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家世:他所属的黄氏支系历史渊源流长 是江夏黄氏的分流

发布时间:2025-05-03 10:50

南宋官员、制图学家黄裳:四川剑阁人 绘制的天文图为世界之最

黄勇/文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黄姓人占了两个,除了东晋时的黄香,还有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的书法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黄庭坚所属的黄氏支系,历史渊源流长,是江夏黄氏的分流。

黄庭坚画像

隋朝开皇年间(一说东晋初年),黄香后裔黄苾,从江夏迁居到婺州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市),成为金华黄氏的开山始祖。

到了唐末,金华黄氏的黄荣(有的谱记作黄萦),有黄洪、黄浩两个儿子。

黄洪有黄珌、黄瑕、黄瑶(或作黄琰)3个儿子,黄浩有黄琛、黄玘、黄璞、黄琬、黄珍5个儿子,8人因五代时期的战乱而分居各地,都有成就,各自衍为一派。

其中,黄珌从金华府浦阳县迁到郯县(今浙江嵊州市)双井,黄瑕迁到江西丰城洗江,黄琰、黄璞迁到江西弋阳,黄琛迁到江西清江,黄琬迁到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县),黄珍的两个儿子黄兰、黄苣分别迁居到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

南唐时,黄玘的儿子黄赡(有的黄氏族谱记作黄瞻),出任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县令。为躲避战乱,黄赡定居在分宁县的山区布甲乡(一说是迢濑,即今修水县城南区丘湖一带)。

后晋天福4年(939),黄赡将57岁的父亲黄玘从金华县迎奉到分宁县养老,并把黄贻、黄赋两个弟弟一起接来定居。

黄玘来后,黄氏家族逐渐兴旺起来。

黄赡的儿子黄元吉弃学经商,成为当地首富,购置田产,修建府邸,耕读传家,用黄庭坚的话说,就是“长雄一县”。

黄元吉为让黄氏家族走出大山,在分宁县一个叫明月湾的地方修建府宅,创建了以黄姓人为主的自然村——双井村,双井黄氏由此而来。

如今的双井村

黄赡另一个儿子黄元绩因读书刻苦,在宋太祖建隆2年(961)考中南唐政权的进士,成为双井黄氏第一个进士,后来官至吏部侍郎、五城兵马都指挥。

双井黄氏第四世、黄元吉的儿子黄中理,为人深沉有谋略,因在处理公务上出了差错,被判赔巨额损失,卖掉万亩良田,家族一落如洗。

幸亏黄中理非常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在家境败落前开办了樱桃、芝台书院,聘请老师,让黄氏子弟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在古代,如果家族非常重视教育,文脉一般都会逐渐兴盛起来。黄中理重视教育的成效,迅速在第二代人中体现了出来。

黄中理有黄沔、黄滋、黄湜、黄淳、黄涣5个儿子,他的弟弟黄中雅也有黄灏、黄浃、黄注、黄渭、黄浚5个儿子,10人都考中了进士,被誉为“十龙”。

此后,双井黄氏家族先后创下“十龙”及第、一门三连桂,总共出了48个进士,其中5人官至尚书的科举奇迹,成为江西最为著名的望族之一,双井村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黄湜的儿子黄庶在宋仁宗庆历2年(1042)考中进士,官至康州(今广东德庆县)代理知州。

黄庶有6个儿子,他考中进士后的3年(即庆历5年,1045),二儿子,即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鼻祖、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出生在双井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黄庭坚家世:他所属的黄氏支系历史渊源流长 是江夏黄氏的分流 http://c.mxgxt.com/news/view/952945

相关内容

黄庭坚是黄忠后裔吗
黄庭坚是黄峭山的后人吗
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黄庭坚祖籍在浙江浦江
宜州黎氏与黄庭坚的故事
炎帝、黄帝、神农氏、轩辕氏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邹氏父子与黄庭坚的交游考述——从宋代两块书法碑说起
黄庭坚与宣城的渊源
钱志熙:论黄庭坚诗学实践的基本课题
黄庭坚对陶渊明的阐释与接受——从唐宋陶诗接受的整体出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