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融的成本越来越低,同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复杂多样化。相信你身边的很多人都有“信息焦虑”和“社交焦虑”综合症,还有一部分人有亲密关系恐惧症。 那么什么是“亲密关系恐惧症”呢?
所谓“亲密关系恐惧症”,主要表现是强烈的排他性,对事物保持距离感,恐惧过度亲密的行为。比如恋人想要给你一个拥抱,而你下意识地躲开;朋友邀请你去参加聚会,你每次都会回绝;当别人当众为你过生日,你总是感到没来由的尴尬...... 你可以耐心细致地帮助朋友解决困难,却不敢承受她们的一个拥抱。一方面,渴望与别人良好相处,但一旦别人真的靠近,就会变得浑身不自在,第一时间想到逃避。
这种人往往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刚开始认识一个人,很聊得来,会很快喜欢上对方,并开始情感上的重视和依赖。但只要有一点小矛盾产生,情感一旦受挫,就会下意识地在心里跟自己说,既然合不来,那就当普通朋友就好了。说到底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机制,防御人际交往中可能的伤害。
刻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习惯不作承诺,内心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内心却害怕自己付出的感情得不到回应,是大多数有亲密关系恐惧的人们的常态。 为什么会有亲密关系恐惧症的存在?其实多数情况下与人们以往在人际交往积累的感受有关。
1.曾在亲密关系中受挫
比如幼时没能跟父母建立起稳定、安全的关系。潜意识缺乏安全感,会无意识地否定对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降低依恋,成年后也难以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2.被信任的朋友、伙伴伤害
在过往的社交中,曾受到好友的伤害,被怀疑被不信任或被短暂的排斥过,会让人对友情等人际情感产生恐惧。
3.缺乏人际技巧
有的人不善交际,难以把握交往的尺度,也不善于将话题进行下去,所以才宁愿与他人保持表面的关系,也不想或懒于将关系更深入。这种人际技巧的缺失也源于成长中的挫折。
那么亲密关系恐惧障碍能不能克服?事实上,亲密关系恐惧症其实不是一种病,是一种人际障碍,只要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尝试着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就会发现曾经的担忧和不安并不会一直存在这段关系中,反而你会感受到更多爱与温暖;当然也要正视每段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争执,去解决不要去逃避,去相信不要去怀疑,即使关系破裂了,也不要消沉,毕竟曾经感受过美好,也留下了回忆。慢慢的你会发现,跟人相处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亲密关系也会自然建立。
其次要学会和身边信任的人进行沟通,尝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也就能更有效的找到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办法。这个过程需要耐心,要从一点一滴开始改变,切忌急于求成。另外清晰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及缺点,并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自己都无法接纳自己,内心痛苦和烦恼,如何才能走出阴影让自己快乐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