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什么爱看“爸爸带娃”?专访《我们的爸爸》总导演

发布时间:2025-05-03 02:42

哎,最近那个《我们的爸爸》挺火的,我寻思着,这年头“老爸带娃”咋就这么吸睛呢?

跟一个节目的总导演聊了聊,嚯,发现这背后门道还真不少!

人家导演组,90%都是未婚小姐姐!

你敢信?

她们对育儿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

但她们贼好奇,是啥魔力让女人选择结婚生娃?

生娃又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翻天覆地?

听完这些讨论,导演就拍板了,这节目可不能光盯着育儿那点事儿!

选人的时候,导演定了条“硬杠杠”:必须是多孩家庭,孩子得在2-6岁之间。

至于爸妈嘛,那就敞开了来,看看他们身上有没有啥能引起大家共鸣的点。

通过各种渠道,海选了N多家庭,最终敲定了三组,各有各的“特色”。

上海那组,黄炎和傅潇倩,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

第一期录制,傅潇倩就吐槽她和老公的关系,感觉像员工和老板。

黄炎自己也承认,平时在家带娃,最长记录也就五分钟!

你品,你细品,这简直就是“丧偶式育儿”的真实写照啊!

惠州那组,黄远集和夏安,跨国婚姻。

俩人原生家庭都不咋幸福,所以结合带着点“互相救赎”的味道。

黄远集现在是全职奶爸,这反差萌,直接拉满了好感度。

杭州那组,李云森和陈怡,妥妥的模范夫妻!

多年来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李云森的带娃方式,更是被誉为“教科书级别”的!

简直就是别人家的爸爸!

导演说了,这节目就像一面镜子,照的是这三个爸爸,也照着每个看节目的观众。

你在镜子里看到啥,那就是你自己的投射。

节目拍摄过程中,导演组也是不断调整重心,希望能通过育儿这个切入点,把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生活变化都给呈现出来。

第一轮录制,黄炎因为孩子作业的事儿,跟老婆沟通不顺,直接挂了电话!

导演组当时就震惊了!

在她们看来,只有解决夫妻问题,才能解决亲子问题。

于是,立马改变拍摄计划,当晚就把傅潇倩请回来,跟黄炎好好聊聊育儿观,还有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导演说:“我们越做节目,越觉得不是单纯在做孩子或者爸爸带孩子,你做的就是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在这个横切面切开之后,育儿里牵扯到的每一个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值得去讨论。”

为啥大家爱看亲子节目?

有人说,是想“无痛养娃”。

导演也觉得,现在好多年轻人恐婚恐育,其实不是怕带孩子,而是对另一半没信心。

有些爸爸不带娃,有些爸爸是“诈尸式带娃”,不但不带,还要挑刺,这才是让妈妈们最崩溃的!

这节目不能光分享育儿干货,而是要用孩子这把刀,把蛋糕切开,剖析大家在家庭里感兴趣的点。

导演还说,想探讨亲子教育,多孩家庭比一孩家庭更有话题性。

比如,俩孩子互相吃醋,你更爱谁?

对俩孩子的教育方式会不会不一样?

这些都是矛盾点。

只有一个孩子,爸妈轮流带也行,但俩孩子,基本上就得有长辈或阿姨帮忙,不然根本搞不定。

现在二孩家庭很普遍,但怎么平衡俩孩子之间的关系,没人教过咱。

只能自己摸索,节目里如果能输出点经验,对大家也算有帮助。

导演身边有很多不结婚的女生,她们不是不喜欢孩子,而是对结婚后的育儿状态存疑,对另一半没信心。

大家看亲子节目,更多的是想“云养娃”,不用付出啥,就能获得情感治愈。

选角的时候,导演就想找不同类型的家庭。

上海那组是全职妈妈,第一眼就觉得他们家像杨子和黄圣依的关系。

阿油家是幸福样本,爸爸妈妈相爱,爸爸跟孩子关系也好,想用他们家代表00后带娃的方式,就是反向育儿,不是孩子说什么就听什么,也不是爸爸绝对权威,而是共同成长。

惠州家庭是跨国育儿,关注度一直很高,育儿理念肯定有冲突。

而且,他们夫妻俩的故事也很打动人,他们的感情互相治愈,也能够解答很多年轻女生的问题:跟啥样的人过日子?

啥样的人值得你生孩子?

请明星嘉宾去素人家庭家访,也能引起关注。

导演说,如果素人家庭自己过日子,观察室嘉宾一直在挑毛病,隔空给建议,那就太难受了,像两张皮。

现在是演播厅和第一现场交互式的育儿过程,其他节目里没见过。

既然请来了专家,还有带娃经验丰富的爸爸,或者想改变的爸爸,为啥不把信息及时反馈给第一现场?

导演还说,黄炎和阿油最让她意外。

黄炎嘛,一开始就觉得他不陪孩子,带娃肯定手忙脚乱,没耐心。

但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录制他就挂了老婆电话!

夫妻关系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啊!

他跟老婆不平等交流,和对孩子没法换位思考,其实是一回事。

阿油让她没想到的是,他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给孩子编故事!

这方法简直信手拈来,是个很有方法的爸爸。

设置家访环节,是想让大家更真实地看到不同的家庭。

如果这边自己过日子,观察室那边一直在挑问题和隔空给建议会让人觉得很难受,很像两张皮。

既然请来了这么专业的专家,现场也有非常有带娃经验的爸爸,或者有痛彻心扉想要改变的爸爸,为什么不把这些信息及时地输送回第一现场,给他们一些反馈和方法?

不管是让他们意识到有问题,还是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先不管这个方法有效还是无效。

导演也想看杨子带娃,也想看许昕带娃。

不管你是有方法、没方法,还是很好奇的,它一定会有一些化学反应。

大家都开玩笑说,杨子回归家庭是回归了黄炎的家庭,很尽心尽力。

其实我不觉得他是在刻意立什么人设,他是很真心地去做了这些事情。

节目录制场所不仅在家里,还有户外,甚至会去西双版纳丛林冒险。

导演说,想看看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她女儿在一岁多前,在家里很活泼,但去了幼儿园,就变得很内向。

儿子反过来,在家里被姐姐压制,但去了学校,就被夸成熟懂事。

只有把孩子带出家门,才能看到他们更多面的性格。

去西双版纳,可以激发孩子在家里看不出来的潜力。

还有爸爸们,黄炎最早不觉得自己带娃有啥问题,只有看到阿油和安集是怎样带娃的,他才能有个更近距离的对比和感受。

孩子需要对比,爸爸也需要对比,这样可能性会更多,会让孩子的性格更丰富。

这节目还呈现了夫妻双方步入婚姻的过程,还有结婚生子后的生活变化。

导演说,身边好多人问她,为啥结婚?

结婚的好处是啥?

生孩子的好处是啥?

这些问题太难回答了。

想让大家看看,他们为啥愿意走进婚姻,觉得结婚后哪些感受是好的,生孩子后哪些东西会让你觉得值得。

这类问题,只有看观察类节目才能得出答案。

导演还呈现了爸爸们的成长经历。

她说,如果只解释爸爸现在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或矛盾,只会让人觉得生气,想批评他。

要了解全方位的他,妹妹眼里的他,爸爸妈妈眼里的他,他的成长历程,他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才能真正地认识他。

如果在黄炎身上,能很深刻地感受到爱人也是需要能力的。

在李云森的家庭里,导演也想做隔代这个话题,想关注“老漂”一族帮孩子带娃的状态。

很多素材里没有核心的内容情节,但是能看到爷爷在收拾房间,全家人在的时候做六道菜,自己的时候就煮个速冻饺子。

这不是特殊情况,是他的每一天,爷爷的付出是在看不见的地方。

爸爸带娃类的亲子综艺发展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

导演说,想看萌娃这个一直没变,节目里的孩子要么长得可爱,要么有人格魅力。

变的是制作节奏要更快,不能纯慢观察,要有点短剧的感觉。

现在大家看东西的节奏太快了,没办法在没有任何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看两个小时的萌娃节目,即便这个娃再萌。

大家看过太多短剧,看过太多反转,要快速get到每组家庭的点。

另外,精致度的要求反而不如当年高。

当年都是摄像贴近拍摄,现在会用更多遥控设备,画面清晰度或有些角度可能没那么完美。

这些年大家看短视频,观看习惯和标准也被重塑了,只要剧情够吸引人,很多画面其实不需要多少个摄像设备机位去呈现。

十年前大家只要看一下明星的家里,看看爸爸带娃的手忙脚乱、明星住到农村里的反差就已经很满足了,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猎奇和矛盾冲突。

现在一个是要能收获到情绪价值,一个是要有共鸣。

大家越来越不爱看架空和自嗨的节目了。

现在大家对节目的要求更高了,要能提供正向的情感输出,不管是感动、共鸣,还是投入度。

大家不想再看一个跟自己无关的东西。

现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爸爸带娃”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关注。

导演说,这和传统的长综艺亲子节目不冲突,完全不是一个产品。

长视频综艺有系统讲故事的能力,短视频就是呈现当下的事情。

想让观众快速了解一个人,不能让大家去刷100条短视频。

长综艺的优势在于,能记录下孩子在那时候他们相处的所有细节,这些是不可复制的。

第三视角的记录和主观的策划,拍摄的状态和真实感都是不一样的。

但短视频也有优势,比如100分钟的节目,也不是每一个两分钟的cut都有他们每一条短视频的传播度。

现在同时间段永远有很多新的节目出现,你要怎么进入大家的视野?

很多时候是通过长视频里的某一个切片切出去,观众了解到有一档这个节目,再去追完整部分。

哎呀妈呀,说了这么多,感觉自己都快成育儿专家了!

其实吧,不管是“老爸带娃”还是“老妈带娃”,最重要的是用心陪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别让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

这年头,谁还不是一边鸡娃一边emo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

网址:大家为什么爱看“爸爸带娃”?专访《我们的爸爸》总导演 http://c.mxgxt.com/news/view/946781

相关内容

好的娱乐节目是实现口碑和收视双赢——专访《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
《爸爸当家3》强调“换位思考”,总导演兰迪:观众的“治愈感”就是我们的“成就感”
[独家]专访《爸爸4》向佐:突然换爸,亦航闹情绪了
“爸爸带娃”短视频:关爱父职的大众版本和时代需求
广电总局出台“限娃令” ,《爸爸》到底“去哪儿”?
《我们的爸爸》浙江卫视首播,霸总不会带娃,给未婚女性打预防针
专家看《爸爸》有赞有弹:别苛求明星爸爸
《我们的爸爸》开播 苗苗谈婚姻 杨子学带娃
《爸爸》研讨会 幼儿专家王晶:大陆爸爸最好面子
爸爸带娃,育儿垂类媒体的新风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