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4 01:31

  编者按:耿丹学院应用语言系致力于教学卓越、强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所属英语专业施行 “全英文授课”、汉语国际教育施行 “双语授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语言环境,使其适应国际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推进国际化进程成为应用语言系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并且已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台上思考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为此,耿丹大学生记者团就教学改革中应用语言系的未来发展等情况专访了学院应用语言系主任吕文威博士。

(第二期)专访应用语言系主任吕文威博士




    采访组:为了充分贯彻学院基于组合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应用语言系整个教育、教学思路是如何开展的?

   

吕文威:随着我们耿丹学院基于组合学分之下的改革稳步推进,我们应用语言系的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在显著提升,我们系里的40多名教职工不定期的开展教学思想讨论,探讨怎样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和他们的个人素质。应该说组合学分制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养成教育的组合素质、能力的养成和智慧的激发;第二是学分和学制安排的模块化;第三组合是大学教育和工作坊学习的组合。下面我想分别对这几点,和你们分享一下应用语言系是如何去落实的。

    首先,在组合养成教育方面,应用语言系的每一门课都做到了对同学们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进行组内同学们的互评、组间互评促使同学们不搭便车,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自上学期开始大学英语公共课进行了全英文授课,针对那些跟不上全英文式授课的同学我们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辅导,早在上学期应用语言系就已经开设了语言支持中心。同时也建议我们的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并录在手机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建立语感,对英语进行学习,对上下文进行大胆的猜测,带着问题学这样就慢慢跟上了。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可迁移能力,我们大量采用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每节课都有,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全院级别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全院级别的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英文拼写大赛等等。在整合大学英语教育同工作坊间的学习这个层面,为了打造差异话的专业特色,本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大力加强企业课程的注入。通过邀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启迪巨人教育集团等知名教育机构的优秀师资进入耿丹学院的课堂当中,教授同学们实践的英语教学法,去塑造同学们职业技能,实施情境式教学。

    同时在本学期我们也组建了翻译工作坊,应该说其实组合学分制当中除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转变之外,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也很重要。正如老子所说的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吃到鱼的话就要懂得钓鱼的方法。我们应用语言系的教育方式已经不是简单的初中、高中保姆式的教育模式了,因为我们系的教师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主要是作为引导者,英文叫做facilitator,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自理、自立能力。教育同学们不仅仅把专业知识学习好,当今文明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有竞争力的人才,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领导力精神,懂得与别人和谐相处,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要学会独立自主,独立思考有目标有理想,对于我们学语言专业的同学们去讲要学会充分的利用我们身边的各种资源,例如我们每周三下午的英语角只有在input的同时注重output。通过实践去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产品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活的英语才是有用的,英语的讲话逻辑和汉语是相通的,我们如果能把英语的说话能力掌握好将英语大声的讲出来、喊出来、甚至是唱出来,那么不但我们的英语的表达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的汉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采访组:为切实的解决同学们在英文授课中所遇到的问题,支持学院全英文授课,您将如何提高“语言支持中心”的服务,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英语难的问题?如何保证“语言支持中心”服务的实际效果?

   

吕文威:这个问题我认为问的非常好,为什么呢?在本学期学院的教学改革国际化方向的指引下,各系部各专业很多的同学对于英语学习的需要和热情明显增强了,尤其是像国贸、视觉传达、以及城乡规划这些专业同学们英语学习的需求非常急迫。由于我院同学英语基础相对来讲是比较薄弱的,应各系的要求应用语言系成立了“语言支持中心”,由应用语言系本系的教师根据各系同学们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给予针对性的英语学习支持。

    为了使语言支持中心的服务落到实处,本中心的服务采取了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叫语言工作坊 ,另一个方式叫英语专题辅导,对于辅导主题由辅导教师与学生们单独进行沟通协调。我们的辅导方式也分为必选和自愿两种。必选指的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和同学们的表现给出必选同学的名单,就是老师认为在我的课堂跟不上落后了那你就必须参加我们语言支持中心的单独辅导,必选方式指定的同学们他们的语言支持中心的学习情况将计入到他们正常的过程考核中去,这是必选方式。对于自愿方式上来讲,同学们在自己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有跟不上、吃力甚至是有一些问题、困难他们通过和老师提前预约,主动要求语言中心给予一对一的辅导。

    无论是对于这种必选模式,还是自愿模式,我们都大力地去培养学友导师body tutor。通过平时成绩加分、或者是第二课堂学分加分的这种形式,去鼓励这种学能较强的同学们去承担学友导师这样的职责。在帮助自己同龄人提高英文能力的同时他们也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一点,在于语言知识中心服务质量的监督工作,一方面我们将参考同学们的对于服务的意见反馈,另外一方面将由系主任带头,主任助理、各年级组长共同参与。定期进入到辅导的课堂当中去,与辅导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了解服务中的不足,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开展这种辅导服务反思,力求像语言中心的服务做实、做透。

    采访组:EAP教学为英语专业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挑战,我们了解去年一些英语教师赴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培训,那么在本学期将如何推进EAP课程教学以及改革?

   

吕文威:去年7月份应用语言系组织了11名英语教师前往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了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举办的全国EAP教师资格培训,也就是说参加这个课程之后,如果顺利结业,就可以得到一个全国认可的一个EAP授课证书。并且在上学期开始我们应用语言系英语专业已经事先尝试了开设EAP的课程,我们叫“EPA for education and commerce”,就是EAP对于教育方向和商务方向的专门的定制化的英语教学。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尝试之后,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已经从一开始的不适应,过渡到了感兴趣,并且教师们认为EAP的教学改革是未来整个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一个方向,而我们现在耿丹学院,是全国200多家独立学院当中唯一的一家率先采用EAP教学的高校。

    我系将于本月23日,由系主任带领6名英语教师,前往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2017年全国的EAP教学年会,同时要作主题发言。因此我们这次去的目的,除了去分享和学习兄弟院校对于EAP教学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去展现耿丹学院的风采,扩大耿丹学院的社会影响力。那么同样,在今年7月还将组织应用语言系20余名英语教师再次前往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为期三周的全国EAP教学培训。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对于2017级全面铺开EAP课程的教学工作。另外, 本学期将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资深老师到耿丹学院,进行针对于正在进行全英文授课或即将开设全英文授课的耿丹学校的各个系各专业的老师进行TEMI的培训,TEMI(teaching English as medium instructor)的中文意思是以英语为教学媒介的教学,也就是说教你们如何用英文授课,真正的掌握全英文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将以TEMI培训作为一个契机,组织应用语言系的英语教师们与各个系各个专业的老师们开始共同教研,为EAP的全面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因为EAP的教学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和各专业教师的共同教研共同努力,因为它毕竟叫做学术英语。

    采访组:为打造差异化的专业特色,在实施学院“三明治”课程理念上,您如何加强与企业联系,将企业课程引入课堂模式?

   

吕文威:为充分贯彻组合学分制教学改革中的大学教育与工作场学习的整合,落实小学期的企业认知实习,以及专业认知实习的工作,并且克服师生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应用语言系将在本学期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启迪巨人教育集团合作,开设三明治课程。具体实施方案是:首先对于2015级英语专业去讲,因为本学期的教学周是18周,18周之后的4周是小学期,也叫做实习,因此连起来是18+4(22周),我们将18+4改为12+10,总数都不变还是22周,也就是说专业课由原来的18周浓缩为12周,将余下的6周课程穿插在正常教学的12周内,使同学们上足这18周课程的课;第二,在第13、14、15周教学周,将由启迪教育集团委派非常资深的、有实战经验的培训师们到我们耿丹学院来,以集中培训的形式为同学们讲授实践教学法,也就是岗前培训。在第14周的周末,我们将以考核的方式确定分组合作的方式,譬如说在这三周之内,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学,那么他们将自己带班,对于表现一般或比较差的同学们,他们将与启迪教育集团的资深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去带一个班。第16周同学们开始准备期末考试,第17周进行期末考试或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从第18周开始,正式进入到实习,一直到22周,同学们将集体前往启迪巨人教育集团,以授课教师的身份参与全天的常规教学活动,而他们的授课对象将是学前班的孩子们,教授他们英语、语文。然后,下学期第一周我们将开设回炉课程,组织同学们对这4周的实习进行心得分享,同时也对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们去讲,这些老师必须要全程参与我们的实习活动当中,以耿丹学院学业导师的身份与同学一起进行整个教学活动,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可以从旁指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技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因为2014级下学期将到了大四了,因此在设计实习时有些差异。第一个,本学期的教学周,也是由原来的18+4,变成12+10;第二,大家都知道大四以后前8周有课,到了第9周往后都是叫做毕业实习了。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毕业实习这方面做的不够扎实。鉴于此,我们将下学期从第9周开始之后的这个毕业实习提前了,与本学期的安排相结合,因为刚才我说了本学期变成12+10了,我们现在把它变成12+10+10,后面的10等于是下学期的10,真正将毕业实习做到实处,其中第一个实习十周的内容,我们将与2015级的同学一样,共同参与到启迪教育集团的暑期班的教学中。众所周知,在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暑假和寒假的需课量是很大的,那么对于这个第二个实习,这个十周的内容,将参与到启迪巨人教育集团的非假期班中,就是他们平时的教学当中;第三,对于2014级,下学期他们从第11周开始他们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因此他们将以回炉课程的方式去分享他们的实习心得,同时,原来设计的下学期前8周应该上的课,统一转移到第11周以后进行,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学校一边上课一边完成毕业论文,便于学校统一管理。以上呢就是我们语言系本学期落实三明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据测和亮点。

    采访组:如何借助学科竞赛和英语角等活动,来提升应用语言系乃至整个学院的英语学习氛围?

   

吕文威:本学期的英语角活动交由应用语言系的一名外教和一名中教,以及经管系和城乡规划专业的DIT外籍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每期的主题不一样,目的在于充分去调动起全校的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有了自己专业的教师加盟之后,同学们会有很强的归属感。同时,不同外籍教师的风格是迥异的,他们的参与能够彻底的去帮助我们的同学们。从而真正的从兴趣出发,希望带动整个学院的英语的学习氛围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这是英语角。

    除此之外,本学期我们将举办全校层面的英语拼写大赛和英文演讲大赛。首先由大学英语教师在各个系进行一个初赛,然后以各个系为单位参加全校级别的决赛。真正去激发广大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对英语口语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个尽情挥洒创意,展现英语风采的一个舞台。因为去年是第一年实施全校级别的英文演讲大赛,我们发现其实并不一定是英语专业的同学优势大,比如说去年的全校级别的英文演讲大赛当中,获得第一名的就是来自经管系的,所以如何真正的去挖掘这些英语比较好的同学们的英文的潜力是最重要的。

    采访组:耿丹学院在实施国际化的进程中,应用语言系将会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请您畅想一下应用语言系的愿景?

  

  吕文威:应用语言系致力于教学卓越,强调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我们系英语专业施行的全英文授课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行的双语授课,为我们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适应国际教育文化,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同时我认为推进国际化进程是耿丹学院应用语言系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应用语言系已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台上思考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那么在面对日益激进的人才竞争,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时候,我们不会闭门造车,也不可能自说自话,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那么比如说英语专业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英语系合作,以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融语言商务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强调英语语言与商务与教育相结合,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的鲜明特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合作,以母语教育为基础,及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中西结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同时,大学英语教研室仍然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主要是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语言支持中心合作,我们教学宗旨是激发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提高大家的英语学习能力,为同学们的英语学习从应试学习转型到应用型英语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时候真正的做到学有所用。

    耿丹学院应用语言系的国际化差异性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国际化的课程。应用语言系与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化的课程,且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英语专业我们已经由传统大学英语的四六级,专业英语四级、八级的这种授课模式,改为以世界认可的雅思教学为主,同时赋予EAP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同学们对于英语的实际的运用能力,真正将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第二是国际化的师资。进一步提高本校教师的国际化水平与竞争力,现在应用语言系,百分之八十的全职教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仅2015年至2016年,应用语言系共派遣了大约四十余人分别前往新东方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进行学术培训。同时我们引进国际化的师资,始终坚持择优选聘、保证质量、用其所长、讲求效率的聘请原则。我们邀请了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现任的经济系主任Richard cooper教授,荷兰那耶诺德大学中欧的学院的院长Haico Ebbers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以及世界整合营销创始人Robert Lauterborn教授等,世界知名学者成为我们应用语言系的特聘教授,他们定期来为同学们做讲座、交流、互动,这是国际化的师资。第三是国际化的交流。2016年,根据耿丹学院的校情,应用语言系确立了“交换派出与招收外国留学生共同并进”的国际化教育模式,目的是让更多的在校同学们和教师能够“走出去”,将更多的外国同学们“引进来”,搭建良好的国际教育与服务平台。鼓励同学们参加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比如如英国的“3+1”双学位项目、“3+1+1”本硕连读项目、国家汉办组织的海外教学实习项目、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以及其他非学历海外交流项目。应用语言系有近20%的同学前往海外就读,这个比例全校是最高的、同时应用语言系升学读研的比例也是全校最高。在2016年,我们新招收了7名留学生,现在总共有分别来自韩国、津巴布韦、安哥拉、德国、意大利、泰国、冰岛、牙买加等11名留同学们在耿丹学院应用语言系就读,因为应用语言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了他们在耿丹学院所有的汉语学习项目,以此这11名留学生的总数在全北京同类院校中是处于首位的。

    第四是国际化的“校企合作” 和“校际合作”。应用语言系已与以下知名企业及高校签订校企或校际合作协议,包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启迪巨人教育集团、金风科技集团、北大博雅同商会、哈佛查尔斯管理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国际汉语学院等。今年的小学期,我们将组织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前往启迪巨人教育集团去实习。同时对于我们汉语专业的同学来说,今年小学期将和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合作。今年七月,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将会组织大约200名左右的外国留学生或外国的汉语教师到我们耿丹学院来进行为期四周的夏令营。因此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将以志愿者、助教的身份全程参加,和外国友人们共同学习,真正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我们应用语言系非常重视同学们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与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互相融通,双语并重、相互促进。比如说英语专业的同学会上汉语的课,汉语的课也是一样,我们汉语的课现在并不是由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老师去上,而是由英语专业的老师们为你们去上。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汉语和英语相互打通,融会贯通的这么一个目标。

    我认为,教育应该彻底改变人生,应该全面体现价值观和领导力。我们系的教学不仅强调对同学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强调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事实上,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时,同学们才会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如何改变思维,重新去看待教育实践。落实在教学上那就是说去强调行动学习和反思学习。

    应用语言系未来的憧憬,未来的发展,未来的规划,我们的目标非常非常明确,我们要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懂中国教育的国际文化教育的学院。为了在2025年之前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比较清晰的路线图。首先,师资的培养,我们要通过制度化建设,做多元化师资建设;第二在服务中国教育事业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同时,我个人提倡应该用人文精神去建设未来的耿丹大学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将以情育人、以情凝人,同学乐学、教师善教为服务理念。我们希望让所有未来耿丹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同学们都感觉到生命的尊严、学习的快乐,希望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够各尽其能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未来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不是像幼儿园那样蹦蹦跳跳,也不是种树种花,更重要是给老师们、同学们提供一种和谐的氛围,提供一种安宁的可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我今天也想通过耿丹大学生记者团,向所有的耿丹学院的师生们表达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你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任务,自然而然的乐于其中。就像我一样,我对于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进步的程度和渴望不亚于你们。所以说,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会不断成长甚至是强大。谢谢!



耿丹大学生记者团采访组

指导教师/管书艳

文字记者/潘贤澄 胡子昱 白慕瑶 陈茜 王雪飞

摄影记者/王颖彤 肖宇欣


网址: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http://c.mxgxt.com/news/view/963542

相关内容

北影学院毕业的明星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明星毕业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男明星,北京电影学院出明星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流行演唱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简介
有哪些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明星?
北京电影学院难考吗?普通人怎么考北京电影学院?北影招生女生条件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