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丑》拿下了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小金狮”,从此再说起“小丑”,我们不会忘记这个名字——亚瑟,而塑造了他的演员杰昆·菲尼克斯扛住了“前辈小丑们”的压力,终将影史留名。
小丑是DC漫画中的第一反派,也是蝙蝠侠一生的宿敌,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5部真人电影出现了小丑,但几乎没有一部中小丑有提出自己的名字,只以小丑的身份和形象存在。
而这次的《小丑》在发布杰昆·菲尼克斯定妆照时,导演就加上了一个新名字——亚瑟。这标志着它是脱离过往漫威宇宙的一个新的小丑。
在漫威电影中曾经有三位演员饰演的小丑深入人心,他们的手里都握着奥斯卡小金人,他们分别是:希斯·莱杰、杰克·尼克尔森和杰瑞德·莱托。其中希斯·莱杰天才般的演技和他的英年早逝,留下了“希斯·莱杰即小丑”的传说,是难以超越的存在。
希斯·莱杰的小丑
因此杰昆·菲尼克斯接演亚瑟的处境可以说是极限,既要面对《小丑》电影不同于其他漫威电影的压力,又要面对突破“前任小丑”形象的压力。
他最后的表现非常的令人惊喜,无论影评人对这部电影拿奖争议有多大,但对于杰昆·菲尼克斯的演技,还是肯定的声音更多。
“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震撼人心,也许是他演艺生涯中最有力的一次。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减掉了52磅,使得肌肉发达的身体痛苦地消瘦了下去,而他本来就棱角分明的五官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奥斯卡的提名已经在路上了。”
他奉献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小丑。孤独、悲伤、疯狂……观众仅仅看到他的一个微表情,就能够引起共鸣。看来杰昆·菲尼克斯这次的角色分析十分成功。
也许你并不像杰昆·菲尼克斯那样面临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但角色分析的能力显然是区别出演员高下的能力之一。即使你经验并不多,或更喜欢用直觉来演戏,角色分析也会帮助你更有方向。
无论是试镜中选角导演临时交给你的一段台词,还是你为了得到一个角色而准备的试读,都会体现你进行角色分析的能力。
不少演员苦恼于不知道如何开始进行角色分析,其实角色分析可以由浅入深。英国皇家戏剧学院(RADA)就教演员们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技巧”——通过九个问题,开始思考登场人物。
9个问题
在思考登场人物的时候,顺着以下几点进行。
(1)我们在哪儿?
物理空间:地球还是外太空、国家、地区、城市还是乡村、街道的哪一边、在家还是在外面、在怎样的场所(自己的办公室等)、坐着还是站着、在谁的旁边。
社会立场:地位,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处在怎样的一个阶段当中。
势力范围:是不是自己知道的地方。自己的领地,或是势力范围在哪块。
(2)什么时间?
时代、年代、季节、特别的日子、星期几、时刻。
关于时代,需要详细调查它和场所的关系。因为是舞台道具或衣服之外眼睛难以看到的东西,这个详细的调查是理解角色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例如,就女性的立场来说,现代和20 世纪70 年代之前是完全不同的。变得更加古典的话会有多大的差别?宗教观、道德观、伦理观、婚姻观等这些对于女性观念的变化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也必须去了解。关于这些内容也有“反正观众也不知道,演员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处”的反调存在。但正是因为登场人物所持有的社会观是共通一致的,才对戏剧故事本身产生了一定的可信度。
(3)我是谁?
性别、生日、年龄、教育、家庭环境,和其他登场人物的社会关系、职业、兴趣等。
还要确认他的个性,将内部的个性和外部的个性分开来思考。在某个表现出来的性格背后,其真正的内心世界是否和外部个性保持一致呢?
首先忠实于剧本所写的内容,并且列举出和所扮演的“自己”有关的一切要素。也可以写写人物小传,不要思考各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只是单纯而客观地去判断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虽然身体特征是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但如果内心世界也表现得过于直白,反倒会让人觉得充满了“虚假的戏剧性”。
(4)我将要做些什么?
任务(objective)和行动(action)就是表演的要点。
人因为抱有着某个必须去做的意识(任务)才会采取行动。
所以说,表演的本质就是行动。我们来像如下这样捕捉行动吧。
我,想要“谁”,去做“什么”。
我,为了想要“谁”为我做“什么”而在这里。
“想要他喜欢自己”或是“想要变得漂亮”这样过于暧昧的理由是无法引发行动的。“想要触碰谁”“想要引起谁的注意”“想要谁夸我漂亮”等这样具体的意愿才能够引发切实的行动。
顺带一提,objective 和 action 这两个词在欧美圈的戏剧工作者中间经常使用,记住它们,以后在想对外国的导演说些什么的时候,能够方便他明白你的意思。
(5)为什么想要做这个?
也可以称为“最高任务”(super objective)。
对于某个登场人物所采取的行动,即使把各个环节分开看待也一定需要一个贯穿始终的终极理由。虽然也有仅限于这个场景下的行动理由,但如果单单抓住这一个理由的话,就会不清楚接下来自己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就像项链上一颗一颗的珍珠,把它们比作某个人物所采取的行动的话,那串起整个项链的链子部分就是所谓的“最高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写出所有的行动来试着寻找他们共通的理由。
(6)怎样做才能达成目的?
作为达成第4 个问题“任务”的方法,我们需要思考该用怎样的手段,或是采取怎样的作战方式。
这些方法有时在剧本上可以明确找到,有时也需要演员自己去创造,还有的时候需要偶发性的事件来刺激作战的行进。使用目的一清二楚的作战方法还是较少的。
如“想要某人离开。”
我们可以恶言相向、嘲弄他、说风凉话、找借口说孩子在哭泣需要哄、做出忙碌的姿态等,为了达成这一个目的,列出多种方法来从中进行选择。
(7)为什么是现在?
将现在必须采取行动的条件加于登场人物身上,可以提高戏剧效果,并且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才不会对“怎样都无所谓”“是不是现在也无所谓”“下次也还有机会”这样的态度感兴趣。
(8)拦在你前方的障碍物是什么?
分为物理障碍和心理障碍。
距离比较远,或是中间间隔着一条河流这种无法让对手看到自己的单纯的物理障碍,或是较强势力面对较弱势力这样和心理相关的物理性障碍,还有对于对手持恐惧态度、认为自己是可耻的,甚至于心怀隐秘无法直视他人的心理障碍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
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越过这些障碍,挪开面前的阻拦,这些问题都将通过分析问题6 来得到解决。
(9)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的话,将会得到怎样不利的下场?
自己应当去达成的目的而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极其严重的事态是怎样的?
将这些预先想好的话,可以提高登场人物的危机感,并且加强戏剧性。
具体情况我们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思考。
以上内容摘自
▼
◎ 英国戏剧界通用基础教育课程,中文世界首次引进
◎ 百年名校的国宝级表演训练法,兼具训练理念和实际方法的首选教材
◎ 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的身体记忆训练法、凯思 ·约翰斯通即兴表演法和亚 历山大训练法为基础,注重培养演员对身体的掌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 以莎翁剧本和斯氏体系为基础,写实的表演与风格化的表演均可适用
◎ 理论与练习相辅,文字与示范图例相配合,既适用于表演教师和影视戏剧导 演,也可供演员自行练习
▼
RADA表演工作坊第2期
世界上有三种演员——男演员、女演员、英国演员
世界上有一所顶级戏剧学府——英国皇家戏剧学院
早鸟优惠
早鸟2300元,老学员2200元
双人套票,原价5000元,现价4200元
三人套票,原价7500元,现价6000元
(缴费即送《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表演训练法》、
后浪剧场黑色T恤和创作专用笔记本)
↓↓↓ 请戳“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