象级电视剧,所以人气也非常高,知名度也非常大。
另外,因为《都挺好》再次爆红的姚晨,因为《香雪》和《亲爱的》爆红的杨紫,也应该都是一线明星。至于曾经的电视剧女王孙俪,这2年没有什么爆款作品,咖位有点下滑了。
最后还有音乐方面,唯一一个称得上一线明星的代表,那就是周杰伦了。周杰伦发新歌《说好不哭》,依然引发了很多讨论。
还有一线曾经很火的明星,最近2年基本上没有作品,比如陈坤、比如周迅,李冰冰、章子怡等人,不把他们放一线吧,好像不太合适,毕竟现在他们名气也还摆在那,但是放进去也不合适,因为最近2年实在没有啥作品啊。
演员毕竟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好了,以上就是目前国内娱乐圈一线明星的大概情况了。当然还是那句话,风水轮流转,娱乐圈总是充满了起起伏伏,一部票房爆款就能把一个演员推上一线,几次大片票房失败马上就会降咖,毕竟大家都是凭实力说话,靠作品说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