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多看过《妻子的浪漫旅行 2025》的姐妹来吐槽,被董力和阿诺这对夫妻气到乳腺不通。
恋爱 9 年,婚龄 5 年,儿子 7 岁女儿 2 岁,两人关系却直到这档节目预播出,才侧面官宣。
由于“明星光环”,两人 “无公开、无求婚、无婚礼”,董力从来没带阿诺去市中心喝过咖啡,也几乎从来不带孩子。
阿诺因此被吐槽“丧偶式育儿”。
给咱们没看过节目的姐妹们科普一下。
董力以前是击剑运动员,18 年退役之后进入娱乐圈,主演过《奋斗吧,少年!》,参加过《演员请就位》、《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录制。
阿诺(Manon)来自比利时,原本是名模特,家境优渥,一家人住在大别墅里。
工作之外,骑马、野餐,是她的日常。
为了董力,阿诺漂泊异国他乡,生儿育女,成为全职妈妈。换成董力的视角,一切却变成——
“给阿诺一个站在我身边的可能”
“她懂事,她会察言观色”
“结婚因为有了孩子啊”
姐妹们心疼阿诺的付出,也怒其不争。
这样“不对等”的婚姻关系,阿诺却能因为收到 9 朵玫瑰、DIY 的银戒指,就被对方感动得一塌糊涂。
已经是“妻子”,是“妈妈”,阿诺却把自己放得极低。不敢“奢求”对方做出改变,甚至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不配得感。
虽然公婆会帮忙带娃,董力的“缺位”仍然时常让阿诺心里空落落的。
节目播出后,立马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爸爸在育儿过程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忙于工作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吗?
在听了 3 位妈妈的故事后,我们发现,在“丧偶式育儿”的不同语境下,有些情况其实和我们想象中不同:
有些“丧偶”现状,通过“人为干预”发生了改变。被逼一把后,另一半的育娃潜能才被正式开发;
还有的家庭,实践后发现,异地不等于“丧偶”,有心人总能打破重重阻碍。
当妈后觉得最“丧偶”、最绝望的阶段,是我小孩刚出生前 3 个月的时候。
那时候我亲妈和婆婆都有事没法帮忙,老公是程序员,每天加班,娃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带的。
每天被娃的吃喝拉撒、哭声立体环绕,24 小时待机没觉睡……妈妈们应该都懂,这种状态久了人真的是会疯的!
而且,我明显感觉老公有在刻意逃避,恋爱结婚那两年最多 8、9 点就到家了,生了娃反而越来越晚,每天夜里 12 点、1 点才回来,问就是“忙”。
我只能安慰自己:没事的,熬到周末就好了,他回来了,我就能喘口气了。
有天夜里,他突然说要参加公司团建去千岛湖玩(纯旅游没工作的那种),四天三夜不回家。我想到周末还是我一个人,突然就崩溃了。
我说孩子太小,我们家是特殊情况你别去,结果他完全不顾及我的辛苦,坚持团建一定要去,不能请假!
大吵一架后,他才发信息跟领导请假说:我老婆不愿意让我去,为了家庭和谐这次团建我还是不去了吧……
那种不情不愿的样子,让我的心彻底凉了。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如果离开他,我能不能带娃过下去?
然后连夜找来纸笔,清算了家里的共同资产,查了下如果离婚他要付多少抚养费。考虑到我老家名下有房,那边消费水平很低,过日子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我拟了离婚协议,冷静地告诉他,我不想过了。
他看我这么认真,突然害怕了。说白了,他只是想逃避带娃,不是真的想离了我和娃,更不想失去这个家。
他主动道歉,还写了承诺书。保证以后尽早下班、无意义的应酬通通取消、周末娃主要他带……如果没改,就同意离婚,房子分我一半,每个月再给我工资 30% 的抚养费。
为了孩子我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好在他确实有改变,下班时间变正常了,哄睡环节基本都是他来。
之后只要他哪里做不好,我都不再忍耐,有不满直接说,坚决不受委屈!有一次他惹我生气,我甚至还直接离家出走了一晚,算是让他意识到了:这家我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
当然,男人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随着孩子断奶、长大,我的不断觉醒,他也在一点点进步。
目前孩子 5 岁半,他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已经渐渐超过我了。上周日我娃还说,妈妈好懒,平时都是爸爸带我比较多。
我听完,心里真的是在偷着乐。
生一胎(哥哥)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帮忙带娃,老公天天跟没事人一样,让我非常抓狂。
早晚看娃像定点打卡,还是吃完饭慢悠悠来逗一下,其它时间他就躲在书房玩手机,和朋友聚餐也照常。
我晚上基本每隔两小时就要夜奶,还被娃咬破乳头,身体上的疼痛,加上睡眠严重不足,导致我每天神经都很紧绷。
他却两个晚上就忍不了了,觉得自己睡眠被打扰,宁愿自己睡书房露营用的充气床,也不和我们一起。
我老公很直男,在他看来,既然有人帮了,他在不在没什么区别。和他吵,他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把我绑在这里?”
在他看来,当妈的都是这么过来的,是我太“矫情”。婆婆也帮着老公,说他白天要上班,“要休息的呀”。
明明是两个人决定生的娃,到头来只有我痛苦,我觉得这太不不公平了,凭什么当爸就这么容易?
这段经历成了我们之间翻不过去的“旧账”。
原本我们计划两三年内就要二胎,但因为我一胎时的糟糕体验,这件事拖到第四年。
眼看再不生,就错过最佳时机。我和他开诚布公,如果生二胎,他必须睡在我们旁边,还要负责娃夜起,我坚决不起床。做不到的话二胎免谈。
和一胎时候不同,二胎生妹妹的时候,他的同龄朋友们陆续生娃,经常和他说老婆是要疼的、生小孩很辛苦的、会抑郁的……他的观念也慢慢变了。
之前我老公很大男子主义,觉得男人看孩子是“丢人的事”,被迫参与养育妹妹的过程后,他发现当“奶爸”虽然有很多让人崩溃的时候,但随着小孩长大,互动的乐趣在增加。
再加上二胎之后,活儿不止是翻倍增加,他想偷懒都不行,锻炼出来了。通过身体力行,他也终于承认了我的辛苦。
现在妹妹的幼儿园活动,都是他去参加,体会到带娃的乐趣后,他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两娃的日常中了,时不时还会收获育儿圈宝爸宝妈们的表扬。
谈恋爱的时候,我俩都在杭州,是背靠背的同事。有娃以后我换了份工作,但还是一起上下班。
没想到有天,老公突然很正式地跟我说,有个深圳大厂的工作机会很不错,他想去试试。可想而知,我的内心是十分抗拒的。
一方面我很珍惜我现在的工作,老板也很重视我,不可能为了他抛下一切,换去异地。
何况家人房子都在杭州,孩子刚上小学,接送、课后辅导什么的,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他走了,只剩我一个怎么办?
还有,夫妻常年异地,各种出轨、养小三的狗血剧片段,也在我的脑海里快速飞过。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没有安全感。
跟他大吵了无数次,觉得他不靠谱,只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不考虑这个家,心里攒了很多怨气。
吵到最后,两个人都累了。他有点低落地说:马上他就 35 岁了,互联网行业 35 是血线,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
我俩都是工作上要强的个性,这还是第一次看他对事业这么不自信。最终还是说服自己,假装坚强让他去了。
我已经做好“丧偶式育儿”的准备了,没想到老公去外地后直接开挂,来了个“空中超人”模式。
每周工作日忙完,他就坐周五最后一班飞机回来,周六一大早送儿子去学跆拳道,和我们共度周末后,再坐周一的早班飞机回去。
清明、五一、国庆这种小长假,更会尽力回来陪我们。
深圳往返杭州要跨越 1200 公里,凭良心讲,换作是我,可能都做不到,但异地这3年,他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包揽了娃的功课,一年级最难熬那一年,他只要得空,晚上七点半就会准时上线远程辅导娃作业。
其实他的工作也很忙,给娃辅导的时段往往还没下班,他就借公司的会议室给孩子打视频,等孩子作业写完再继续加班。
远程肯定没有在身边辅导好,但只要他做了,我就觉得好受很多,孩子也没有什么爸爸不在身边的缺失感。
娃快睡前,他还会再打一个视频,跟孩子讲讲故事、互道晚安什么的。
异地至今还是我们夫妻间最大的困扰,但也因为异地,大家反而更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俩感情似乎更好了,他也更有个好爸爸的样子了。
我当然还是期盼着他什么能彻底回到杭州,一家人能一直在一起,但现在这种生活我也觉得还行。只要一家人的心都靠在一起,日子就还是有盼头。
婚姻、家庭里那些具象的问题和复杂的情况,没有办法被一个词条简单概括和标签化。
重要的是,我们之间是可协调的,有转圜余地的,彼此间的牵挂往往就可以互相成就。
姐妹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丧偶”时刻吗?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你的经历吧~
部分插图出自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如父如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