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童年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非常难得,这次来的 Who Was 包含了35位给人类历史带来影响的人物,数量多,而且涵盖科学、艺术、政治等多个领域。于是,我和同事花了两天时间,根据书里的部分内容,仔细梳理了这些人物的童年经历。我想你和我们一样好奇:这些“伟大”人物,他们的成长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童年经历中观察到哪些规律?
一句话,我们希望发现他们的“成长密码”。
这35位历史名人是:
科学家:伽利略、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
艺术家:达芬奇、莫扎特、弗兰克·赖特、毕加索、迈克尔·杰克逊
发明家:爱迪生、贝尔、亨利·福特、迪士尼、乔布斯
探险家: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阿梅莉亚·埃尔哈特、尼尔·阿姆斯特朗
社会变革家:耶稣、甘地、特蕾莎修女、曼德拉、马丁·路德·金
政治领袖: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成吉思汗、维多利亚女王、丘吉尔
美国总统: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肯尼迪
于是,我们决定从四个方面去分析他们的童年:家庭出身、父母影响、教育经历、个性特征。这正是大家讨论教育问题最关心的四个问题:
家庭财富和背景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有多大?
一路精英教育是成功必要条件么?
以及,比起这一切,孩子本身的个性、兴趣、特长,是否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 ...
然而,你也许会问:这些都是整个人类历史上顶尖的人物;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禀赋;他们的童年经历和我们普通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关系?
读完我们做的“名人童年”小结,你会发现:这些人尽管名声显赫,但从来就不在“神坛”上 ... 人性是想通的,但每个人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读历史,读人物传记,为的是获得更多的知识,帮助我们做好自己的选择。
1
先来说说我们的发现
好,先来说说我们的一些有趣发现。下面的数据来自于这套Who Was系列35人中的34人,没有包括耶稣 ...
1、绝大部分的人都来自中产及以上家庭
我们看了每个人的家庭。出生的时候,家境怎样?结果很神奇。34人中,出身贫穷家庭的只有2位,就是航海家麦哲伦和美国的林肯总统。其余,有14人来自当地的富有家庭,还有18人来自中产家庭。
当然,对于财富层级很难有统一的定义,尤其是中产,跨度很大。但总的来说,结果是清晰的,这些名人出生时很少一穷二白,大多数人家可以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成长条件。
2、接近一半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家庭变故
有趣的是,这34个人中,有15个人在童年遭遇了家庭变故,大多数是父母有一方去世,尤其是父亲的去世。
父亲的去世,在当时给家庭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常常意味着家庭经济来源的切断。这样的变故往往逼迫着孩子快速长大,去担负超越于自己年龄的责任,去早早地面对人生艰难。比如,成吉思汗原来是部落首领的儿子,父亲被毒死后,跟着母亲被赶出部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自生自灭。
3、大多数人的父母积极参与了他们的成长教育
34人中,有26个人的父母积极地参与他们的幼年教育。这种参与,有的是像现代家长一样,全程陪同,像莫扎特的父亲;有的是创造良好的条件;还有的是给予精神上的大力支持。
比如,古代马其顿国王为了请亚里士多德给儿子亚历山大当老师,专门为亚里士多德重建了他被战争摧毁的家乡。
4、大多数人和自己父母的亲子关系良好
34个人中,22个人和自己的母亲、父亲或父母双方关系是比较亲密的。
一般来说,父母教育参与度高,亲子关系也更好。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林肯的父母忙于谋生,不太管林肯的教育,但是他们的亲情关系很不错。相反的,达尔文的爸爸很看重他的教育,但老希望达尔文去从事他不感兴趣的职业(医生),因而疏远了父子关系。
5、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正规教育,成绩有好有坏,辍学比例不低
教育,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自然不同。这34个人,时代跨度很大。我们这里对正规教育的定义就是“按当时的时代标准经历了比较完整的教育过程”,表现形式可以是家庭教育、私人教育,和现代的学校教育。
我们发现,34人中,24人受过当时比较完整的教育,所占比例达70%以上,而且越到近代,受教育比例就越高,比如20世纪的名人中,只有迈克尔杰克逊没有受过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
在受过教育的人中,学业成绩从良好、一般到较差,比例差距不大。比如居里夫人、马丁路德金成绩就特别好,很像我们现在的模范生;而达尔文、毕加索、肯尼迪这些人,成绩就比较差。
上过学的25人当中,辍学的有11人,比例大概是44%。乔布斯,只读了18个月的大学,爱因斯坦、迪士尼、曼德拉这些人也没能把学全部上完。
看来,虽然说大多数人都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们的成绩参差不齐,而且辍学比例不低;这也许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说明:学校教育和个人成就之间并没有十分确定的关系。
6、接近30%的人在童年时显得有些孤僻,不爱或不擅社交
34人中,10个人小时候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内向、安静、不爱说话的特征,他们更喜欢和自己相处,甚至很不受别人欢迎。而剩余的24人中,有明显外向性格的也不多。
牛顿、爱因斯坦都是“lonely boy”;而甘地更过分,害羞腼腆到基本没朋友。相反,马丁路德金从小在父亲的教堂里和很多人交往,就很social,跟谁都能谈得来。同样是社会改革家,甘地和马丁路德金在社交上表现截然不同,然而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同样伟大。
我们往往把外向等同于情商高,受欢迎。其实很多时候,有思考的人反而会很安静 ... 而历史上杰出的人,都比较爱思考,也善于思考。
7、那么,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下面这些特征,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可以说是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共性”:
对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有坚定的意愿,不为外部所动
从小显示出强烈的好奇心,对探索世界万物的原理乐此不疲
热爱阅读,大多数人通过读书实现自我教育
即使是天才,勤奋程度也远超常人
全部的学习,基本都是由兴趣驱动
好,我们下面来看看这34位历史名人的“童年小传”,看看他们的家庭、父母、教育,以及自己的个性,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虽然这些人的名字我们大都很熟悉,但是他们的童年故事,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会是我们第一次知道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