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蒋经国:原配患精神病裸奔,情人被父亲暗杀,知己背着他嫁他人
1942年8月15日桂林市,蒋经国的情人章若亚独自一人躺在省立医院的病床上,姐姐见她睡得正酣,便转身离开了,可谁知姐姐刚走,一个全身被包裹严实的男人闪了进来,男人二话不说抓起章若亚的手一针扎了下去。
章若亚闭着眼大呼一声“哎呀,好痛”。等姐姐回来时,章若亚的身体早已凉透了。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台湾省最复杂的领导人,他的感情生活却一直不太顺遂。
他曾经爱过三个女人,原配蒋方良为爱委曲求全,最后却精神失常,情人章若亚为名据理力争却意外暴毙,还有一个他苦追不得的顾正秋,也因他从一代名伶变成了乡野村妇。
关于章若亚的死,有人说,那个神秘男人是被蒋介石暗中处理安排的;也有人说,那个神秘男子就是蒋经国身边的心腹。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有走进蒋经国这三段传奇的情感中才能知晓,一起来看看吧。
1、原配蒋方良:为爱委曲求全,却精神失常
蒋方良是蒋经国在苏联认识的,她原名芬娜,是沙俄贵族的后裔,自幼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长大。
1933年,17岁的芬娜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乌拉重型机械制造厂,当时蒋经国在该厂任副厂长。
昔日好友玛莎是这么描述当时的芬娜:
“芬娜长着一双像是东方女性的眼睛,她很有气质,与众不同。而且很开朗,总是昂着头走路,在工厂中有很多追求者。”
在工厂里,芬娜的美貌,给她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刚下夜班的芬娜被一名身材魁梧的苏联大汉强拖在角落,强行羞辱。
恰逢同样下夜班的蒋经国路过,见此情此景不作他想,立马上前挥下几拳。
芬娜只觉得这个身材不算高大的男人全身迸发出一股强势之力,几回合将苏联大汉挥倒在地。
英雄救美的桥段,抬眸间郎才女貌,一见倾心。
1935年,蒋经国和芬娜举行了一场平凡的婚礼,第二年迎来了爱的结晶蒋孝文。
而父亲蒋介石在国内全力围剿红军,斯大林的怒火再次燃起,蒋经国副厂长职务被撤销。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蒋经国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养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了芬娜的身上。
直到1937年西安事变后,老蒋终于想起远在他乡的儿子蒋经国,作为谈判条件,蒋介石要求苏联放蒋经国回国。
只不过老蒋起初对刚回国的蒋经国很不待见,尤其是看到了金发碧眼的“洋媳妇”,习惯了宋美龄这种中国古典女人味儿的蒋老爷子,更是难以接受。
但他又不能做些什么,毕竟孙子都有了。思虑一番,他先是为芬娜改名为蒋方良,接着让蒋经国带着妻儿回到原配身边,也就是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
毛梅福对蒋方良没有那么多偏见,媳妇有了孙子有了,管她眼睛是黑的还是绿的,她都十分高兴。
在毛福梅身边的这几年,也是芬娜在中国最惬意的几年时光。短短几年,她将自己改造成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女人。
1941,蒋方良去重庆探望蒋介石夫妇,她穿着精致的旗袍,说着比他都还要地道的奉化方言,甚至还亲自下厨为公婆做了一桌子的家乡菜。
蒋介石看到变化如此大的儿媳,说出一句非常高的评价:“经国在苏联的十二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娶了你这样一个贤惠的妻子。”
宋美龄更是拉着蒋方良的手要她在重庆多呆些时间。
然而,即便蒋方良刻苦学习如何做“贤德”的中国妻子,她终究是个外国人,和蒋经国无法实现精神上的共鸣。因此,蒋经国很快就和秘书章亚若出双入对,连孩子都有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蒋方良是外国人,没什么朋友,她还是听闻了丈夫出轨的事。但蒋方良身在异国他乡,无依无靠,面对丈夫的出轨,她心有天大委屈,但是只能默默吞下肚中。
再加上蒋方良从小父母双亡,极度缺爱,即便丈夫背叛自己,她也舍不下好不容易得来的家人和亲情。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蒋方良终于提到了章亚若,不曾想蒋经国竟然掀翻桌子摔门而去,留给妻子一个永不妥协的背影,蒋方良此后再也不敢再提这件事,她害怕丈夫真的如传言那样,把自己休掉。
后来章亚若暴毙,蒋经国经常出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场合,蒋方良也选择视而不见。不仅如此,为了取悦蒋经国,蒋方良甚至戒掉自己的仅有的两个爱好,打麻将和打高尔夫球,只因为丈夫不喜欢。
蒋方良习惯无欲无求地依附在丈夫身边,将自己的需求将到最低,一生都在卑微地爱着这个男人。
就连婆婆宋美龄都曾问过她:“你何苦这样压抑自己。”她却淡淡地回了声:“习惯了!”
周国平将婚姻分为三种类型:以欺骗和容忍为基础的魔术型婚姻、以幻想和激情为基础的艺术型婚姻、以经验和方法为基础的技术型婚姻。
很显然,蒋方良和蒋经国的婚姻就是魔术型的婚姻,一方面,蒋经国不断地欺骗蒋方良,另一方面,蒋方良又无止境地容忍丈夫,这种婚姻表面上看相安无事,实际上早已经变了味。这样的关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蒋方良就属于前者。长期压抑的婚姻生活让蒋方良患上了精神疾病,一开始,她只是在楼上楼下走来走去,漫无目的地翻箱倒柜找东西,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蒋方良甚至在家里开始裸奔。
好在蒋经国还算有良心,他请来了精神科医生来给蒋方良诊治,这才知道妻子患上了躁郁症,在药物的治疗下,病情总算稳定了下来。
女人要想在婚姻中获得幸福,首先要拥有独立的自我,蒋方良为了成为标准的中国贤妻,彻底放弃了自我,成了蒋经国的依附。可实际上, 这样的依附是最让男人看不起,也受不了的。
最好的婚姻是亲密有间,无论男女,在婚姻中都要和另一半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业,永远是需要对方追求的个体,这样的婚姻才会持久保鲜。
2、情人章亚若:谋爱一生,却丢了卿卿性命
章亚若出生江西九江一个小康家庭,她天生丽质,从小又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是当地很有名的才女,她不仅精通英语,还擅长书法绘画,就连戏曲也略通一二。
13岁时,章亚若在父母做主下嫁给了自己的表兄,并生下两个儿子。1935年,表兄去世,才二十出头的章亚若成了一名寡妇。
1938年,刚回国不久的蒋经国只身前往江西任职,被任命为赣南行署专员。而此时,章亚若正是公署资料室的一名职员,因工作出色,受到提拔,担任蒋经国的秘书一职。
1939年,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在老家奉化,遭遇日军飞机轰炸去世。蒋经国悲痛不已。此时,章亚若每日都是陪伴蒋经国到深夜,秉烛夜谈,及时抚慰。面对知心的章亚若,蒋经国的心沦陷了。
蒋经国少年时在苏联辗转流离,没有几个好友,后来又回了国,能推心置腹的,就少之又少。由于工作原因,蒋经国和蒋方良聚少离多,两人的感情再也不是在苏联时那般浓烈。再加上蒋方良本是外国人,中国文化的匮乏,两人就算聚在一起也很少能在文化上达成一致。
但是这些缺失,蒋经国在章亚若的身上都能找到。回国后的蒋经国被蒋介石当作一个完美的继承人来培养,他无时无刻不在扮演一个衷心为党的政治家,唯父命是从的好儿子。
但在章亚若这朵“解语花”的每日陪伴中,蒋经国卸下自己的面具,释放自己的内心世界。
蒋经国将章亚若视为心灵慰藉的红尘知己。他甚至专门给自己和章亚若改了两个极其风雅的名字,“慧风”和“慧云” ,代表他和章亚若的结合就是风云际会。
身为蒋经国的秘书,章亚若和蒋经国到哪都是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两人感情持续升温。
在当时,蒋经国有一个“青干班”的好友,曾出面规劝过他,不该有花边消息,应及时刹车,而正和章亚若打的一片火热的蒋经国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他生气地回道:
“莫须有,少管闲事!”
为了掩人耳目,在蒋经国的提议下,章亚若跑去蒋家担任蒋孝文的英语老师,并且还教蒋方良书写中文。就这样,章亚若堂而皇之地进出蒋经国家,两人背着妻子蒋方良暗度陈仓。
1942年,章亚若在桂林为蒋经国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一举得两男的章亚若,常自嘲自己为“地下夫人”。
可章亚若没有认清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反而对“蒋夫人”之位势在必得,她不再选择隐蔽和保密,常常以“蒋专员夫人”的身份出入各种场合,章亚若的行为很快就遭到了蒋介石及蒋经国亲信的不满。
黄中美曾对蒋经国的同学兼下属这么说:
“章亚若这女人在桂林太招摇了……经国兄的政治前途远重于一条女人的命,我要负责到底!”
然而黄中美还没来得及行动,蒋经国向父亲蒋介石提出,要和蒋方良离婚,迎娶章亚若。蒋介石断不会答允蒋经国的请求,国难当头,自己的儿子却在暗地里玩女人,这关系到蒋家王朝的名声和形象,他怒不可遏地命令蒋经国:必须尽快断绝和这个女人的来往!
蒋经国没想到蒋介石对章亚若如此不满,但他也能想通:当时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节节溃败,自己又刚在赣南颁布一系列“打黑”政策,正是多事之秋。但凡出现一点儿的纰漏,对他后面的仕途影响深远。
他此时也感动于父亲对他的用心良苦。于是,离婚一事就暂时不了了之。
可蒋介石深信多疑,他觉得章亚若的存在对儿子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他必须做点什么。
一转眼,章亚若的儿子半岁,有一天她突然患上腹泻,在姐姐章亚梅的陪同下来到了省立医院。
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章亚若在医院离奇死亡了。外界对她的死因的财产有很多版本,最后经过多方调查,证实了章亚若的死确实是蒋介石的授意。
章亚若和蒋经国虽然没有夫妻之名,但是有夫妻之实,两人的婚姻就是周国平说的以幻想和激情为基础的艺术型婚姻。两人对的相处一直停留在幻想中,没有充分立足于实际。
章亚若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与美貌,足以撼动蒋方良的地位,但她却高估了自己在蒋经国心中的位置。蒋经国纵然对她再爱,但他首先是蒋氏王朝的继承者,其次,才是她的爱人。
而蒋经国也天真地以为,眼前这个女人,是自己真正的精神伴侣,即便没有名利的加持,两人也能幸福。他沉浸在诗意和柔情中,忽略了章亚若日益增长的欲望,最终害人又害己。
在一段感情中,我们需要浪漫和激情,但也需要理智和头脑。从一开始,已婚已育的蒋经国就不是良配,章亚若如果能早一点想到这些,也不会无故丢了卿卿性命。
3、知己顾正秋:为爱拒绝权势,甘为平凡农妇
蒋家退兵台湾后,喜爱京剧的蒋经国时常光顾永乐戏院,很快,他就被坤伶的代表顾正秋的一颦一笑吸引,只不过,襄王有意,神女无心,顾正秋对蒋经国并不感兴趣。
1950年,顾正秋的母亲在上海去世。顾正秋不能回家,悲痛之下在昭明寺为母亲立下牌位进行祭拜。
结果被某杂志诬陷为“顾正秋在亡母牌位下私藏无线电,‘叛敌通匪’”。这项罪状足够让她被判死刑,顾正秋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找到为自己脱罪的门路。万般无奈下她找到了当时正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负责台湾情治工作的蒋经国。
在蒋经国的办公室里,待顾正秋红着眼说明来意后,蒋经国十分惊讶地说:
“这怎么可能呢?你只是一个艺人嘛,这一定是误会了。”
顾正秋有没有“通匪”,本就是蒋经国一句话的事。很快,这本给顾正秋乱扣罪名的杂志,在市面上消失不见。
“通匪”问题是解决了,但是顾正秋又得面对另一件棘手的事情:
蒋经国找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还频繁到家里找她。并且他还经常到永乐戏院包下专座只为看顾正秋演出,等散了戏后设宴款待全戏班。
顾正秋虽然是一名戏子,但她20出头单独扛下整个顾家班,其心性和手段,也不是一般女人能比的。
她深知蒋经国已经有妻子,自己这样的身份肯定不可能进蒋家的门,所以她没有贪恋权势和地位,毅然拒绝了蒋经国。可蒋经国仍旧固执己见,他再次打算和蒋方良离婚,结果被蒋介石痛骂。
恰在此时,顾正秋爱上另一个男人。这人是时任台湾财务厅厅长,任显群。两人是自由恋爱、相互吸引,感情颇深。
1953年,为了避开蒋经国的耳目,任显群辞掉财务厅长职务,和顾正秋在台北秘密完婚。
1955年,两人一起参加顾正秋好友张正芬(庾澄庆的妈妈)婚礼的照片,被刊登在《中央日报》,婚事才终于曝光。
蒋经国在看到两人的合影后,大声怒喝:“太不像话了!”
很快,顾正秋和任显群就迎来一次灭顶之灾。1955年,春风得意的任显群以“匪谍”之罪被捕,获7年牢狱之刑。
关于任显群的这段牢狱之灾,有人说和蒋经国有关,这一说法无从证实。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即便任显群入狱,蒋经国终究没能俘获美人芳心。
任显群入狱后,顾正秋脱掉华丽的戏服,每逢周四,她做好饭去监狱中探望丈夫。五年后,任显群提前出狱,两人搬到偏远的金山农场,过着隐居生活。
有人说,如果顾正秋当时没有拒绝蒋经国,或许最后她也能成为“第一夫人”。但她并没有选择条件好、能给她带来无比荣耀的男人,而是选择了为了她真心付出一切的任显群。
任显群能为她放下权势,她也能为对方放弃名利,两人隐居田园,最终过上悠游自在的日子。
两人的婚姻正是周国民说的以经验和方法为基础的技术型婚姻,他们的婚姻是现实和浪漫的结合,既为对方保留了一份爱情的天真和浪漫,又能够付诸实践,为了婚姻和现实做对抗,这样的婚姻才能长久幸福。
写在最后;
蒋经国爱过的这三个女人,个个都才貌双全,可只有顾正秋获得了幸福,这和她们对感情的态度密不可分。
蒋方良以为蒋经国带给她的婚姻,就是人生的最终归宿。面对丈夫的出轨,她选择容忍接受,甚至毫无底线地为了丈夫改变自己,只求有一天能够等到浪子回头,这种被动等待的姿态导致她压抑郁闷,最终患上精神疾病。
章亚若就像是蒋方良的对立面,为了赢得真正的“蒋夫人”的名号,她想尽千方百计出头,但是她却忘了过犹不及。如果她懂得隐忍,懂得等待,或许在适当的机会,她也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唯有顾正秋,她时刻保持清醒,拒绝了蒋经国的追求,也拒绝了权势的诱惑。因为她知道在蒋经国的世界里,自己绝对不可能是独一无二,与其在这种难以预测的关系里艰难前行,不如找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情。
对于这三个女人的选择,你怎么看?
网址:回顾蒋经国:原配患精神病裸奔,情人被父亲暗杀,知己背着他嫁他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960052
相关内容
情人为蒋经国产下两子后被毒害,凶手晚年披露:蒋介石亲自下的令知名主持人,自曝曾患精神疾病!
蒋纬国身世之谜:谁是他的亲生父母?
蒋经国、蒋纬国为何都保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
被行业封杀,复出后被吐槽有“精神病”,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005年,蒋经国原配去世49天后,私生子63岁,终于改姓为“蒋”
放火、裸奔,被亲爹骚扰?“足球女神”阿曼达·贝尼斯的悲哀
徐正溪被偶遇照顾患病的父亲,家里独子,他义不容辞暂别演艺圈
蒋纬国晚年曾出书,向世人公布自己的身世,却被宋美龄“封杀”
1987年,蒋经国最后一张大合影,身患糖尿病,但从来不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